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 余一
本 文 约 32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网上偶见一道高中历史题:
1856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代表进行通州谈判,接受了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款,但在礼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在联军代表拒绝了见皇帝时必须跪拜的要求后,清政府逐扣押39名联军代表作为人质。这些事件:
A.体现出清政府军事外交失据
B.折射出晚清近代民族意识淡薄
C.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D.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借口
四川省2018届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乍一看,还以为是判断题,因为通州谈判发生在咸丰十年,即公元1860年,不知道1856年这说法是否来自中学历史教科书,如果是,那就尴尬了。再看正确答案,选A,给出的理由是: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是不符合外交常规的,是毫无根据的,所以也就体现出清政府军事外交是失据的。这所谓的“正确答案”,也只是相对正确而已。“外交失据”的判定,至少是避重就轻的。
1860年的通州谈判,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键节点。二十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以《南京条约》的签订宣告结束。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地也割了,款也赔了,在其他方面却小动作不断。最典型的,就是广州巡抚叶名琛和两广总督徐广缙一直拒绝英国人进城。在条约签订后长达数年的时间里,英军几次在珠江口跟清军硬刚,甚至一度攻占了虎门炮台。英国方面不是没想过通过清廷来让广东方面听话,但清廷却总是把皮球踢回广东。
这么一来,英国方面的恼怒可想而知。特别是跟川普有点像的首相帕麦斯顿上台后,对华政策就越来越强硬了。帕麦斯顿说过最有名的话,就是“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外交史专家眼里,舰队就是帕麦斯顿的外交工具,常常一言不合就开炮。
1854年,《南京条约》十二年届满,英国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有: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清政府拒绝,交涉没有结果,英军几次把兵舰开到天津大沽口,剑拔弩张,清政府都是用一招拖字诀应付。
到了1856年10月8日,广州发生著名的“亚罗号事件”。清兵以搜捕海盗为名,登上一艘停泊在珠江口的香港商船,拘捕船员,撕毁英国国旗,酿成外交事件。再加上之前在广西发生的法国马神甫传教被杀事件,英法组成复仇者联盟,于10月23日炮打广州城,战争爆发。一年后,英法联军攻进广州城,把总督和巡抚都俘虏了,叶名琛被押送印度,后来死在加尔各答。
清水师搜查英籍船只亚罗号时撕毁英国国旗情形
1858年,英法联军再次把兵舰开到天津大沽口。坚船利炮面前,清政府不得不再次认怂,跟各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内容包括:各国公使可驻北京,增加通商口岸名额,各通商口岸均设领事馆,自由传教,减免关税,赔款等。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场景
条约刚签,清廷又开始后悔了。条约中的内容,跟上次一样,赔款什么的都可以照办,就是对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表示接受不能。为了修改条约,清政府派俩大臣到上海跟列强接触。幸亏被派的大臣相对清醒,反对这样出尔反尔的做法。
清廷如此反复,列强也多了个心眼。1859年6月开始,英法各国代表又齐聚天津大沽口,拟登陆进京换约。因为听说清政府要修改《天津条约》,且在大沽口布防,换约团北上时,也带着相当数量的海军。到了大沽口,果然发现,海河已被堵塞。用什么堵的?粗铁链和大棕榄。
至少比海带先进多了。
联军船队在大沽口进退两难,局面就僵着。清廷一方面让直隶总督照会各国公使,指定由北塘登陆再进京换约;一方面又派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僧格林沁是著名鹰派,但离京之前,他领到的上谕是:“勿遽开枪炮,以顾大局。”
僧格林沁
清廷的照会,只会更加激怒联军,他们派出小船,让士兵去拔除那些堵塞物。这时候僧格林沁到了大沽口,根本不顾什么大局,第一个军令,就是让两岸炮台突击开炮。联军船队措手不及,派出陆战队想强行登陆,又陷进滩泥里不能自拔,损失惨重,最后只好全部驶离大沽口。
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少有的“大捷”。只是“大捷”过后,清廷反而全面承认《天津条约》,承诺不再节外生枝,并请外国使团从北塘上岸进京。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太平军包围了苏州,长江下游形势危急,清政府左支右绌。
