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 2022继往开来!电视人以实干致敬党的百年奋斗经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2021年11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审议通过。《决议》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行动指南。同时,这份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决议》是指导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在未来开拓进取重要行动指南。
回首2021
电视学院脚步深深、硕果累累
这既是对百年华诞的深深致敬
又是对发展经验的探寻求索
展望2022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历史交汇点上
电视人继往开来
以饱满的信心响应党的号召
看~这是他们自信的源泉!
01 聚焦党建
△ 点击搜索电视人的党建秘籍~
根据《决议》的精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在电视学院,强化党的引领是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为此,电视学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武装头脑;同时,又通过实践,内化理论,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践行百年建党精神,传承宝贵经验。
深入学习,内化于心
在十九届六中全会落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举行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学习与研究会议”。与会的各位老师表示要以《决议》切实指引工作,要将全会精神贯彻到教学与科研中,学习创作紧跟全会精神,创造良好创作学习氛围,以斗争精神不断奋进。
△ 左右滑动,看电视学院党支部学习实况~
2021年12月24日下午,为更好地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记协国际部党支部成员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党支部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开展了“红色1+1共建”主题党日活动。这次党日活动让国新班的同学更加明白了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呼召,更加坚定了扎根新闻一线、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记协联合党日让国新学子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加强支部党建历来是电视学院高度重视的优良传统。在2021年6月17日举行北京市“三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荣获“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中国传媒大学首次获得此项殊荣。而在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上,电视学院师生又获得了“先进院级党组织”“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
△ 电视学院党委的荣誉又增加啦!
作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的前沿高地,电视学院还通过学部官微推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加强对学院学生的思政引领。在2021年5月27日,电视学院官微“中传新闻传播学部”成功入选中宣部等机关发布的“全国首批200个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值得关注的是,在2021年,该平台推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专栏内容,将党的“四史”故事以动人的方式娓娓道来,传递红色精神,培育唯物史观。
△ 左右滑动,查看“四史”学习精彩篇目~
关于党的人才工作,《决议》指出,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电视学院向来注重把党的理论、红色精神融入到支部建设、专业实践和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这既是电视学院党支部受到高度认可的重要原因,也是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的主张深入人心的重要方式。
脚踏实地,外化于行
在践行党员精神方面,电视学院敬业的教师团队首先做出表率。在2021年12月3日举行的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教职工荣休暨师德传承典礼上,正式退休的刘宏老师和王小刚老师用数十年的人生岁月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而刘宏老师未来则将以返聘的形式继续在电视学院奉献自己的力量。
△ 左右滑动,向以身作则的老师致敬!
在2021年“立德树人 共筑师魂——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王晓红、秦瑜明和孙振虎三位教师获得了“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多个荣誉称号。在日常教学中,王晓红老师把“努力工作”当做自己的本分,孙振虎老师善于在教学活动中“打有准备之仗”,秦瑜明老师则喜欢帮助学生把“可能性变成可能”。这些长期努力的积淀既是三位老师获得高度认可的基石,也是电视人赖以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 老教师的经验是电视学院的宝贵财富!
在教师团队的影响下,电视学院学生在各类专业实践中勤学苦练,以过硬本领向百年建党精神致敬。2021级国新班研究生党支部创新学习形式,对《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的部分段落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提升外语水平和国际传播专业能力。在今年10月初的第四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青年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和第26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上,电视学子张潇予和刘沛霖斩获佳绩。这与他们在吴敏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 吴敏苏老师和获奖同学~
02 守正创新
△ 点击搜索电视人的学科建设秘籍~
《决议》中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这句话对于电视学院专注的新闻传播事业来说同样适用。而通过学习《决议》,广播电视学系党支部教师党员田香凝意识到电视学院的工作是因为一直按照党的重要工作经验推进,才走在了开拓创新的道路上。
紧跟趋势,创新教学
在国际传播方面,《决议》要求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通过创新促进国际传播,是推进这一重要事业的有效途径。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党支部教师党员李艾珂在学习《决议》后感悟颇多,她将全会相关内容编入英文慕课中,让外国人也能了解党的百年奋斗成就。
△ 双语版十九届六中全会热词整理~
在2021年7月18日举行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培养卓越国际传播人才”主题论坛上,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曾祥敏提出要创新融媒体实践,塑造全媒体人才,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创新国际传播融媒实践。
△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培养卓越国际传播人才”主题论坛
在日常教学方面,电视学院同样以创新谋发展。在9月16日、17日召开的“2021年秋季工作推进会”上,多位老师在发言中提及“创新”。教学创新、项目创新、科研创新、能力创新……电视学院教师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创新描绘蓝图,更将这份蓝图落实到了本学期的教学科研中去。
△ 凝聚力量的电视学院秋季工作推进会
在中宣部、教育部和新闻传播学教指委的积极推进下,电视学院积极协助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建设,邀请了32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担任主讲人录制课程视频,发挥优秀记者的“传帮带”作用,创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式方法,打造了“最有实践力的中国金课”。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已实现了对我国719所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校全覆盖。
△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开课啦!
