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张小敬,感谢传播学帮我捉狼

觅游壮壮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关注 遇见觅游遇见幸运

作者:觅游壮壮



编审:觅游东东学长

      2019年的暑假,除了《乐队的夏天》、《中国新说唱》等一众音乐类综艺节目持续“霸屏”,上线于6月27日,优酷独家播出的唐代古装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在短短的半个月内频频地登上热搜,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等一众主流媒体也对其进行了报道,一部影视剧为何能够引起这么多的关注?深究它火爆的原因,除了优酷平台的宣传推广导流、易烊千玺、雷佳音等明星的流量加持外,它优质的内容才是其持续火爆的根本原因,如果说平台、明星的流量助推了它频频走向热搜,那么那么登上豆瓣2019年国产影视剧评分的第一名则说明了内容足够的优秀,也是优质的内容才使它的热度丝毫没有减弱,赢得了流量与好评的双丰收。在这个追求“眼球经济”的年代,这部剧就是“流量”与“内容”兼具的典型代表。

      作为一名新传er,看剧能只看剧情,只看易烊千玺、雷大头吗?显然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新传人,洗个头、换件衬衣都能联想到“传播的仪式观”。那接下来我们就到这部剧中瞅一瞅“知识点”它到底在哪里?好了我们来点代入感谈一谈它的剧情,整个故事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唐玄宗天宝三载发生在上元节正月十五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一昼夜的故事;那一天长安城内混入了狼卫,太子身边的“小红人”靖安司司丞李必(我们的千玺)利用唐代“大数据”——大案牍术找到了死囚张小敬(前夫哥雷佳音),要求他在十二时辰内抓到全长安的狼卫,保卫长安。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要深究可就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讨论了,接下来我们不谈剧情,只谈细节。

  唐朝“大数据”——“大案牍术”

      在那个神秘的靖安司里,司丞李必有一个名叫徐滨的八品主事小弟,他凭借着出色的记忆力以及对算数的钻研,发明出了一套以档案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用来查案、找人甚至预测案件的大致走向。“大案牍术”的运作得出结论的原理就是“用数据说话”,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分析资料,也可以说是唐代的“人工”智能。那么大家是不是想到了目前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大数据与数据新闻。

      如今我们的“大数据”特点就是体量大、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相比于剧中唐朝的“大案牍术”,虽然相隔千年但我们也仅仅只是在速度上占据了优势。那靖安司就像我们的公安系统保卫着民众的安危,“大案牍术”就是今天的大数据,如今我们的公安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应用到办案、预警上,例如江西的一名犯罪嫌疑人敖某,涉嫌一起经济案件,被公安部门列为在逃犯,逃窜已久,但在张学友演唱会上他却直接被公安人员抓捕,那在这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就是利用大数据来对到场的每一位观众的人脸识别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依次得出结论锁定犯罪嫌疑人,敖某也正是因为如此被大数据直接锁定,最终被抓获。有意思的是导演曹盾在接受采访时说,优酷在对这部进行选角时,就使用了今天“大案牍术”——大数据,来为剧本助力。

      除了辅助公安系统,大数据在各行各业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新闻业界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比如央视与百度合作的数说春运就是典型的数据新闻,利用百度地图里面的数据,把每一个用户的春运流动信息变成数据节点,描述出了一幅我们过去所不能看到的春运盛况。此外大数据还帮助新闻工作者减少了处理信息的时间,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提高报道质量。

  烟火传讯、望月楼击鼓、造纸术盛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作为一个新传学子耳熟能详的媒介技术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帮助我们解释了众多的社会现象,也引起了我们对技术的思考。那么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是利用何种媒介与靖安司联络呢?靖安司又是如何监督张小敬这个朝廷重犯?它们又和麦克卢汉有啥关系呢? 