但清廷的信用度已被自己耗光。第二年(1860)3月8日,英法公使致函清廷,提出四点要求:一、对大沽口“伏击”作出道歉;二、英法公使必须到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三、全部兑现《天津条约》条款;四、赔偿英法损失。
这么一来,清廷又不能接受了。于是,7月28日,英法公使亲率大批舰队到大沽口对清军实施报复性打击。这一次联军有备而来,清军招架不住,半个月,塘沽失守,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隶提督战死,曾经牛逼哄哄的钦差大臣僧格林沁临阵脱逃。用《清史稿》中比较好听的说法,是“退守通州”。
咸丰接到奏报,怒了,发誓要“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大有他们东北老家“来信砍”的霸气。还好,还有点理性的大臣纷纷劝谏,陛下别闹,打仗呢。
这时候,太平军攻占苏州之后进逼上海。咸丰无奈,只好派出钦差大臣载垣求议和。联军答应,由英方派出巴夏礼率领39人的代表团,就在僧格林沁“退守”的通州进行谈判。
巴夏礼画像
这就是本文开头试题中的“通州谈判”,记住,这是1860年9月的事,《清史稿》说咸丰十年八月,那是农历。
通州谈判一开始还算顺利,载垣答应了英法联军的全部条约。没想到,当巴夏礼提出要进京向咸丰皇帝“亲递国书”时,谈判又崩了。在英方看来,“亲递国书”是国际惯例;但清廷认为,这是有辱国体的问题,不能答应。后来在英方逼迫下,退了一步,要求巴夏礼见皇帝时必须下跪磕头。巴夏礼的理由更充足,他说:“我又不是中国的臣。”
有清一代的“磕头外交”再显神威,谈判破裂。没想到,清方又干出一件震惊中外的事:扣押使团成员。
这事,《清史稿》卷二十《文宗本纪》中,轻描淡写说道:“八月癸亥,洋兵至通州,载垣诱擒英使巴夏礼解京。”但到了卷四百四《僧格林沁列传》里,又变成了:“迭命大臣议和,不就。敌兵日进,迎击,获英人巴夏礼送京师。”
注意这两种说法的不同,一是“诱擒”,一是“迎击”。事实到底怎么样?
巴夏礼在给他妻子的信中详细写了被抓经过。9月18日那天,谈判破裂,巴夏礼带着使节团返回英军营地,没走多久就被清军包围了。巴夏礼出示了休战旗帜,不好使。这时僧格林沁出现在现场,巴夏礼讽刺地写道:“他曾经在很多情况下向我们举起休战旗,所以我指望这次他也能尊重我们的休战旗帜。”但这一次,休战旗帜在僧格林沁眼里就是一块擦手布,他的随从一把抓住巴夏礼,并且用力把他按下去,摩擦摩擦。
这件让国人蒙羞的事,在1983年香港导演李翰祥拍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中,被演义成巴夏利在谈判桌上傲慢无礼,僧格林沁用蒙古摔跤术好好地把他教训了一番。那场戏里,僧格林沁简直就是陈真叶问黄飞鸿三体合一。可见,拍三级片的港台导演一旦爱起国来,谁都拦不住。
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僧格林沁教训巴夏利片段
就这样,僧格林沁把使节团39人全部扣押,带到北京关起来。
扣押使节团是谁的主意?有说僧格林沁擅作主张的,有说载垣下令的。其实早在9月14日,咸丰就已下旨,要求将巴夏礼等人“羁留在通(州),勿令折回,以杜奸计,他日战后议抚,再行放回”。扣为人质的旨意再明显不过。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不仅是中国惯例,也是全世界遵循的战争底线。没想到,本来就节节败退的清政府,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如此不要脸的事。这哪里是外交失据的问题,只有自寻死路的流氓政权、流氓国家才会这么干。
外交使团被扣押,英法联军发起进攻,八里桥大战,清军溃败,联军很快就兵临城下。咸丰只好带着后妃从圆明园仓皇出逃,一路跑到承德避暑山庄去,把一个烂摊子留给他弟、恭亲王奕訢去收拾。
皇帝出逃,圆明园落入联军之手,刚开始只是抢掠。三天后,恭亲王奕訢即“奏请还巴夏礼于英军”(《清史稿·文宗本纪》)。但是,39名人质,只剩下19人生还,其余都是尸体,“每个人的手脚,都有深嵌入肉的绳印,手掌发黑坏死,化脓长蛆,白骨外露”。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被大卸八块。
本来,这时候和议已经基本达成,只待换约退兵。但是,人质的惨状让英国公使和英军司令心有不甘。既然满清皇帝如此野蛮,必须施以最大的打击,才能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想来想去,烧掉圆明园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惩罚,仅降在清帝一人身上,与人民无关”(英军司令额尔金)。
就这样,“万园之园”成为一片灰烬。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小窗
- END-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寄生这世上,就是在茫茫黑夜辟出黑暗的一角,而只有爱,才有可能阻挡人的下坠堕落,生而为人,也就是四处寻找被黑暗遗忘的那点光——你想要的光和盐,都在这本书里面了️。长按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达骚客文艺三部曲(聚响、易见、生而为人)限时拼团购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