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猪的日子里,我该怎么珍惜自己 | 余一

余一 骚客文艺 2020-01-04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福陵山云栈洞的猪刚鬣正在为人肉涨价而发愁时(传送门:人肉都吃不起了,猪能不慌吗 | 余一),两千里外的流沙河,卷帘大将却在为年会准备一道压轴大餐:猪鲊(zhǎ)。

岁末杀年猪,余下的边角料,是卷帘大将制作鲊的主角。肥腴的猪大肠,精瘦的脊骨,丰腴的五花汇聚一盆,等待被注入新的活力。这些食材将被各色调料层层包裹。重盐重辣,是鲊的基本味觉标识,也是延长食材存储期限的必要条件。猪鲊要赶在年前制作完成,卷帘大将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发酵三个月的黄豆,拉出黏长的细丝,那是蛋白质分解的标志,发酵产生的有机酸,能够有效抑制生猪肉不太愉悦的气息,带来令人沉迷的香味。辣椒、花椒,贡献复合的辛辣味,高度白酒带来醇厚绵长的香气。味道浓烈,这是流沙河水族百吃不厌的猪鲊。——摘自《风味原产地·流沙河》观音到东土找取经人,遇见猪刚鬣之前,先遇到的是前天庭卷帘大将。因为在天庭年会上失手损坏公物,被开除仙籍,贬到流沙河,七日一次受飞剑刺身百余下。但酷刑并不影响他的胃口——跟猪刚鬣一样,虽然曾经是神仙,但一贬下凡,成了妖怪,也就以人为主食了。据他自陈:“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甚至偏酸的取经和尚也吃,“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所以,卷帘大将第一眼看到观音,就像广东人看到胡建人,两眼放光。书中如是说:“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西游记》第八回)按说,卷帘大将在天上负责后勤,蟠桃宴上肯定是见过观音的。估计就猪刚鬣一样,因为观音示现的是一个丰腴少妇的化身,卷帘大将饿昏了眼,那一刻心里想的,只有沙姜少妇、手撕少妇,或者因为自己经常被刺身,所以想做成少妇刺身。像这样战斗力很渣的妖怪,观音当然是不屑出手的,让哪吒他哥木吒(惠岸)练手去。于是,跟福陵山大战一样,流沙河边,也有了一场日月无光的PK。这样的打斗,虽然也是“那一个翻波跃浪,这一个吐雾喷云”,搞得跟真事似的,观音眼里,不过是两小儿打架。两人“来来往往,战上数十合,不分胜负”,卷帘大将知道对方大有来头,主动停手问,兄弟是哪条道上的?按说,木吒是托塔天王儿子,虽然没他弟哪吒那样爆红,但能被托塔天王送去给观音当保镖,天庭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卷帘大将这是装傻呢还是装傻呢还是装傻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观音变身,木吒也跟着变身。证据也是有的,这一回最后,观音和木吒进了长安城,“师徒们变作两个疥癫游憎”,就是怕狗仔队发现,引发全城围观嘛。不管是真是假,知道了对方的来头,卷帘大将也识相,赶紧给观音献上膝盖,并不打自招,将自己在天上“犯罪”的前情及下凡吃人的现状一一道白。可是,面对这个吃人狂魔,大慈大悲的观音不但没处罚他,还诱他加入佛门,“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既免受酷刑,又能官复原职,卷帘大将不傻,当即乖乖让观音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证据确凿:沙悟净在遇到取经团队之前,已是佛门弟子,且向观音发誓“再不伤人”了。事实呢?入佛介绍人观音一离开,沙悟净就舞照跳,人照吃。有什么证据?且看第二十二回,唐僧收了悟空和八戒,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刚走到流沙河,还没来得及欣赏一线江景,沙悟净便“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抢唐僧干什么?还用说,我说抢去成亲你信吗?这时候,悟空慌得一匹,八戒却雄起了,且看,沙悟净这么一抢人,“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那八戒放下担子,掣出铁钯,望妖精便筑……”刚加入取经团队不久,已戒掉人肉瘾的八戒,一来不希望师父成为别人的菜,二来也想争取表现,才有如此难得一见的雄起。

