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列宁画传

中央编译局 中社学人 2022-09-09


   【编者按】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的思想和著作开始在中国传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下需要警惕一股抹黑列宁、否定十月革命的错误思潮,这股思潮的目的就是通过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进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地位。中央编译局编译的列宁画传,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是了解、学习、研究列宁的生平、著作、思想和事业的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为广大干部群众原原本本读经典和进一步研究马列主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背景资料。



童年和中学时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俄历4月10日)诞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现称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是平民知识分子,曾任中学教员、省国民教育视察员和总监。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出身于医生家庭,喜爱音乐和文学。列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79年,列宁进入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学习。他勤奋好学,各科成绩优异,每次升级都受到学校的奖励。



4岁的列宁


  19世纪下半叶,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广大农民强烈的不满情绪和多次发生的反抗事件,使沙皇政府不得不在1861年颁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度。然而农民的生活境况并没有什么改善,大批农民反而失去土地,地主的剥削变本加厉。许多破产和贫困农民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沦为工厂主的廉价劳动力。虽然俄国废除农奴制度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更加残酷。劳动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少年时代的列宁(中国画)


  少年列宁目睹辛比尔斯克城市贫民和附近农民的困苦生活和悲惨遭遇,内心激起了对劳动群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他广泛阅读进步书籍,特别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深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中学高年级的时候,他阅读了在彼得堡上大学的哥哥亚历山大带回家的《资本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887年5月,在列宁即将中学毕业之际,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民意党组织的谋刺沙皇的行动被反动当局逮捕杀害。哥哥的英勇就义使17岁的列宁坚定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心,并思考未来要走的革命道路。


   列宁在学潮中(油画)


   

早期的革命活动


      1887年7月,列宁随全家来到喀山定居。8月,列宁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年底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捕并遭放逐。翌年秋列宁返回喀山加入费多谢耶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887年12月17日,列宁在这所房子被捕


  1889年,列宁随全家迁居萨马拉。他顽强自修,在一年半时间内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1891年以校外生资格通过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考试,获得该校毕业证书并取得律师助理资格。他经常在萨马拉地方法院出庭为贫苦农民辩护。1892年,列宁组织了萨马拉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和宣传活动。



第一张传单(油画)


  1893年9月,列宁来到彼得堡。他组织和领导马克思主义小组活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作斗争。1894年列宁撰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纲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使命,提出了建立工人政党的任务。

  1895年春,列宁出国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等人建立联系并考察西欧工人运动。同年10月,列宁回国后将彼得堡的所有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1895年底列宁因内奸告密而被捕入狱,1897年5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舒申斯克村。1898年娜-康-克鲁普斯卡娅也因在彼得堡从事革命活动被流放在这里。在流放地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结成终身伴侣。


克鲁普斯卡娅与列宁




  列宁在流放地完成了他在彼得堡监狱时就开始写作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列宁在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全面考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科学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阶级结构,阐明了一系列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指出资本主义既有打破封建桎梏的历史进步性,也有阻碍社会发展、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暂时性;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物质前提,准备了阶级力量。这部著作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和右翼社会民主党人的理论错误,指出俄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只能是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对整个社会进行真正的和根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列宁在狱中写作(木刻)



  列宁在流放地密切关注俄国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他撰写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呼吁建立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强调革命理论对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重要意义。他还同俄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济派主张工人只进行经济斗争,否认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1899年列宁看到经济派的纲领后立即写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揭露了经济派的机会主义面目。

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


      1900年7月,列宁摆脱沙皇警察当局的监视,到国外筹办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思想和组织准备。

《火星报》,系列宁创办的第一个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1900年12月24日在莱比锡创刊


  1900年12月,《火星报》在莱比锡正式创刊。此后,列宁随该报编辑部的迁移辗转于慕尼黑、伦敦、日内瓦等地。1901—1902年列宁写了《怎么办?》一书,指出经济主义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批判俄国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否定工人阶级政党领导地位和革命理论指导作用的机会主义观点,强调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组织原则上的尖锐分歧,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少数派)。1904年列宁写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揭露了孟什维克在党的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指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觉悟的有组织的部队,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部队。