汇聚观点,放眼前沿
在学术科研领域,电视学院师生团队立足新闻传播学科前沿,对当下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创新探索。如何从战略高度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如何重建视听传播案例研究的方法观?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电视学院师生就这些问题创新思考,提出了新观点。
△ 左右滑动,看老师们对学术热点的最新见解~
同时,为了及时给同学们带来业界的新经验与新观点,电视学院教师团队积极联络奋战在新闻一线的校友,为大家带来最新经验分享。怎样在实践中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驻外记者是怎样的体验?如何做出一份生动的视觉设计产品……优秀的校友们以最新的实战经验为大家答疑解惑。
△ 专家讲座汇聚前沿经验
《决议》中还要求新闻行业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而利用媒体融合推动文化创新,是电视学院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电视学院创作团队联合《光明日报》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创新的出发点,以双语融视频的形式打造前所未有的融媒新样态,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同时,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 “传统文化+媒体融合”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承红色基因,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手段。“红色文物青年说”“百年先锋”“五四青年说”等视频微党课,充分运用视听技术,让青年把红色故事讲给青年,让红色文化和青年更亲近。“红色云展厅”“信仰:我的入党故事”等融媒体作品,既体现了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又体现了对融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在“举旗帜、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对党史学习教育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 左右滑动,看电视人用融媒技术传承红色基因~
03 奉献社会
△ 点击搜索电视人助力社会进步的独家秘籍~
“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决议》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为了践行党“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呼召,电视人或以专业能力,或以奉献之心将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发挥专长,回馈社会
将中国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春风化雨般地讲述给世界观众,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也是电视学院的责任与使命。近日,新华社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在全网上线,该记录片通过娓娓道来普通中国人的平凡事,用亲切、柔软的方式,将中国人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电视学院的无障碍信息传播公益项目——“光明影院”也作为片中第一篇章——《听电影》的主体,展现了中传学子作为青年志愿者为无障碍事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 点击查看《共同的追求》中的温暖故事~
“让视障人士能看上电影”,电视人以卓越的视听传播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光明影院”项目每年制作104部无障碍电影,已实现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益放映和推广,铺设起直达视障人士心中的文化盲道,为促进文化平权、保障残障人士人权与发展权做出了突出贡献,更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 促进文化平权,“光明影院”在路上!
2022是中国人喜迎冬奥的一年,而在2022北京冬奥会后,即将于九月在杭州召开的第19届亚运会同样有电视人的助力。由电视学院师生承制《嗨,亚运》60集微纪录片已经陆续在杭州亚运会官网上线。该系列微纪录片以充满活力的音乐和生动精美的画面在向观众科普亚运体育知识的同时,又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趋势,更将“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理念融入每一个普通观众的内心。
△ 《嗨,亚运》纪录运动中的美好生活!
在用视听产品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电视学院还致力于以专业能力解决社区百姓的民生问题。2021年11月23日,在电视学院与北京丰台区融媒体中心“社区新闻发声人”的交流研讨会上,电视学院教师团队表示,希望可以以这些“百姓的金话筒”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调研,还希望能够为“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涵养和培育,推动群众路线的传承和创新,促进百姓生活问题的有效解决。
△ 电视人用“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
为百姓谋福祉!
勇担责任,心系家国
在2021年初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05级广播电视新闻研究生陆瑞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深深扎根在平凡的世界,情系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尽己所能振兴乡村,陆瑞阳的先进事迹召唤着电视学子把青春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 电视学子要像陆瑞阳一样扎根祖国大地!
在12月31日电视学院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上,56名TVers志愿者整装待发。他们将以电视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尽管在前期的测试赛上,志愿者们早出晚归,格外辛苦,但是见证赛事准备趋于完善、运动员能够尽情挥洒激情汗水,电视人志愿者又多了一份在国家重大赛事中亲身参与“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光荣与自豪。
△ TV冬奥志愿者整装待发!
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决议》的重要要求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是连续四年培养出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的高校。“何惧风雨来,我辈请长缨”,经过军营的淬炼,乔悦、曾宇雯、沈宇博等一批曾投身军营的电视人肩负起了“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使命,也更加坚定了在传媒领域发光发热的理想初心。
△ 军营中英姿飒爽的电视人!
总结经验,启迪后人
传承经验,开创新篇
昨日丰收的硕果
是明日耕耘的基石
站在2022年的起跑线
电视人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猜你喜欢
部分内容来自新华社
编 辑/赵博文 尹姿蘅
美 编/钟 睿 安晓航
主 编/韩 飞 刘日亮 李怡滢
监 制/丰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