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Emily 思迪爱逛博物馆
2024-11-26
中国古代享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的盛誉。唐代孔颖达在注释《左传》时曾经这样解释对中华民族的“华夏”的叫法:“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衣与礼在古时是密不可分的。

商周时期,统治者推崇“礼制”,使服饰的等级区分系统化。秦汉时期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成为大一统王朝等级礼法制度的标志。衣冠制,后世相继沿用,并进行了多次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西北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大变革。从南北朝到唐代,中国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之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是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算是服饰史上第三次大变革。


中国古代对丝织物的不同织造方法形成了诸多品种,如多色织花的锦、表面光滑的缎、纹如冰的绫、薄而有孔的罗、轻薄的纱、斜纹的绮以及生丝织成的绢,此外还有通经断纬的缂丝。对丝织物的美化,除了提花工艺以外,还有染色、印花、刺绣和画画等方式。在穿针走线中裁制五彩斑斓的华服,后人从中找寻与前人对话的密码,完成文化传承的严丝合缝。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是国博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展览按历史时期分为六个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



01

古代服饰

 

--- 服饰的出现 ---


中国的服饰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先民已经开始穿衣配饰,服饰的观念已经出现,而中华服饰文化由此发端。


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骨针,黄帝时“治其丝麻以为布帛”,线在这时候也出现了。此后,以麻和葛织物(古称布)以及丝织物(古称帛和锦)为主要材质的中国衣裳登上历史的舞台。



距今45000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曾出土穿孔的骨针,这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针。旧石器时代先民已能利用骨针将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成简单的衣服,并且用兽牙、骨管、石珠等做成串饰进行装扮。


·新石器时代  骨针。©国家博物馆


到了新石器时代,捻线的纺轮在各地诸多遗址中大量出现。这时已能纺织葛、麻、丝织物,制作衣、裙、开裆长裤和鞋、靴、帽等,服饰类文物出土的数量增多。


·新石器时代  陶纺轮。©国家博物馆


这件彩陶靴靴筒为圆形内空,靴帮与靴底连接处内凹。靴面黑彩绘对称双线回纹、带纹和三角纹。这件距今3000年前彩陶靴样式与现代靴子几乎完全相同。



·新石器时代 彩陶靴。©青海省博物馆



--- 先秦服饰 ---

商周时期,统治者推崇“礼制”,使服饰的等级区分系统化,后世相继沿用。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对服饰有较大影响。这时出现了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并引进胡服。


·战国  着深衣的木俑(一对)。©国家博物馆


西周时不仅在腰前系较宽的巿(音“福”),还在身前系玉佩,垂至腹下。成组的玉佩是贵族身份的体现,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行走越慢。系玉佩的作用就是“节步”:身份不同,步伐不同,以体现“君臣尊卑,迟速有节”。


·战国  组玉佩。©国家博物馆


先秦时期,贵族们在穿着上衣下裳式服装时,会在腰间束大带和革带。大带以丝织物制作,虽然较为华美,但不宜悬挂重物。巿和佩都要系在革带上。带钩的使用使革带的形制大为改观。根据《墨子》《左传》中记载,带钩最初称为“钩”,目前所知最早的带钩岀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在战国时期,武土们多穿着齐膝的上衣和长袴,腰间只束一条装钩的革带,因此革带的造型开始受到重视,制作也日趋精巧。材质岀现了金、银、铜、铁、玉、玛瑙等,铜、铁带钩的加工也有错金、鎏金、嵌琉璃、嵌玉或松石等。

·战国  嵌金玉龙纹铁带钩。©国家博物馆


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这件带钩银质鎏金,钩两端铸成浮雕式的兽首,钩两侧为长尾鸟。钩身正面嵌饰3埉白玉玦,玉玦中心各嵌一粒半球形蜻蜓眼琉璃珠,钩头为镶白玉琢成的雁首形,整个带钩把金属铸造工艺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十分精湛,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西汉  蟠龙双龟纹鎏金铜带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秦汉时期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成为大一统王朝等级礼法制度的标志。冠制从属于服制,是身份、品阶以至官职的象征。


