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P53基因突变与药物(二)

2017-12-14 飞宇 癌度
点击上方“癌度” 关注我们哦!

5、针对TP53基因突变的药物


目前,美国FDA没有批准任何针对TP53的靶向药物,针对TP53突变的基因疗法、靶向肿瘤疫苗和抗癌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早期,这些药物包含APR-246、MK-1775、ALT-801、Kevetrin。

也有研究携带TP53突变的癌细胞对Aurora A激酶抑制剂Alisertib敏感,该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正处于临床II期研究当中。

另外,研究表明TP53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在肿瘤细胞里导入野生型的TP53基因,重建P53蛋白功能,有助于增加肿瘤对传统放射治疗、化疗的敏感性,这也比较好理解,传统治疗破坏DNA,但是DNA损伤的癌细胞会被P53蛋白阻断,进入凋亡程序,如果P53蛋白失活了,癌细胞就失去了一个检查点,这也可能是为何这么多肿瘤都存在TP53的突变,部分也是一种肿瘤在进化上的选择。

针对TP53的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突变P53蛋白功能再激活,如APR-246可以使突变型P53蛋白重新折叠为和野生型P53蛋白相同的构象,有效激活下游信号分子。

另外PRIMA-1还可诱导HSP90的表达,HSP90和突变型的P53蛋白形成复合物,具有与野生型P53类似的转录激活功能。也有研究表明,PRIMA-1还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需要注意的是PRIMA-1主要是针对TP53基因的点突变,如果是截断突变就不适合这类药物。

2、特异性阻断MDM2/MDM4与P53的相互作用,人体内的P53蛋白活性是被负调控的,MDM2/MDM4就是这样的负调控蛋白,也有药物研发的思路是开发针对MDM2/MDM4的抑制剂,将P53蛋白的功能给释放出来。临床研究表明Nutlins-3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用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类似的药物还有MI-63、Kevetrin等。

其他的治疗措施包含野生型TP53基因导入的基因治疗,以及利用TP53基因的突变,进行协同致死疗法。所谓的协同致死是既然TP53这么重要的基因在肿瘤细胞里失活了,那么就干脆再敲掉一个关键的基因,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个与卵巢癌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尼思路是一样的。

药物名称

作用的靶点

审批或临床试验状态

ARP-246

P53蛋白激活剂,能够p53蛋白的正常功能,对p53失活或突变患者有效,主要靶向R273、R175和R248

临床I期实验效果良好,体外实验表明ARP-246可以重新激活NSCLC中突变的p53,使得癌细胞对顺铂治疗敏感。联合ARP-246和顺铂处p53突变的肺癌细胞系,也展示出疗效。

MK-1775

Wee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G2期DNA损伤检查点,对于TP53基因的无义突变可能敏感

美国II期临床试验,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胰腺导管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卵巢癌、腹膜癌、腹膜乳头状浆液性癌。该药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在美国也有I期临床试验。MK-1775联合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性、良好的持久性。

ALT-801

靶向于p53蛋白的T细胞受体-白细胞介素2融合物

该药处于美国II期临床试验中,试验所覆盖的癌种包括黑色素瘤、膀胱癌、尿路上皮癌、多发性骨髓瘤。

Kevetrin

干扰p53-MDM2蛋白相互作用,并重新激活野生型P53

美国I期临床试验,试验是针对实体肿瘤。

SGT-53

TP53的基因治疗,通过靶向转蛋白的纳米颗粒进行药物传递

美国II期临床试验,包含的癌种有胰腺癌、胶质母细胞瘤。

Alisertib(MLN8237)

极光激酶A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美国针对肺癌的有临床II期试验,针对淋巴瘤的有临床III期试验。针对结直肠癌、胶质母细胞瘤、胰腺癌的再美国有I期临床。

AT9283

极光激酶A抑制剂,B/Jak2/Jak3/BCR-ABL激酶抑制剂

美国II期临床试验,所覆盖的癌种包含急性髓性白血病、多发骨髓瘤、慢性随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NMD-2076

极光激酶A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美国II期临床试验,针对纤维板层肝细胞癌、卵巢癌、乳腺癌、输卵管腺癌、软组织肉瘤。

AMG 900

极光激酶A和B,C/p38a/Tyk2/Jnk2/Met/Tie2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美国I期临床试验,针对实体肿瘤。

图5  TP53基因相关的靶向药物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FDA没有批准针对TP53突变的任何靶向药物,即便是临床药物,也是针对不同的位点。如APR-246是针对TP53基因的三个热点突变R273、R175和R248,如果是一个失活突变,或者不是这三个位点,那么选择参加这种药物的临床试验收益可能会打折扣。

MK1775(后来被AZ购买,于是改名AZD1775)是Wee1抑制剂,它针对的就是Wee1关卡。科学家们设想把Wee1干掉,然后让肿瘤细胞没得修复,自生自灭,而正常细胞由于还有TP53在G1关卡起作用,仍然不受影响。考虑到自生自灭的效率可能有点低,所以,又想出一招:Wee1抑制剂联用损伤DNA的化疗药物,让损伤来得更猛烈些!

