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患者康復後有「男言之隱」?治療方法是……

港青快線 港青快线 2022-06-08


疫情持續了兩年多,不少人或已習以為常。但其實,Omicron絕非「大號流感」,不少患者在感染病毒康復後仍然受到後遺症的困擾……


據統計,10%到70%的新冠患者在最初的急性感染後,都可能出現持續症狀,而且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不等。


這些中長期影響統稱為PASC(急性新冠感染後遺症),一般則被稱為「長新冠」,症狀通常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和腦霧等。


有研究還指出,感染新冠有可能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所以說,新冠後遺症還是不容小覷!


染疫恐損男性生育能力


今年2月,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會出現急性睾丸損傷、慢性睾丸萎縮和血清內睾丸酮下降等症狀,且康復後依然受到影響。


港大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會造成男性生育能力下降。(資料圖片)


港大團隊指出,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會造成男性的性腺機能減退和生育能力下降,且患者康復後依然受到影響,而接種新冠疫苗可預防這種併發症。


無獨有偶,法國及美國等地研究機構近期亦得出類似的結論↓


2021年11月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去年11月發表研究報告稱,男性新冠患者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比未染疫者高出三倍多。史丹佛醫學院研究員卡倫本月11日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新冠病毒攻擊了大腦、心臟等人體器官,從而引發漣漪效應。


3月1日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稱,新冠病毒可感染普通獼猴的前列腺、睾丸、陰莖等部位,表明新冠病毒可直接攻擊生殖系統,導致男性患者出現睾丸疼痛、勃起功能障礙、精子數量和質量減少等症狀。


3月21日

•《巴黎人報》引述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里爾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文森特·普雷沃介紹說,他們團隊近兩年來一直在研究新冠病毒對老鼠、倉鼠和人類大腦的影響。對大約60名新冠重症患者進行研究後發現,大多數患者出現了由大腦功能紊亂引發的睾丸功能障礙。


普雷沃表示,新冠後遺症不容輕視,最糟糕的情況將是全球出現大規模不育潮。



普雷沃指出,染疫可能導致罹患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上升,亦可能導致生殖功能神經元受損,但還需進一步研究。他補充說,目前還不清楚嬰兒染疫者成年後的生育功能會否受到影響。


《紐約郵報》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講述一名30多歲的美國男性染疫康復後出現尷尬的「男言之隱」……


該男子新冠康復後損傷男性性功能。(網絡截圖)


另外《紐約時報》報道稱,臨床研究表示,約10%到20%的男性新冠患者會出現與生殖系統功能障礙有關的症狀。


美國專家霍普警告指,這意味着成百上千萬男性的生育能力將面臨挑戰,並敦促公眾盡快接種疫苗



女性染疫康復後易疲勞…


香港疫情持續,今天新增13074宗確診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逾108萬人染疫。



其實,疫情爆發至今,哪些新冠患者會出現「長新冠」仍然是一個謎,但醫學界現時一般評估患者初期症狀愈嚴重,出現「長新冠」的可能性就愈大。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自2020年底追蹤近120名香港新冠患者的健康狀態,發現超過四成人在確診到康復一年後仍然出現疲勞、下肢肌肉乏力等「疲勞綜合症」。



研究亦顯示成人和長者出現「疲勞綜合症」的情況相若,但女性患者出現「長新冠」的情況則較普遍,佔5成,相反男性確診者則只有3成。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教授表示,新冠康復者大多認為已痊癒,對疲勞的感覺掉以輕心,或以為疲勞情況會隨着時間而緩和,其後才發現自己的疲勞症狀,與心肺功能不足及下肢肌肉較弱有關。


研究指Omicron亞變種「BA.2」 易致重症。(資料圖片)


符少娥指,康復後出現的疲勞症狀,需要採取適當的康復治療方案,才可以改善。


那麼,具體需要怎麼做呢?


「康復八式」,練練?


理大表示,針對患者「疲勞綜合症」的情況,團隊制定「3R康復治療方案」,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為康復者度身訂做了為期6周的訓練計劃。


包括:每周兩次、每次60分鐘的訓練課堂,及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家居運動。


圖為參與計劃人士做運動情況。(理大圖片)


效果怎麼樣呢?


據理大介紹,參與訓練的24名康復者中,逾六成人肺活量有所提升及下肢肌肉有所增強,也有75%「疲勞綜合症」的人士成功恢復正常。


圖為參與計劃人士練習第三式「左右太極推掌」。(理大圖片)


團隊並設計「康復八式」:左右交叉提膝、左右滑步、左右太極推掌、直前拳、深蹲、開合跳、左右斬木,幫助康復者鍛煉全身不同肌肉組群,提升肺活量及改善肌肉力量。


視頻示範如下↓



這次新冠肺炎,肺是主要受攻擊的對象之一,有患者康復後,肺功能很可能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到正常狀態,或影響平日裏做運動等。


事實上,也是可以通過康復鍛煉來恢復的,不妨看看這篇→《新冠康復者運動能力受影響?恢復需要「面紅耳赤」……



可通過藥膳食療


患者康復後,也可通過湯水食療。



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曾公布了6款藥膳湯包,協助市民預防感染新冠肺炎、在染疫後調理身體,或在病癒後促進康復。



港大中醫藥學院表示,這些保健湯水適合男女老幼服用,亦有注明適用者的症狀,大家可以因應自己的體質及身體情況飲用。


6款藥膳湯包的詳細配方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



打針劑次愈齊,康復愈快


不少國內外專家均表示,接種疫苗有助於減少重症,而打針劑次愈齊,患者康復後的後遺症也會愈輕微……


大文記者近日追訪了香港本地20名康復者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


吳先生一家三口感染新冠肺炎現已康復,但各人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大公文匯記者攝)


在該20名康復者中,有五成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也有人持續至今約兩個月。較常見的後遺症是咳嗽、氣喘、失眠,也有部分康復者持續出現記憶力受損、心肌炎及肺功能衰退的症狀。


經大文記者小統計後,發現接種疫苗劑次愈多者,康復的愈快,出現後遺症的幾率也愈低↓



在第五波疫情中,香港有不少人的病情、病徵不算嚴重,就對新冠有所輕視。


身為過來人的康復者告訴大文記者,那些形容新冠只是「流感」或「感冒」的說法大錯特錯,新冠不單傳播力強勁,加上是新病毒,其後遺症仍是未知之數,隨時手尾長,伴隨終身。



亦有康復者坦言:「估唔到確診一次就好似做完一場大手術咁元氣大傷。」


雖然不是所有的康復者都會出現後遺症,但可以肯定的是,感染新冠對身體健康肯定是有打擊的,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大家都呼籲市民絕不能放鬆警惕,還沒打針的盡快打針,出門也一定要注意防護。




本文資料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750萬人想要緊握的一雙手!
若不是新冠闖進生活,這一周她不會這麼過……
朝8晚10!走進香港抗疫「女神」的一天……
美歐拋棄烏克蘭,「台獨」只是白日夢!

點個「贊」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