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林:建筑与无限远的自然 Architecture and Afocal Nature
点击上方蓝字,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触碰设计互联即时动态
《建筑与无限远的自然》是黄泽林基于设计互联“振动的云层”展览,从建筑师的角度,以参展作品为切入点,对建筑学的一次扩展性研思。
1:关于几个基础环境的观察:面、空间、承载方式
人们为生活所需建设了人造环境,而人造环境是否成立则依托于更大的自然环境作为背景媒介来承载它。
大地,支撑着...
水中,浮游着...
天空,飞翔着...
这是自然界中的三个主要环境:陆(实体),水(液体),空(气体),如果基于物质的角度观察,这三者基本的存在差异是密度(透明度)。它们以既是面也是空间的方式支撑着存在于其中的物,并从而延展出多样化的生活环境。
大地:提供了陆生生物与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其坚实的特性支撑着约75.8亿的人类和数不尽的动物与植物,其中还包括支撑着重量惊人的人造巨型建筑和由巨型建筑组成的城市。
水:水环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陷。但是仔细观察,水生态的多样化也并不比地面简乏。若人们合理地运用身体与水面(环绕身体的水)产生摩擦,人可以在水中自由沉浮。基于浮力的合理把控,水面也可以支撑起一艘重量惊人的邮轮。
空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天空比起水似乎更无法触及。而基于人的视觉特性和物理尺度,天空看不见也摸不着。然而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生存于空中,它们利用空气动力的原理自由飞翔。如高楼一样重的飞机可基于空气的流体粘性特征被支撑于空中行进。
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就在这几个“面”中,从克服着力的基础前提开始,进而引发出丰富而崭新的生活。
2:把展区视为客观的基地环境
建筑的创作避免不了与客观环境发生关系,但是具体什么是客观环境呢?是自然,还是所有在即将建造的新建筑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和人造环境都可以理解为客观的环境?是否可把展区作为一种创作的客观基础环境运用?例如室内空间也可以用“基地”的概念看待,它是作为已存的客观环境的一部分,透过观察解读基地特性并进行建筑创作?
参展计划拟定使用展厅的上半部(围墙之间的空中)来创作这次的展览装置。两种常见的参展方式是,参展人已有素材的再整理与呈现,又或是根据展览主题意象的针对性创作。但在这次展览中,我尝试探索以上两种方式之外的其他可能性。
如果把这个位于建筑内部的展览区域视为一种客观环境的概念,然后基于解读客观环境关系而创作一个展览作品,那我们应该在其中发现什么,克服什么,然后获得什么或者呈现什么?
展览区域是一个平面为10.2*9.2,高10.9米的建筑内部空间,是一个接近正方体的空间。虽然数字比例上接近正方体,但是一个平面面积为93.84平方米,层高为10.9米的空间在实际的身体感受中是一个异常细高的比例。而从空间的高度上,它其实是这个建筑两层的高度,因此从展区相邻的二层内部公共空间透过玻璃墙可以观赏到展区全貌。这个二层人们站立的位置对应的是展区高度方向上的中部,即建筑的二层的楼板停止于展区周边,展区为建筑局部两层通高。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展品位于展览区域的半空,那么是否有可能实现符合这个半空环境的固定方式?或许可以借助天花板把展品吊挂于半空中,但是这样的方式似乎与此处的空中环境无关;也许也可以做一个充满氦气的作品,利用氦气使作品悬浮于展区的半空中,但是这种方式在这里似乎也不触及关于这个场所作为创作的客观环境的根本概念。
如果从展区的内部抬头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两层通高的一层空间有着明显的两层特征。展区连接相邻区域的开口是开到吊顶的高度,而二楼观赏窗是与墙面同宽的落地玻璃墙。透过这种关系可以发现,二楼落地窗的底部与一楼开口的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除了容纳设备的吊顶,剩下的就是建筑二层梁板的位置。