图6  AZD1775抑制机制示意图

Wee1抑制剂联合卡铂的II期临床试验,在特别难治的铂类耐药的卵巢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24位入组的患者中21位完成了临床试验,其中1例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青色),8位患者部分缓解(PR,黄色),7位患者病情稳定(SD,灰色)。其中2例患者的良好反应持续31~42个月。

      图7  AZD1775联合卡铂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

癌度需要提醒大家的是,AZD1775联合卡铂在卵巢癌I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不代表在其他癌种中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比如肺癌、肝癌,情况是不同的。目前正在进行AZD1775在这些癌种中的临床试验。

6、一些TP53基因突变的最新研究成果


Laura Attardi教授团队在TP53基因上发现了一组“神突变”,竟然表现出来超级强大的抑癌效果,可以让“癌中之王”—胰腺癌在易感小鼠400天内的患癌率从40%降至0!400天算是小鼠的半辈子了,能预防五年生存率只有8%的胰腺癌!Attardi教授团队的这一重要发现,发表在2017年10月9日的《细胞》子刊《癌细胞》上。

Attardi教授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攻克P53究竟是如何抑癌的这个谜题。在2011年,团队就发现P53蛋白两个转录激活功能域(TAD)中分别存在两组有趣的突变,她们把TAD1区的第25和第26个氨基酸分别换成谷氨酰胺和丝氨酸,把TAD2区的第53号和54号氨基酸换成谷氨酰胺和丝氨酸(简称TAD1区突变和TAD2区突变)。

图8  小鼠TP53基因两个TAD区突变的位置示意图

研究人员利用胰腺癌易感小鼠模型对比了TAD2区突变、P53野生型以及存在其他位点突变的5种小鼠的发病率。结果让人吃惊—只存在TAD2区突变的小鼠,在400天的随访期内无一患癌,存活率100%,而TAD2区未出现突变的小鼠患癌率已达40%。

Attardi教授表示:“并不是说有这种突变的小鼠就永远不会患癌,但这一实验证明这种突变存在相当强的限制肿瘤生长能力。” 进一步分析后,研究人员推断TAD2区突变的P53→Ptpn14→Yap这条信号通路可能就是这种突变发挥强力抑癌作用的关键。

再经过验证分析,这样的现象还可以在多种胃肠道癌症中被观察到。如果因突变出现了Ptpn14的表达水平升高,患者整体生存期还可改善,因此TAD2区突变的p53→Ptpn14→Yap通路的价值可能不限于胰腺癌治疗。

本次研究的实际价值是什么呢?

第一,相较此前被发现的P53突变,TAD2区突变不仅可以抑癌,还不会对小鼠产生影响寿命等副作用。因此如果开发一种模仿“超级抑癌突变”的药物,理论上可以达到同样的强力抑癌效果。

第二,在TAD2区突变的P53→Ptpn14→Yap通路中,P53失活,会导致Yap过度激活,促进癌症的生长,因此可以考虑利用Yap抑制剂治疗携带TP53突变的癌症患者。这一块儿更大的优势是,现在已经有FDA批准的Yap活性抑制药物,或许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快的找到治疗P53失活的癌症患者的药物。

德国德累斯顿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 “P53报警器”,能够监测细胞中P53的正常功能,一旦P53发生突变,它将立刻启动“自毁程序”,炸掉这个要“叛变”的细胞,这一成果发表在2017年11月13日的《自然通讯》上。

作者的研究思路是从源头上消灭这种突变,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思路,设计一个“报警器”,让它感应P53蛋白,只要P53不正常在岗,细胞立马完蛋,从源头上就遏制了它们叛变的心。

这个“报警器”选择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研究者给TP53突变了的癌细胞和没突变的癌细胞都安上报警器,给同一只小鼠种上,再给小鼠打点GCV,结果就是TP53没突变那边肿瘤岿然不动,突变的肿瘤全死光了。

图9  小鼠实验结果

左:对照组小鼠77天/56天   

右:注射GCV的小鼠86天/82天,可见敲除P53基因的肿瘤(L)停止生长、体积缩小;P53正常的肿瘤(R)继续生长

7、诱发TP53基因突变的因素

假如TP53基因可比作人体的卫士,那么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能让其突变,或者说减少刺激其突变的因素。这其实就是一种防癌或预防。有研究表明,一些环境和饮食等会直接导致TP53基因的突变:

食物中的黄曲霉素B1,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发霉的食物,这些食物里可能有黄曲霉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这会导致肝细胞癌,其中也涉及到TP53的变化。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TP53基因突变与太阳的紫外线接触有关。

吸烟可引起TP53突变,与肺癌的发生相关。

未来十年,科学家们将对P53蛋白在代谢、生殖、生育、生殖细胞基因组失稳、肿瘤、生物寿命等众多领域里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将利用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开发新的治疗药物,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等。除了肿瘤之外,P53蛋白可能还在其它的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定会有更多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癌症患者交流群

癌度为患者提供线上问诊基因检测防癌咨询药物咨询速愈素海外就医等专业服务,让患者以最靠谱的渠道和最实惠的成本,享受优质服务。

有需要的病友请联系:adxms999怪鱼(shoujitonny8743)aiduyouxuan翱宇(chunzhengwang)加入“癌度私人定制服务群”。

猜你喜欢

  1. TP53基因突变与药物(一)

  2. 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一)

  3. 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二)

  4. 免疫相关肺炎的诊治 (上)

  5. 肿瘤科医生带你认识肝癌的放射治疗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参考文献

1. Mircetic J,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1): 1463.

2.Robles AI, et al.,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16 Jul 22. pii: a026294.

3.Alexandrova EM, et al., Nature. 2015 Jul 16;523(7560):352-6.

4.Levine AJ, et al., Cell 1997; 88: 323-331.

5.Schellens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 3510.

6.El-Deiry WS, et al., Oncogene 2003, 22: 7486-7495.

7.Jian-ji,et al., Pan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Vol 27, No 5 (February 10), 2009: pp. 799-804.

8. Andrysik Z, et al. Genome Research, 2017, 27(10): 1645-1657.

9. Siegel R L, et al.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1): 7-30.

10. Arnold J. Levine. Nature Reviews Cancer, 9:749-757.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癌度APP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癌度APP

抗癌有问题,来“癌小度”智能嗖嗖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