沙八大战两次,都不分胜负。第二次,按演义小说“来将通名”的战场惯例,八戒也问,你哪条道上的?沙僧诗兴大发,将他从出生、练级、开挂、上天受封到被贬的经过,即兴用一首长诗朗诵出来。偏偏,就不提观音给他受戒这一茬,最后还炫耀加恐吓: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这首先说明,吃人的魔性,完全战胜了佛性。流沙河已不属于乌斯藏国了,人口资源相对丰富一些,人肉不用凭票供应,有樵夫、渔翁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吃。温饱解决了,口味也就刁钻了,除了将人直接生吃之外,沙悟净还学会了更精致、复杂的吃法:剁鲊酱。什么叫剁鲊酱?陈晓卿团队的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云南》,就详细介绍了鲊的做法。里面给鲊的定义是这样的:“将蔬菜、肉类与米面混合封存腌制,称为鲊,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食物。”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美食。宋朝苏轼编撰的笔记集《仇池笔记》卷下,有一篇《盘游饭谷董羹》,上面这么写:“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鲙炙无不有,埋在饭中,里谚曰‘掘得窖子’。”所谓盘游饭,应该就是将鱼、肉等菜肴深埋在饭里的一种饭,有点像今天粤西一带过年时必吃的盆菜,吃起来不仅香,还颇有“寻宝”的乐趣——就像阿甘的巧克力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勺挖到的,会是一片布满疙瘩的鸡皮,还是一片油腻的中年猪肉。跟盖浇饭的高调相反,盘游饭因为低调而受到文人的讴歌。民国年间,著名现代作家许留山写过一篇经典的“托物言志”散文,就叫《盘游饭》,入选民国国文课本,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父亲说:“盘游饭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硬菜埋在饭里,不像盖浇饭那样,把肉啊菜啊高调地浇在米饭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默默地埋在饭里,等到端上桌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里面有什么,必须用筷子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盘游饭一样,看起来平平无奇,吃起来连连惊喜。”我说:“那么,人要做低调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而从苏轼的记载来看,在盘游饭里奉命潜伏的诸多硬菜中,鲊排第一名,可见,最迟到宋朝年间,鲊在江南一带就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鲎》中也说到鲊:“南人以其肉作鲊酱。”就是说,南方人拿鲎(hòu)这种海洋甲壳动物的肉剁碎,做成鲊酱。李时珍毕竟不是陈晓卿,他只知道鲎肉可以剁鲊酱,不知道在著名的美食孤岛潮汕,鲎卵更是可以做成比鱼子酱更香的一种美食:鲎卵煎蛋。据说,在最后被剪掉的《风味原产地·潮汕》之《鲎卵》一集中,解说词非常精彩:这次,美食家的步子迈得有点大了,在卵和蛋的碰撞中,我们听到天地间最动听的生命交响曲,生生不息。为什么被剪掉?因为鲎是保护动物,不能吃。资料介绍,鲎,是跟三叶虫一样古老,在地球上存在了几亿年的海洋生物,唐朝的时候,现在的闽粤桂沿海一带数量应该还很多,千年过去,因为福建人广东人的捕食,日见珍稀,成为重点保护动物,吃都很难吃到,更不用说拿来剁鲊酱了。当然,鲊酱也可以拿别的鱼虾来做,《风味原产地·云南》第9集中,昆明石龙村的陆桂英婆婆,就是用滇池出产的一种小石头鱼做鱼鲊的。但是,相信看了这一集的观众都会觉得,鱼鲊就是没有鹤庆赵双秀做的猪肝鲊那么诱人。

流沙河也是淡水河,在没有猪的日子里,沙悟净应该也是拿淡水鱼做鲊酱的。这就不难理解,他一看到猪悟能,为什么就立马两眼放光,并喊出“今日肚皮有所望”了。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但是,没有猪的日子里,妖怪一刻也熬不下去。


-  推荐阅读  -

人肉都吃不起了,猪能不慌吗 | 余一

那些年,我们和猪到底发生了什么 | 饥餐困眠

在阴间求司法公正,不亚于缘木求鱼 | 余一

 猪肝鲊、鱼鲊动图来自《风味原产地·云南》

值班主编 | 余子野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730 篇文章

- END-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寄生这世上,就是在茫茫黑夜辟出黑暗的一角,而只有爱,才有可能阻挡人的下坠堕落,生而为人,也就是四处寻找被黑暗遗忘的那点光——你想要的光和盐,都在这本书里面了️。长按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达骚客文艺三部曲(聚响、易见、生而为人)限时拼团购书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