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欺骗更有害的是盲从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擦亮眼睛,独立思考,不唯上不膜拜,不盲从不犯迷糊。我们要始终坚信,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会拥有一个本真的人生。”

比欺骗更有害的是盲从作者|张前来源|《 中国青年报 》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毋庸置疑,在这个故事中,只有柏拉图是理性的,而他的同学无一例外陷入了对权威的盲从中。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笑话,说一场多边国际贸易洽谈会正在一艘游船上进行,忽然,游船发生了意外事故开始下沉。船长马上命令大副紧急安排各国谈判代表穿上救生衣离船,可是没有人听大副的劝说,大家都纷纷躲在船舱里不肯出来。
船长只得亲自出马,他很快就让各国商人纷纷跳水自救,大副惊诧不已,问船长怎么劝说这些固执的商人的。船长耸耸肩:“很简单。我告诉英国人,跳水是有益健康的运动;告诉意大利人,不那样做是被禁止的;告诉德国人,那是命令;告诉法国人,那样做很时髦;告诉俄罗斯人,那是革命;告诉美国人,我已经给他上了保险;告诉中国人,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笑话有点夸张,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会有从众心理。中国有两句俗语说“法不责众”和“随大溜,不挨揍。”最为常见的是在一些敏感的事情上从众保持沉默。


有位哲人说过,比欺骗更有害的是盲从。的确,盲从是缺乏主见的表现。盲从的人,自己只是一具躯壳,当他们以别人为方向一拥而上时,结果往往步入盲从的“泥潭”,走进人生的“死胡同”,结果可悲可叹。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因为盲从,燕国寿陵人邯郸爬行;因为盲从,刘XX追星导致家破人亡……

生活是立体的画卷,风光与陷阱同在。没有独立思考,必然盲从,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失去思想和行为的主心骨,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擦亮眼睛,独立思考,不唯上不膜拜,不盲从不犯迷糊。我们要始终坚信,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会拥有一个本真的人生。





勒庞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群体盲从意识会埋没个体的理性,与此同时,群体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

 

一个人首先应该是他自己,其次才是群体的一员,独立个人比较容易主宰自己行为,他的基本特征就是独立思考。而群体缺乏这种能力,特征就是不思考,容易被人带节奏,甚至无意识的去作恶。


那么,如何避免不思考的恶,做独立思考的人?其实,有个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却少有人get到点的强力思维工具——批判性思维


◎ 一份精挑细选的,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系统书单

 

这套书由殷海光,理查德•帕克、徐贲等中外权威作者凝结多年研究心血而写。具有:

 

● 系统性

 

结合大量生活实例的《学会提问》《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让读者轻松入门。

 

详解大众常见的思维陷阱及谬误的《逻辑新引》《批判性思维》,对症下药指导读者正确进阶。

 

帮助读者把握批判性思维原则和方法的《思辨与立场》《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提升读者思维,辨识日常生活中大事小事的真伪是非。        

 

● 经典性

 

无论殷海光的《逻辑新引》、徐贲的《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还是《学会提问》《思辨与立场》……都是广受好评、经久不衰的批判性思维经典之作。

 

特别推荐给想通过全面学习批判性思维,成为思维高手的朋友。避免不思考的恶,做独立思考的人。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尼采: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陷入偏见?

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群体的一员

群体心理:理性化的颠覆者|冯克利

勒庞: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

批判性思维:解禁、祛昧、创造

群体极化:为什么在群体中我们容易走向偏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