查看原文
其他

魏小河:不是那力量前方的风景,而是力量过后的痕迹 | 2019,炬火与微光

魏小河 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2023-04-09

2019,炬火与微光

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分享



静谧与轻盈


魏小河





魏小河

作者简介:魏小河,书评人。著有《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读在大好时光》《冒犯经典》等。曾主持微信公众号“不止读书”,现主持微信公众号“魏小河流域”(weixiaohedehe)。


黄国峻《度外》:

《度外》收录了黄国峻二十六至二十八岁之间完成的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黄国峻几乎抽掉了所有形容词,使句子变得陡峭、坚硬。初读之下,没有那么容易进入,但他确实营造出了一种疏离的语感,这种语感与他的小说主题完美契合。黄国峻抓住了生活中很多转瞬即逝的黑洞,它们忽地出现,可能要把我们吸进去,但随即又消失。他一再写的,便是这家庭内部的空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这不是宏大的主题,却是现代人生的一种真相。黄国峻的小说不重情节,也不重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刻画,阅读时你好像进入了异空间,游走在所有人物的背面,听到他们的喃喃自语,听到他们漂浮在空中的思绪。阅读黄国峻,你需要慢下来。不只是眼睛慢下来,就连心也要慢下来。一旦你进入了这种节奏,便进入了一种庄严的静谧之中。黄国峻《度外》
童伟格《王考》:在这本小说集中,父亲永远在场,这不禁让人想到布鲁诺·舒尔茨。不同的是,在舒尔茨的世界里,有一种对“天才时代”的赞美和挽留,对“如此衰败,如此堕落”的世界的对抗。但在童伟格的这本书里,他更多地,是在描摹一种无法停止的力量所带来的衰颓。他会和那个业已逝去的世界对话,但同时知道,一切都已经改变了。于是,这本书里的小说,悲观而哀伤,如同琥珀。一只蜜蜂,一只蚂蚁,它们在叶片上休息,或者正在行走,突然之间,一片油脂包裹了它们。此后,它们便永永远远地被困在了那里,栩栩如生,却早已死了。在童伟格的小说里,我常常感到那巨大的油脂,它从天而降,带走了一个人,带走了一个村庄,带走了一种生活。童伟格写的,是油脂降临后的世界。我们可以具体地,将这滴油脂看作那场带走父亲的矿难,也可以将它看作是一往无前的“现代化”“城市化”,甚至,便只是这样一股兀自向前的力量。童伟格关心的,永远不是那力量前方的风景,而是力量过后的痕迹,是灰扑扑的,不重要的,犹如被时间漏掉了的人与生活。童伟格《王考》
黄晓丹《诗人十四个》:这是一本关于古诗的小书,两两对照,写了十四个(七组)诗人。分别是:王维与李商隐、陶渊明与辛弃疾、陈子昂与张九龄、王昌龄与李白、朱彝尊与俞樾、姜夔与苏轼、周邦彦与晏殊。这本书读起来和一般的诗论不同,作者黄晓丹也讲诗人的经历、时代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她把自己放进来了。她不是按照讲义来讲课,而是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感受诗人的生命。讲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她会联想起江南的冬天,接着,再由这种切身的感受,具体地进入王维所表达的关于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在视野上,黄晓丹非常开阔,打通古今。整本书并不厚,语言极好,又有学识,加上轻盈动人的情感流动,读起来特别舒服,可以真正带人感受诗的美好。黄晓丹《诗人十四个》

本刊特约专稿

图片来自网络

2019,炬火与微光 | 聚焦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邀约十六位身处第一线,视野开阔、眼光独到的作家、编辑、评论家与媒体人,分享各自对2019年文学现场的个人观察和阅读印象,推荐心目中值得关注的佳作。其中既有对光焰四射之现象级作品的不同解读,也有对前沿、潜层与偏僻处闪烁之萤火的耐心辨认。或许无法尽数涵盖一年来最重要的作品,但这样的倾听与论说、观察和辨析,相信也会给各位读者带来启发。

——编辑部









No.1 方岩:2019年长篇小说,我只想聊聊这部 | 2019,炬火与微光

No.2 岳雯:世界与地方的互相凝视 |2019,炬火与微光

No.3 毛尖:是这样的,非这样不可 |2019,炬火与微光

No.4 王继军:“创痛”本身深藏向上的渴望 |2019,炬火与微光

No.5 李德南:郑重而有尊严的写作 | 2019,炬火与微光




中华文学选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
1993年创刊
跨越文体、类型、媒介、代际、地域的综合性文学选刊
从生长中的现场,发现当代汉语写作的高度与活力



欢迎订阅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微店优惠订阅长按以下二维码




2020年第1期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1期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