基于这样的观察,我们可以在这个两层通高的空间里看见它缺席的二层楼板,安静的从已有的二层楼板延展出来,以透明的状态悬浮在空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3:思索装置:楼板
装置构思图 © 空气联盟
装置外轮廓反馈出场地的空间尺度和约束条件
隐形的二层楼板作为展览装置的出发点。
楼板/面,作为人造建筑环境中基本的构成元素之一,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回顾已存的建筑,似乎目前大部分建筑中的内部楼板更多的是一种有关经济的概念,然后再作为基本的平面分配给家具和人。除此之外似乎难以找到其他性能。同样为支撑面,楼板这种人造面为何会与海陆空这些自然面的丰富度相差甚远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那么,这个二层楼板缺席的高耸空间的客观环境特征,是否提供了一个自由思考楼板崭新可能性的机会?我决定试图呈现这块隐形的楼板并进而探索建筑基本元素的崭新可能性。
装置构思图 © 空气联盟
连接
如果装置和已存的二层楼板是一个整体,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这块崭新的楼板与现有楼板如何连接。我希望以亲密但不损坏墙体的方式连接两块楼板,并使新楼板固定于二层的高度。而场地的客观环境提供了可行的线索,那就是前面发现的“二楼落地窗的底部与一楼开口的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这将是定位和固定楼板的区域,在这里可以运用摩擦力。这是一段垂直高度约1.7米的距离,也就是高度上有1.7米的摩擦面,足以运用摩擦力的方式固定新的楼板。
是滤器、亦是容器
新的楼板既有面的性质也是新的空间,楼板装置以双层透明PVC充气的形式呈现,起伏的状态则基于中部的拉索控制其形体的变化。此处原来看不见的隐形楼板变成新的看得见的透明楼板。透明的楼板调整了空间的高度比例,空间环境的尺度开始宜人舒适。顶部的光线穿过透明的新楼板被过滤后再传达到地面,其中渗进了新的色彩与光影;周边的物件,外部的草地,行走的人们以隐约的倒影方式被吸附在光滑而透明的楼板材质表面;塑造装置形体的结构拉索,在光照的照射下,如一片纤细的森林影子投射到下部空间的表面。作品的出现既作为客观环境的一部分,也透过和周边发生相关性引发新的环境现象。
作为独立之物、亦作为整体的背景环境
从下面观看空中的装置,可以认为这是展厅的天花板(装置的底面),从二楼看,可以认为这是二楼地板的一部分(装置的顶面),从展厅外部的庭院往里看,可以看见一个嵌于高耸展厅中上部的装置侧面。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完整观看到这个装置的全貌。这是一个略显奇怪但细思确是合理的现象。但正如人们观赏自然风景的时候,可能会说“让我们站远一点站高一点,这样就可以观赏全景了”,而事实上无论站多高退多远,人们都无法涉及风景那广阔的尽头。或许自然空间的美妙之处之一正是这种在人们心中有尽头而事实上无尽头的特征吧。
4:展览装置:楼板
建筑中的不知觉之流动性与不知觉之流动过程
事物以汇聚为本质,事物/事情们总在人们神经可经意或不经意间流动,这种缓缓的持续过程明显的存在并持续的发生着,但它似乎在刻意的避开人们的可感知范围,擦身在观察力和意识的边缘。
当人们开始认知到眼前对象流动状态的存在时,那部分的流动已经结束;或者说,这个阶段的流动已经结束,属于当下的总体结果被汇成。而当眼睛试着去观察这一瞬间的总体结果时,总体也以开始缓慢的成为过去并淡化或因为其他因素而分解,并进入下一个流动的过程和汇聚下一个阶段的总体结果。
考虑流动,或试着呈现流动的状态时,需要接受的是,流动不能被把握,也无法被真正看见。或许,建筑师实则上所能营造的是一个可汇聚各种动态瞬间、为各种流动事物所“进入”的“容体”?
5:从展览装置的研究到“看”的抽象性思考
山水
中国的传统风景画,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叫“山水”。看着山水,画中的各种元素:天空、山、树、云、人和房屋的形态似乎与现实的样子无关,但是这种看似与现实无关的山水画却往往也被中国人接受为一种中国式的真实风景。这种作为真实也异与真实的风景,是一种融合了地域文化内涵的现实的“看不见的风景”?