  1905年初俄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月列宁在伦敦组织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路线。7月列宁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批判了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策略,全面阐述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策略,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工农联盟、工农民主专政、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刻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1月列宁由国外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革命。

  1907年6月,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列宁于年底再度出国,在国外为团结和教育布尔什维克干部做了大量工作。1908年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列宁在这部著作中驳斥了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揭露了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实质,系统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了深刻的论证。这部著作对于布尔什维克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起了重要作用。

  这期间列宁还致力于总结俄国革命经验,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实行秘密工作和合法工作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同召回派和孟什维克取消派进行斗争。1912年列宁在布拉格主持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取消派清除出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领导俄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从1907年起成为社会党国际局成员,多次出席国际局会议、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团结各国左派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作坚决斗争。1907年和1910年,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先后在斯图加特和哥本哈根举行。这两次会议是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召开的。反对军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成了会议的中心议题。列宁在会上批驳了战争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阐明了未来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强调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决不能保卫资产阶级的祖国,而应当尽力反对和制止战争,如果战争爆发,应当利用战争来加速资产阶级统治的崩溃。在列宁和蔡特金、卢森堡等左派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制定了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正确策略。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交战国社会党和第二国际多数领袖背弃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决议,纷纷支持本国政府进行战争,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9月列宁在伯尔尼召开了布尔什维克会议,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的决议,严厉谴责第二国际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列宁还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1915年和1916年分别在瑞士的齐美尔瓦尔德和昆塔尔召开了左派社会党人参加的国际社会党第一次和第二次代表会议,列宁在会上进一步批判第二国际领袖的背叛行径,揭露“保卫祖国”口号的欺骗性。列宁还写了《第二国际的破产》和《社会主义与战争》等著作,指出第二国际右派和中派领袖的社会沙文主义是“登峰造极的机会主义”,批驳了他们为战争辩护的种种谬论,系统阐述了关于战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必须研究战争的性质,严格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干部读本


  这一时期列宁为批判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展了广泛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写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卡尔-马克思》等重要文章,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露了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实质。列宁深入研究唯物辩证法,写了《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作了全面阐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总结了《资本论》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重要著作,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他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殖民地问题,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他还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根据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1917年4月16日(俄历4月3日),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列宁就宣布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提纲,即《四月提纲》,回答了俄国从民主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过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这个历史关头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和经济方针。5月7日(俄历4月24日)列宁主持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确定了党在战争和革命问题上的路线,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作为党的当前任务。

  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没有给人民带来和平、面包和自由,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列宁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并向工人、士兵和农民发表演讲,帮助他们认清临时政府的反动本质、了解布尔什维克党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革命政策。7月17日(俄历7月4日)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举行的和平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列宁被迫转入地下,匿居在拉兹利夫湖畔。列宁在匿居地同党中央保持密切联系,继续指导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列宁鉴于革命和平发展已无可能,制定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8月8日(俄历7月26日)在彼得格勒秘密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准备武装起义、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方针。列宁在拉兹利夫继续潜心研究国家问题,写成《国家与革命》这部名著。这部著作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深刻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

  1917年10月20日(俄历10月7日)列宁尊重党中央的决定,秘密回到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党中央在列宁领导下通过了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并成立了领导起义的军事革命总部。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晚,列宁致信党中央委员,要求立刻夺取政权,指出拖延武装起义等于自取灭亡。当天深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起义。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晨,彼得格勒以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所控制。列宁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转到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十月武装起义获得胜利。当晚,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和《关于成立工农政府的决定》。大会宣布组成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国人民为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苏维埃政权一成立,为争取时间恢复在帝国主义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俄国经济,并重建军队以加强国防,列宁代表工农政府提议各交战国缔结和约,但遭到协约国拒绝。1918年2月,德国军队向俄国大举进攻,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威胁。为了赢得暂时的和平时机来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同德国签订和约。在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召开的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的决议——《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布列斯特和约缔结后,列宁立即谋划经济建设问题,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文章,阐明苏维埃政权在转折时期的新任务和新方针,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纲领和措施。7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这是1919年5月25日,列宁在莫斯科红场向接受军训的部队讲话。

