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钟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二

请收藏好以下图片预课资料

(点击上图可观看视频及下载课件教案)

【归一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1讲

【归总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2讲

【和差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3讲

【和倍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4讲

【差倍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5讲

【年龄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6讲

【相遇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7讲

【追及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8讲

【植树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9讲





时钟问题

【含义】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这类问题可转化为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二者的速度差为5.5度/分。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

将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60°等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例1:




钟面上从时针指向8开始, 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精确到1分)


解:

1、此类题型可以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那么本题就相当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即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路程差是240°。


2、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转6°-0.5°=5.5°,所以需要240÷5.5≈44(分钟)。也就是从8时开始,再经过44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例2:



从早晨6点到傍晚6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一共重合了多少次?


解:

我们可以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这样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就可以转化成追及问题,从早晨6点到傍晚6点,一共经过了12小时,12个小时分针要跑12圈,时针只能跑1圈,分针比时针多跑12-1=11(圈),而分针每比时针多跑1圈,就会追上时针一次,也就是和时针重合1次,所以12小时内两针一共重合了11次。


例3:



一部记录中国军队时代变迁的纪录片时长有两个多小时,小明发现,纪录片播放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这部纪录片时长多少分钟?(精确到1分)


解:

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时针与分针合走的路程是1080°,进而转化成相遇问题来解决。


2、两个多小时,分针与时针位置正好交换,所以分针与时针所走的路程和正好是三圈,也就是分针和时针合走了360°×3=1080°,而分针和时针每分钟的合走6°+0.5°=6.5°,所以合走1080°需要1080÷6.5≈166(分钟),即这部纪录片时长166分钟。


往期资料推荐



1-9年级(上下册)各科目电子课本

1~9年级各科目全册PPT课件教案

1~6年级语文(上下)全册图文视频

1~6年级数学(上下册)图文视频(各版本)

1~6年级英语(上下册)图文微课(各版本)

1~6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微课+课件教案

1~6年级美术(上下)全册微课+课件教案

1~6年级音乐(上下)全册微课+课件教案

1~6年级道德与法制(上下册)同步微课+课件

1-9年级英语48个国际音标发音+口语教程

一年级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动画微课

班主任工作资源(2569世班会课件等资料)


关注领取更多资源


第一步:长按二维码关注人工智能与教学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请点击以下 【阅读原文】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