·西汉  武士俑。©国家博物馆


汉代女性平时着长衣,有直裾的,也有曲裾的。曲裾的为深衣,深衣缀襳髾的为袿衣。《释名·释衣服》记载:“妇人上服曰袿。”“上服”指的是上等之服,即盛装。袿衣是在深衣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其特点是衣上有旒,旒又分两种:一种作飘带状,名襳;另一种做刀圭状,名髾。在汉代的袿衣上,襳髾尚不齐备,至南北朝时,“飞襳垂髾”的袿衣就装饰得很富丽了。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民族融合的同时也伴随着服饰的革新。南朝保留下来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的各少数民族,而后者服装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逐渐吸收,中华服饰文化取得了新的发展。


 

汉代的成年女性多梳椎髻。椎髻是一种单个的、像一把锤子一样拖至脑后垂至肩背的小髻。以“举案齐眉”故事闻名的孟光,史书中记载她为“为椎髻,着布衣”。除椎髻外,也有将长发用髻绾于脑后的圆髻等。


南北朝时期,女性发式更加多样。北方最引人注目的是梳作十字型的发髻,南方则是加巾帼的扇形大髻


·汉  彩绘木雕女舞俑。©国家博物馆


·南北朝  彩绘十字髻女立俑。©国家博物馆



--- 隋唐五代 ---


隋唐是我国古代服装发展的重要时期。隋代对汉魏冠冕仪制的恢复,为唐代服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唐代疆域广大,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都促使服装发展空前繁荣。



当时的长安等城市居住有大量外国人,服饰上吸收了胡服的部分特点,发展出款式新颖、色彩绮丽、图案丰富的唐代服饰。



唐代女子面部化妆浓艳,《妆台记》等书记载有“桃花妆”“酒晕妆”等多种妆容。在面部除了施用一般的粉、泽、口脂等,还要涂翠眉、涂黄粉、贴花钿、点妆靥、抹斜红。至五代、北宋,此风犹炽。



隋唐时期,南北一统,男装却分为两类:一类继承了北魏改革后的汉式衣冠,用作礼服。另一类则是继承北齐、北周时的圆领袍,并将鲜卑头巾改造成幞头,用作常服。此后,我国男装就由汉魏时的单一体系变成两个体系并存的双轨制,这两套体系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组合成一个整体。


·唐 三彩俑。©国家博物馆



--- 宋辽金西夏元 ---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动乱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程朱理学”占据了宋代的思想统治地位,影响了宋代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在服饰上表现为一种简朴、内敛的倾向。



宋代男装承袭唐制,有传统样式的祭服、朝服,同时又崇尚礼制,故宋代对冠冕服装进行了修订,冕服、朝服形制与前代相似,但公服则与隋唐常服相似,由此使宋代的朝服与公服有了较大区别。士人服饰则呈现一种雅净内省之风,庶民百姓穿着亦有一定规范。


宋代女装上衣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下装以裙为主,整体风格趋于修长,飘飘曳地,显得丰姿绰约,与晚唐五代宽绰的服式有别。

·宋  仪仗俑。©国家博物馆


与此同时,和两宋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皆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产生了交融,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元代蒙古族皆剃“婆焦”,即将头顶四周一圈头发剃去,当前发剪短散垂,两旁的头发绾成发鬟,垂于两肩,名“不狼儿”,或合成一辫,拖于后背。头上戴的是“冬帽而夏笠”,冬帽为暖帽,笠则钹笠、幔笠,贵族可装金、玉或嵌宝石的帽顶。

元代男子穿的交领窄袖长袍常在腰间打细褶,用红、紫色帛拈成线横向房缝纳,使腰间紧束,以便弓马,称辫线袄子。还有衣服上部前后缀以方形图饰的,名“胸背”,实为明代官服补子的前身。

·明  元世祖画像。©国家博物馆


·明  元武宗画像。©国家博物馆


有身份的蒙古贵族女性戴罟罟冠,正式名称叫“孛黑塔”。其底部为一个小兜帽,将发髻塞入,有缨以系于颌下。兜帽下面围抹额,名“速霞真”。兜帽之上为中空的圆筒,但顶端是方的,上面再按翎管,插朵朵翎。

