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将为大家准备一些名师、大咖的论文推荐。由于大咖们的论文数量众多,所以我们做了一些筛选,找出了一些既让大家看得懂,又很有可能考的到的论文。
不管这些老师是不是来自你要报考的学校,这些精选出来的文章都值得你读一读,开卷必定有益。今天选择的两位老师是杜骏飞和胡翼青,两位老师都来自南京大学。从我自己考研时起,他们二位的文章就对我帮助很大。
从文章中能读出来,两位老师都很有学者的勃勃英气与赤诚之心。每句话都有足够的信息量,有观点,有判断,不做暧昧不明、不痛不痒的陈述,读着让人感觉十分畅快。
▼
作者:杜骏飞
来源:《国际新闻界》2018年02期
推荐指数:★★★★★
传媒技术已开始成为新闻业的统治力量:新闻衰亡而信息崛起;事实变异而后真相崛起;人在退缩而物在崛起;哲学理性沉沦而数字逻辑崛起。
新闻学应保持批判精神,努力促进新闻价值观向人本主义的转向:“成名的想象”应让位于“信念的回归”,让新闻业回归知识分子行业;职业新闻应使新闻权力归于人,而不是归于数据和机器。
从新闻传播的观念上说,新闻即人,新闻学即人学,新闻精神即人本精神,这是“人本主义新闻学”的根本要义。
这是南大杜骏飞老师在“反思传播学圆桌论坛”上的一篇演讲稿,言辞恳切地描述了它眼中的传媒业、新闻业的现状,并对新闻业未来的发展做了规划。
最终的落点只有一点:新闻学即人学,彻底的和终极的新闻精神即人本精神。
只有当新闻学真正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时,它才能分析新闻、评判新闻、实现和发展新闻,此时,新闻学才具备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
这是关于新闻行业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这类文章不多,很值得一读。文章不长可全篇精读,注意作者引用的概念与例子,合适的可以化为己用。
▼
作者:杜骏飞
来源:《现代传播》2018年10期
推荐指数:★★★★
作为一种理论假说,“瓦釜效应”试图解释新闻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同于经济学领域的“柠檬市场”理论,“瓦釜效应”回答了这样的问题:
媒介文化的媚俗和新闻价值观的“崇低”何以可能,以及媒介场域中诸主体的合谋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更清晰地阐释“瓦釜效应”,刻画了“循环影响链”的媒介生态模型,从而赋予理论以结构;亦论述了“瓦釜效应”的运行逻辑,认为它得以体制化的原因是:
在相应的政策允准下,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相互驱动,相互建构,以趋利避害为原则,共同推动了这一看似不可逆的生态历程。
这是杜骏飞老师最早在《南方周末》上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解释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就是说,富有新闻价值、旨趣纯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无人问津; 反之,缺乏新闻价值、旨趣低俗、迎合人性弱点的新闻却门庭若市。
是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的共同影响造就了这一现象。这个效应在回答假新闻、后真相等问题的时候非常好用,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它的概念定义。精读第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尝试理解作者对“瓦釜效应”的深度探讨。
▼
3
《媒介拓展抑或跨媒介合作?——对媒体融合路径选择的探讨与追问》
作者:胡翼青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2月刊
推荐指数:★★★★
媒体融合至今没有取得零的突破,尤其是媒介拓展的融合方式,这与传统媒体并非真正理解新媒体尤其是信息聚合平台的运作规则有关。
作为一个“破坏性”的行业,信息聚合平台的运作解构了传统媒介的盈利模式、占主导的知识型和介入新闻报道的时间节点,在这种平台的框架下延伸,并不能改变传统媒体日渐边缘化的命运。
在信息聚合平台迎来内容荒的今天,平台与内容生产商的跨媒介合作正在成为可能,不过这需要在制度上厘清信息聚合平台和传统媒体各自的角色,并规定它们的行为准则。
胡翼青老师今年的新文章,讲的是仍让传统媒体感到步步为艰的媒介融合。与许多人想象的形势大好不同,在文中,胡老师使用了“明明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这样的表述,直白地指出目前的媒介融合几无进展,因为其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收益基本为零。
互联网自身的逻辑太过强大、太过现代化,逆流而行的传统媒体想以小搏大几乎没有胜算。
但如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信息聚合平台也并非没有弱点,具体怎么办呢?同学们可以好好看看文章最后胡老师给出的两条建议。
▼
作者:胡翼青
来源:《新闻记者》2018年08期
推荐指数:★★★★★
本研究试图从技术哲学的“时间-速度”维度讨论“后真相”为什么会被当下公众所“看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因采纳模拟和数字技术,以近乎同步的新闻叙事代替了历史叙事而成为事实和真相的代言人,而社交媒体又以更快的速度宣告大众传媒无法代言真相。
但社交媒体消灭时距的传播同时也消灭了完整和确定的传播文本,于是新闻报道成为不完整和不确定的新闻线索,而社交媒体就以这样的方式将后真相呈现在公众面前。由于中国媒体环境的特殊性,这种情况在中国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导致受众必须以自己的各种方式去适应这种不确定的媒介环境。
但不管怎样,受众与信息载体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事实的代理人与事实的接受者这样简单的二元关系了,而这种复杂的关系又恰恰加剧和维护着后真相时代的众声喧哗、瓦釜雷鸣。
胡老师的这篇文章是对后真相这一知识点很好的补充。文章脉络清晰地指出了后真相的根源:社会信息机构功能和意义的彻底解构。这种解构来源于当下零时距的信息传播环境。原本作为信息传播权威的传统媒体逐渐沦为文化孤岛,如果它们跟社交媒体抢速度,它就不能确保自己的准确性,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果不抢速度,等到真相核实完毕,受众的兴趣可能早就转移,大众传媒就可能连介入新闻事件的时间节点都被消灭了。
文章还提出了一个冷点:中国语境下的“后真相”和欧美语境中的“后真相”不是一回事,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大题的角度,大家要好好看看。
▼
作者:胡翼青 沈伟民
来源:《编辑之友》2018年06期
推荐指数:★★★★★
❶ 在媒体、政府和企业中,“两微一端”各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自社交媒体兴起以来,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兴趣便从“报网融合”渐渐转向“两微一端”,并认为后者正在成为传统媒体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然而,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的文化资本很难转换成商业资本,加之缺乏刚性信息,又无法与传统媒体的组织文化相契合,因此“两微一端”并未给传统媒体带来期待中的变革。
政务“两微一端”可提供各种服务性和实用性的刚性信息,因此它为政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但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与社会治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企业“两微一端”的运作最为微妙,它可能带来更多文化资本,实现经济资本的增值,但它受制于太多的外在条件限制,运营时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一种技术嵌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适应和改变所在组织的制度、观念以及资本转换方式。
对于技术的冷思考是近几年出题的重点和偏向,随着技术实践的逐步推进,我们逐渐发现原本设想的“技术乌托邦”并不存在,对于技术的大量投入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陷入做无用功的困境,这种困扰也促使着我们用更为客观的视角看待技术。正如标题所说,“艰难的嵌入”成为了两微一端的主旋律。两微一端的好处大家早已熟悉,但如果问你它们的缺陷与弱点在哪里,你是否能答得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