宋 ,佚名,《江山秋色图》,引自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为达·芬奇所创造。表现为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形象就描绘得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后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越重。由此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繁简变化等艺术效果,这种色彩现象也可以归到色彩透视法中去,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祭坛画,常用这种方法加深画面的真实性。中国画中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海市蜃楼只是一种虚幻吗?
印象派画家看见的色彩只是个人主观的感受吗?
倒影里的风景只是与真实无关的虚像吗?
如果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那么镜子里反射出的自己又是真的自己吗?
或许,我们有需要继续探寻,建筑能超越物理形式吗?空间是不可视的吗?
装置:楼板 © 摄影:王小盟
人物介绍
建筑师,建筑学硕士,艺术学学士,于2015年创立空气联盟建筑事务所。主要完成项目包括:空气山、艺栈、飞地书局、云剧场等,主要参与展览包括:2015年中国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7年韩国自然艺术双年展等,并于2021年受邀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展。目前专注于在现象哲学、自然物理学和建筑学三者之间探寻建筑创作的手段。
设计互联出品:振动的云层
邀你步入一个抽象且轻盈的世界
考察呼吸的生态学
线上导览
2021年5月20日(周四) 20:00-22:00
直播间: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blibli
t.cn/A6UXVSpr
CVSZ Youtube Channel
www.youtube.com/channel/UC88PPOHDZzrRd40jN7VBEsw
延展阅读
振动的云层
2020-2021设计策展计划获奖与入围方案展
展期:2021年4月30日-2021年7月18日
地点:设计互联旗下园景展馆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1187号,海上世界文化艺术艺术中心一层
策展人:蔡艺璇
参展人:Abelardo Gil-Fournier(西班牙),Diller Scofidio + Renfro(美国),黄泽林(中国),Janine Randerson(新西兰) ,Jussi Parikka(芬兰),Karolina Sobecka(瑞士),梁奕源(中国),Philippe Rahm architectes(瑞士),孙雷(中国),Tomas Saraceno(阿根廷),王哲睿(美国),赵潇潇(中国)
策展及研究团队:Conversazione
项目经理及外联:潘锦心;研究员:曹雪菲、陈思睿;媒体统筹:徐頔;策展助理:李国宁、翁静妍、肖亚汐、张瑞麒
设计团队:
展陈设计师:赵潇潇;展陈设计助理:李思涵、罗森、聂梓伦;平面设计:Pocca;平面设计助理:施婧
设计互联团队:
设计互联总监:赵蓉;品牌总监:顾灵;策展人:唐司韵;策展助理:张睿、陈沛;展览经理:周辰琛;展览助理:潘璇
志愿者:
李玉燕、郑希婉、段慧仙、程鑫、马佳婕、王琛玥
开馆时间
场馆
周一-周日 10:00-22:00
展馆
周一-周五 10:00-19:00
周六-周日 10:00-21:00
*展览免费,无需预约
关于设计策展计划
由设计互联发起的设计策展计划是跨学科新型策展人的扶植平台,鼓励对策展的创新探索,支持对社会文化的多元观察、研究与讨论。自2020年8月24日面向全球征集策展方案,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入围方案、设计互联研究伙伴与设计互联策展人奖得主。设计互联为获奖与入围团队持续提供专业支持,协助他们深化研究、完善方案,持续设计策展的实践与探索。
主办:招商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出品:招商蛇口|设计互联
联合主办: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深圳市设计互联文化艺术基金会
支持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
合作伙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评审委员会
召集人:赵蓉,设计互联总监;评审委员会秘书:唐司韵,设计互联策展人
委员:(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奥雷·伯曼(Ole Bouman),设计互联开馆馆长;约瑟夫·格利马(Joseph Grima),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创意总监、米兰三年展首席策展人;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侯瀚如,意大利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艺术总监;布莱奥尼·萧福德(Bryony Shepherd),英国V&A博物馆展览诠释部主任;宋协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童岚,创基金理事、朗道设计学院创始人;姚嘉珊,信言设计大使的联合创办人、执行总监
What's on 近期展览与活动
点击海报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