蒙古贵族女性,多穿传统的宽大袍服,也称“大袖衣”,袖口收窄,长曳地。民间多着团衫,汉族女性则多循中原裙衫旧制。



--- 明代 ---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承袭唐宋的幞头、圆领袍衫、玉带,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并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服装仪制,以补子、纹样、佩绶、服色、牙牌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由于明代政府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制定各种祭服、朝服、公服。但明太祖认为:“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而明人说:“冕服亦不常服”“郊天、祀祖俱服通天冠”,祭祀天地和祖先不穿冕服,而是戴通天冠、绛纱袍。


《陇西恭献王李贞像》较为写实地描绘了陇西恭献王一世李贞身着冕服的形象。李贞是朱元璋姐姐曹国长公主之夫,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陇西王,因此画像中反映的是明代早期亲王冕服形制。


·明  陇西恭献王李贞像。©国家博物馆


在明代,凡是受册、助祭、朝会等各种重要仪式场合上,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身着庄重的礼服。皇后的礼服包括九龙四凤冠、翟衣等,像益端王彭妃这样的亲王妃,以及公主、世子妃、郡王妃等人则要穿戴翟冠、大衫、霞帔。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亲王妃大衫为红色,直领、对襟、大袖,材质纻丝、纱、罗随用。霞帔为并列两条,深青色,饰织金云霞凤纹,或绣,或铺翠、圈金,并饰以珠,纻丝、纱、罗随用。霞帔末端用金坠子,钑凤纹。


·明  孝亲曹国长公主像。©国家博物馆


这幅《孝亲曹国长公主像》所绘人物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姊、陇西恭献王李贞之妻朱佛女。画面中,长公主头戴珠翟冠,身着红色地龙纹大袍,披霞帔,霞帔下金坠子清晰可见。


·明  “嘉靖廿六年”金帔坠(一对)。©国家博物馆


明代官员的官服有公服和常服两种。公服为重大朝会时穿着,除了戴展脚幞头外,其他方面与常服区别不大。常服为日常穿着,由乌纱帽、圆领袍、革带等组成。


乌纱帽类似宋代的幞头,但明代幞头外涂黑漆,脚短而阔。除依品级规定服色外,明代常服还在胸前及背后缀补子,补子上的图案文官用禽,武官用兽,各品级所用鸟兽不同,以示差别,故常服又名补服。



䯼髻一词元代已经岀现。开始指的是挽成某种样式发髻,后来受到女性戴冠和包髻风气的影响,发展成为加在发髻上的发罩。明代中期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装饰风俗的侈靡化,原本以头发编成的䯼髻兴起以金银丝编织的风尚。明代已婚妇女在家居、外出或会见亲友时都可以戴髻,但却也不单独佩戴要围绕着它插上各种簪钗,如前后分心、挑心、顶簪、头箍等,形成以髻为主体的一整套头饰。


·明  金丝䯼髻。©无锡博物院


冠是明代区分命妇等级的主要标志。皇后、皇太子妃所戴之冠称为凤冠,定制为九龙四凤,各衔珠滴,遍饰宝钿花,点翠地,左右各三博鬓,仍承袭宋代亸肩冠之形制。其他品阶命妇所戴之冠称为翟冠,较凤冠简化,各品阶头饰不同。


明定陵共出土四件凤冠,出土时盛放凤冠的四件六角形朱漆囊匣已朽,凤冠珠翠散乱。考古工作者根据原物修复成三龙二凤、十二龙九凤、九龙九凤和六龙三凤的凤冠各一件。这件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造型庄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




--- 清代 ---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废除汉族传统冕冠制度。统治者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均具有明显的满民族文化特征,在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其服饰在保留本民族便于骑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将汉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以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皇帝在重大吉庆节日、筵宴及一些礼仪场合辅助阶段穿用吉服。吉服包括吉服褂和吉服袍等。其中,吉服袍绣龙纹,通称龙袍。皇帝龙袍形制为圆领、大襟衽、马蹄袖、直身,四面开衩,不加披领。