      在剧中张小敬被司丞李必委以重任去缉拿狼卫入侵,保卫上元节的长安,在他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通常会释放随身携带的烟火以此作为媒介向上级传递出讯息;此外望月楼的击鼓传声,则是将鼓声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也正是这些媒介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在缉拿狼卫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也正是这种现象的理论联系,那烟火、望月楼的鼓声在剧中扮演着传递讯息的媒介,就像广播和印刷媒介延伸了我们的听觉和视觉能力,以此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资讯。

      除了上述的媒介之外,剧中关于造纸的情节也让我看到了满屏幕的知识点!纸作为古代的一种重要媒介,它就是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播载体,也是由于纸这一媒介的存在,讯息才有了被大规模传递的可能性,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强调的也正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正如剧中的奏折、文案记录,试想没有了纸这一媒介,那么它们所能传递广度和时效性也会大大降低。

三百步一望楼——“全景监狱”古代雏形

      “全景敞视”这一理论是由法国哲学家福柯出版的一书《规训与惩罚》中提出,在书中他曾用“全景监狱”来对这一全新术语进行解释。所谓“全景监狱”就是指四周是由一个分割为诸多囚室的环形建筑,而在这个建筑的中心则是一座瞭望塔。监狱囚室的每个人都处于被隔离与被观察的状态,他们能够看清楚中心的瞭望塔,却不能够看到瞭望塔的内部,只能假设自己无时无刻都在被监视中,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塔中的管理者,则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在就可以起到对监狱囚犯的震慑作用。

      在《长安十二时辰》的长安城内,每条街每隔三百步就能够看到一个远远高于其他建筑的望楼,望楼內驻扎着一众官兵,他们通过更高的视野来监视长安的动态,任何一个反常的行为都会被他们记录上报。为什么作为杀人如麻的张小敬能够被释放帮助查案,其中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望楼对于他的控制,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上级的监视中,因此做出格的事还不如做点实事减免罪过。这些望楼存在的意义就像福柯提到的“全景监狱”,它们就好像一个符号,代表着监督,约束着城里人的行为。 

      随着技术的发展,“全景敞视主义”这一术语愈发的引人关注,无处不在摄像头,无处不在的网络警察,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那些摄像头、网络警察就好像狱中心的瞭望塔,在暗中默默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持着社会的秩序。


>>>编后语<<<


      《长安十二时辰》的高评分与高关注度,除了剧情的引人入胜之外,还离不开导演对于剧中细节的推敲;无论是“大案牍术”还是“烟火传讯”、“三百步一望楼”,这些细节的累积也令我们观众回味无穷,一部剧对于新传考研人来说,它不只是剧情、明星,更值得我们关注与应用的或许是那些蕴涵着传播学知识的细节,生活就是如此各种社会现象映射出的不只是表层的舆论争议,还有底层伴随着它们出现的理论,看懂了剧情也摸透了知识点,这就是新传人看剧的态度!




觅游业务训练营开班招生 ing

23号正式开班!

高质量的课程+二稿批阅到考前

开课初期,以小作业练习(不一一批阅,会集中讲解)的形式帮助大家动笔,养成写作思考的习惯,从8月中旬开始消息和评论交替布置作业每个人的作业都可得到批阅,批阅到考前一周。

 近期优质内容必读:

新媒体时代女性生存困局。

《乐队的夏天》小众文化的大众化突围。

周口男婴失踪:一场“琼瑶式”的反转新闻

他们的“巴黎”和我们的“圣母怨”

吴谢宇案:媒体的克制与想象

媒介与技术结合的热门话题,彭兰老师早已给你画好重点



--觅游寄语--

觅游的每个学长学姐都曾是考研人,所以我们更清楚你的无助和你的需要。也许你看到文章与总结会有感于自己的浅薄,也许你会惊喜的在里面发现你需要的文字,这些都没关系,以后的日子,我们还会陪你继续走下去。慢慢地,改变就会一点点地在你身上发生。


以下几篇经验贴,在备考之初好好研读,相信你能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经验,为接下来考研摸清备考方向,积蓄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要急,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经验贴合集:

厦门大学第一名:我能考第一,不是运气

浙大第二名: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聪明的方法

南大第一名:考研这一程走完后,这些人这些事,弥足珍贵。

一战人大初试第三名:回顾整个考研时光,我的脑海里只有几个字“平平淡淡才是真”。

南京大学新闻学第一名,备考路上我的几点建议。

华东师大第2名:他说“相信我哟”,我信了。

上海大学专硕第1名:一战成硕的秘诀,10分努力+1分幸运

双非工科跨考暨大MJC一战上岸:我可以,你也可以

组团经验贴:深大专硕初试第2名——看到就是赚到的三跨少女初试413分秘籍

组团经验贴:三本一战跨考深大,学硕初试第2名

山西大学412分第1名:愿你丢掉包袱,勇敢前行



遇见觅游 · 遇见幸运

微信公号 : 觅游新传考研

新浪微博:觅游新传考研

喜马拉雅FM:觅游新传考研

伴随式教育 ▏相信坚持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