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奔跑吧国资”地产纾困计划开播

向华 匠朴研究所 2022-09-15


01


2022年的儿童节,各年龄段的小朋友都在欢度六一。


同一时间,建业地产与河南同晟置业也喜提一段良缘


比起建业的鼎鼎大名,这个同晟置业看起来好像不太起眼。


不过,这家公司背后的势力却不容小觑。


母公司,即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全资子公司


据公告称,同晟置业拟以6.88亿港元受让恩辉投资所持8.6亿股建业地产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9%。


此外,铁建投也将认购建业发行的,本金不高于7.08亿港元的2024年到期的票息5%、到期收益率9%可换股债券


 如此一来,河南省国资既是建业地产的股东,又是其债权人,股债两手抓


02


这次的交易,简单来说,也就是国有资本入资民企地产的一个案例


大家也都知道,自三条红线出台以来,地产公司的手头一直比较紧张,加之疫情的冲击,好多民企直接入不敷出


其实,自进入2022年以来,已经有一众国资一路小跑着进场,对民企施以援手,积极救助



03


不过,在资本这个名利场里,熙熙攘攘,无非利益二字。


国有资本入局的原因,其实比较好理解


1.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把控着政府的“钱袋子”。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077亿,其中土地出让收入高达87,051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八成


房地产税的收入也不可小觑,合计也达到20,793亿元。


当地产公司运转困难,甚至出现破产,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可见一斑


这种利益共生的关系,就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对地产行业坐视不理。


而国资入股地产,也使得这层关系更加紧密,血脉相连。


2.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的援助,呈现出了对本地企业的偏好。


简言之,就是谁家孩子谁负责。


这个行为也很正常,毕竟本地保护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东西,本地企业在本土展业,协同效应也比较明显


3. 此外,除了政府直接入股,还有一些国资背景的房企也加入了入资民企的行列。


这个就要归功于不被计入三条红线计算的并购贷了


2022年1月6日,已经有消息称,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道红线”相关指标


政策上的放松,为优质的国资背景房企提供了并购条件,也为出险房企打开了一条求生之路。


04


国资入股,对民企也有较大利好。


1. 首先,政府作为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民企的信用风险。


虽然不能提供百分百的背书,但有个信用安全垫总归是不一样的


2. 其次,有了背后国资的信用保证,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在嗓子眼蹦跳的心,也能安放回胸腔里。


资本市场苦垃圾项目久矣。


其实市场上并不缺钱,缺的是优秀的标的


有了增信措施,地产公司更容易贷到钱实现周转,金融公司也不用为了资金闲置无法起息而愁肠百结了。


在这个方面,绿城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而在债券融资层面,绿城的融资成本也显著低于可比公司。



3. 在拿地方面,对于有当地国企背景的房企,地块的获取也要相对便利。


目前,在土拍市场上,国进民退的趋势越发明显


有国资背景,更像是在持有入场券的基础上,又附上了一张代金券。


在这种情况的驱使下,民企对国资入股的诉求也会更加强烈一些


05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有国资出手,民企后边的路就能走得一帆风水。


首先,此类消息对股价的刺激是暂时的


拿建业来说,消息公布第二天(6月2日),收盘价即从前日的0.65港元/股,提升至0.75港元/股。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端午假期过后的6月6日,收盘价又跌回了0.71港元/股。


可见要想股价稳定回升,还是得走出良好的基本面才行


其次,国企的注资,多数是用来填补资金缺口


也就是说,被救助的房企如何在填补缺口的同时,让资金有效地流转起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才是最关键的


毕竟,这一次的伸出援手,是希望民营房企能够熬过难关继续奋斗,而不是背靠大树选择摆烂。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国资和民营联手拯救房地产的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助推行业进入良性循环


文末给大家提供一个汇总,便于查阅:




推荐阅读:
绿地控股最新会议纪要:2000亿资产出售计划正在酝酿
浙系物管,最热衷于上市的一股势力
通胀真的是房贷救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