清代命妇礼服由朝袍、朝褂与朝裙组成。其中皇太后、皇后朝袍有三种形式,均为明黄色,饰龙纹,有冬夏之分;有的有襞积,有的无襞积,箭袖、左右开裾,与皇帝朝服的款式大体相近。穿朝袍时内搭朝裙,外罩石青色、圆领、对襟无袖的朝褂,并挂朝珠,后妃着朝服时中、左、右共挂三盘,着吉服时挂一盘。此外还有领约、彩帨等饰件。



·清  皇朝礼器图。©国家博物馆


清代官定冠帽主要包括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和雨服冠。清代官员在朝服冠和吉服冠上有插翎之制。翎分花翎、蓝翎、染蓝翎,以花翎为尊。花翎又分单眼、双眼、三眼,以三眼为尊。翎子插入翎管,系在顶座之下,缀于冠后。清代前期戴花翎的多为满员中的亲贵或武臣,汉官和外任文官极少赏戴,清代后期渐滥。顶戴花翎成为高官显赫的标志。



旗人女性梳的旗头,是将真发平分两把,在头顶绾成平髻,再用扁方别住,名两把一字头。光绪晚期,做成硬质扇面形假髻,固定在发座上,显得更高大,名大拉翅。



清代旗人女性不缠足,八族女性所穿旗鞋按鞋跟薄厚大致可以分为平底,厚底与高底三类。其中平底鞋底为正常薄厚俗称“绣花鞋”;厚底鞋鞋底通常以木头制作,厚度在平底鞋基础上增高一到两倍,款式既有正常鞋底形状,也有鞋头翘起翻上,与鞋面相平者。称“平头鞋”;而高底女旗鞋,根据鞋底形状不同,可以分为花盆底、元宝底、马蹄底等款式。



清代满族妇女衬衣外着琵琶襟坎肩,头戴大拉翅,均属于清末时期装扮。而汉族女性服饰沿袭明制,女子仍穿袄、裙,流行配以复杂镶边,且缠足风俗一直延续未改。




·清  天青纱多重镶滚女衫。©国家博物馆


清初民谚称“男降女不降”,指男子易服着满装而女子着汉装,故沿袭明制,女子仍穿袄、裙。清末,较时尚的汉族女性,且流行在衣、裤上镶边,有镶十余道者,俗称“大镶沿”。




·清  雪青色绸绣仕女花卉阑干裙。©国家博物馆



02

重要展品


展品中有数十件馆藏一级品,包含极少展出的宋代《中兴四将图》、明益庄王妃首饰、定陵出土首饰,清《皇朝礼器图》、康熙帝朝服等。其中5件明代岐阳王世家文物(《陇西恭献王李贞像》《孝亲曹国长公主像》《赠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佑像》《太保袭临淮侯李言恭像》和《临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饰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均为首次展出。

--- 中兴四将 ---


“中兴四将”指宋室南渡过程中的四位战功卓绝的将领,具体人物尚有出入,据现有榜题所示,四将依次为“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及“岳鄂王飞”。画中四将着圆领袍服,或戴巾子、或戴幞头、或戴平帻、或戴军中便帽,脚着靴,皆为文官装束。四将各有一武官侍从,身着便装,便装外加彩绣捍腰,此装束多见于契丹、女真胡骑,于中原武将常服中较少见,应为当时南宋忠义军装束。



相传此图为南宋绍熙年间画院待诏刘松年绘。图中所绘诸将,比例准确,姿态自然,神情各异,线条劲健流美。侍者的年龄和相貌各异,但均身姿挺健,表情恭谨、机敏,颇有军士风范,确是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本图及拖尾有项元汴、项德新父子钤印十余方,乾隆八玺钤全,又有嘉庆、宣统印玺。此卷经多书记录,是一幅流传有序的画作。




---  明代岐阳王世家画像 ---


展厅中陈列的《临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饰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此次是首次展出。画像完整复原了明代的命妇冠饰和霞帔。



明代霞帔是狭长的绣巾。由身后下摆处经肩绕到身前,下垂至膝,底端合并,缀以坠子。明代后妃、命妇的礼服中施霞帔,霞帔的花纹和帔坠的材质、所饰禽鸟种类均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是佩戴者身份的象征。冠饰则是明代区分命妇等级的主要标志。皇后、皇太子妃所戴之冠称为凤冠,定制为九龙四凤,各衔珠滴,遍饰宝钿花、点翠地,左右各三博鬓。其他品阶命妇所戴之冠称为翟冠,较凤冠简化,各品阶头饰不同。



