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知】“果冻”机器人

2016-11-11 壹加 科学家

编译|壹加


在很多应用领域,像“果冻”一样的柔软机器人比硬邦邦的“铁皮罐子”更有用——柔软的机器人能挤进形状复杂、不规则的缝隙,能更好地应对跌落和敲打的冲击。这些特性在救援、探测等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者“秀”出了他们的一款新作品:名叫“Octobot”章鱼状的柔性机器人。过去的柔性机器人虽然有柔软的外壳,但控制系统仍然是通过常规的泵阀系统来实现的,有的还需要通过电缆来补充动力。而“Octobot”特殊之处在于全身都由柔软的材料构成,不需要外接动力就能动起来——它的运动依靠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作为“燃料”的过氧化氢遇到铂催化剂,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氧气气泡会开关机器人体内的微阀门,推动机器章鱼的运动。


“Octobot”用硅胶制成,只有6.5厘米长,结合了注模、软光刻技术和多材料嵌入3D打印技术的成果,而且它一点也不贵——单个“小章鱼”材料费不足3美元。虽然“Octobot”目前还只能舞动下手臂,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这样无需外界动力的柔性机器人必将在越来越多领域发挥作用。



出自:https://www.yahoo.com/tech/soft-rubbery-octobot-move-without-batteries-131142482.html



本文刊登在《今日科苑》杂志2016年9月刊《新知》栏目。

      《今日科苑》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期刊。致力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搭建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做人做事做科研经验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平台。

  前方有更多不可错过的精彩!!

在科学和艺术的世界遨游

纪念何泽慧“四分裂”发现69周年研讨会

李志宏:当微纳电子技术遇到生物医学

陈建明:蛟龙入海找新药

科学与公众|“弯道超车”,把创新人才放到“发动机”位置|《疯狂动物城》:动物世界里的“乌托邦”|协和医院妇科陈蓉教授谈女性之美|“梅派”京味吃法

投稿、转载或法律相关事宜请邮件联系

邮箱:kxjbjb@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kexuejia20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