飞鱼服不是锦衣卫专属制服。明代有赐服,即本色官服以外作为特殊恩赏的服装。明代隆重的赐服为蟒、飞鱼、斗牛等服,这几种纹样都与龙纹接近。蟒纹为四爪,飞鱼类蟒,有鳍、鱼尾;斗牛则在蟒头上增加一对牛角。也有的官员在未达高品之前,就特许用超出其品级的官服,也称赐服。展品《太保袭临淮侯李言恭像》中所着的正是斗牛赐服。


 


--- 明益庄王妃首饰 ---


这件楼阁人物金簪于江西南城朱厚烨墓出土,簪头为三座楼阁并列相连而呈弧弯排列式,花丝背底。楼阁有上下两层,重檐九脊顶,下层正面阔三间,两侧各一间,正中间有一踏步,两边周绕勾栏。各间内均有一尊女造像,居中的手捧圭状物,左右两边一尊掩袖拱手,一尊双手抱物,物体轮廓不清。上层一间,前边有勾栏。这种楼阁式金簪,造型奇特,实属罕见。


·明  楼阁人物金簪。©国家博物馆


这对楼阁人物金簪为横式朵云相对形,花丝背底。阁有上下两层,重檐九脊顶,下层正面阔三间,两侧各一间,正中一间有踏步,两边围绕勾栏,各间内均有一尊造像。其中一簪居中造像侧坐向右,右手执笔,右膝上有一圆形物。其右为一童子屈身向前状,再右侧一尊轮廓不清;其左一尊双手举物,再左侧一尊轮廓模糊。另一簪居中一尊右侧坐女造像,其右为侍女捧盒,再右侧侍女捧物轮廓不清;其左为手执团扇的侍童,再左侧侍女拱手而立。上层空间低,无梁柱。


·明  楼阁人物金簪。©国家博物馆


这对金簪,除凤头用金片成型外,全身都采用累丝法制成,玲珑剔透。金凤展翅挺胸,足踏祥云,颈、胸、腹、腿等部分的外表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制成长长的羽毛,排列整齐。硕大美丽的五根尾羽从体后回旋向上面前翻卷,使凤鸟隽雅秀美的凤尾具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脚趾有力地抓于用金丝累织而成的云形体上。


·明 “永乐廿二年”立凤金簪。©国家博物馆



--- 康熙帝朝服 ---


清初颁布剃发易服令,并改变了明代以传统冕服为祭服的制度,开始改用清式衮服。皇帝仅在祭圆丘、祈谷、祈雨等场合穿着的衮服,实际是一件套在朝袍上的外褂。石青色、圆领、对襟、平袖口、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左右肩分别饰日月两章。皇子所穿者没有日月纹,其余完全相同,称为“龙褂”。

除衮服外,清代礼服中还有朝服等。朝服的基本结构采用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腰间有襞积,下裳有褶,式样与明代的曳撒接近,区别在于另加了披领。这件康熙皇帝的御用朝袍圆领,右衽,并可以看到明显的批领。石青纱地上用金线及各色丝线织就金龙、四合如意云、海水江崖等纹样。

·清 康熙御用石青实地纱片金边单朝衣。©国家博物馆

自努尔哈赤入关前直至乾隆时期,清朝一直不断地修订完善冠服制度,所以清早期各皇帝朝袍在形制、纹饰等方面差异较大。直到乾隆朝,冠服制度完备确立后,朝服的形制才得以固定,例如乾隆以前,十二章纹偶尔会在朝服上岀现,乾隆以后朝服前后绣十章成为定制。




03

展览信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是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


展览展出文物近130件(套),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


除了大量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展览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延伸阅读:

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发现中医之美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

内蒙古文物菁华展——长城内外皆故乡

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华夏之华

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富贵长春

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福寿文化

故宫敦煌特展——敦行故远

亚洲六国文物特展——大美亚细亚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国家博物馆、国博君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迪爱逛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