   1918年夏,美、英、法、日、德等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入侵,妄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势力也乘机发动叛乱。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奋起抗击外国武装干涉和反革命叛乱。8月30日,列宁在参加莫斯科河南岸区米歇尔逊工厂群众大会时,遭到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枪击而受重伤。列宁伤未痊愈就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繁重工作。11月30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工农国防委员会,任命列宁为主席。

  列宁为组建苏维埃国家的武装力量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组织动员红军战士奔赴前线抗击敌人,亲自视察军事院校指导工作,组织普遍军训培养后备部队;为加强对军队的领导,他从工农中选拔优秀干部担任红军指挥员,选派大批优秀党员担任红军政治委员。为了保证前线的胜利,列宁领导苏维埃政府把一切工作转入战时轨道,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下,俄国人民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武装叛乱,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这期间,列宁写了一些重要理论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他写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批驳了考茨基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攻击,系统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1919年他写了《伟大的创举》,高度评价俄国人民自觉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强调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年他还写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根据苏维埃政权成立两年来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俄国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时期即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特点。



支持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艰苦斗争时期,密切关注和支持欧洲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918年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列宁高度重视这次革命,号召俄国无产阶级尽力援助德国工人。1919年1月德国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卡-李卜克内西和罗-卢森堡惨遭反动当局杀害。列宁在莫斯科工人和红军部队举行的抗议集会上发表讲话,强烈谴责这一暴行。他积极声援奥匈帝国的革命运动,1918年11月3日在庆祝奥匈革命的游行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1918年11月29日他指示红军必须千方百计支持拉脱维亚、爱斯兰、乌克兰和立陶宛的苏维埃政府;1919年3月匈牙利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列宁立即发去贺电,还写了《向匈牙利工人致敬》一文,高度评价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列宁在演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为建立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做了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1919年3月初,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即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列宁宣读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并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1920—1922年,列宁领导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略策略原则,确定了共产国际的行动纲领和基本任务,拟定了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原则。列宁高度重视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纲要,阐述了全世界无产者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西欧无产阶级要同东方各殖民地和一切落后国家的农民运动结成紧密联盟。他还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部重要著作,批评了当时西欧一些新成立的共产党内出现的以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思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策略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部著作对各国共产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策略原则领导本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20年秋,俄国人民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平定反革命武装叛乱的斗争基本结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最根本的任务。列宁为解决这个任务殚精竭虑。在1920年12月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了电气化计划,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他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大力主张发挥科学技术专家的作用,强调国民经济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

伏案工作的列宁

  1921年初,列宁从当时俄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了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改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在《论粮食税》、《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等一系列论著中,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作了系统阐述,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他的这些新构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还十分重视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亲自为苏维埃政权制定了和平外交政策。

  列宁十分重视执政党建设和苏维埃政权建设。他强调:党必须适应自己地位的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学会做经济工作;党要重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党要执行严格的纪律,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统一;党要妥善处理党内矛盾,维护党的团结;党要严格执行入党条件,吸收先进分子入党,保证党的先进性;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党要不断推进党和国家机关的改革,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监督,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营私舞弊行为。

  1922年底,列宁的健康状况恶化,不得不停止工作。列宁在养病期间仍心系党和国家大事,口授了一系列重要书信和文章:《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在这些文献中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以来的实践经验,阐明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不同国家革命道路的多样性,论述了合作社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并对维护党的统一、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国家机关改革、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



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的思想和著作开始在中国传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



  中国共产党为了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历来十分重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党成立后,立即组织力量翻译出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在反动统治者查禁进步书刊的白色恐怖中,党的理论工作者和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克服千难万险,传播真理之火,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事业作出了宝贵贡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成为马列著作编译出版中心。1938年5月,马列学院在延安成立,内设编译部,专门负责马列著作的编译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编译出版了一批重要的马列著作,推动了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公开出版的马列著作已达530余种,列宁的一些最主要的著作都被译成了中文,为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于1953年1月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有系统有计划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部著作,有力地促进了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中央编译局成立后,编译了《列宁全集》第1版共39卷和《列宁全集》第2版共60卷;还编译了《列宁选集》第1版、第2版和第3版,以及各种单行本和专题读本。列宁的这些著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大量发行。列宁的主要著作还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列宁全集》和《列宁选集》的出版,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基础文本,对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增订版

  1978年12月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出版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把编译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列为理论工程的重点项目。2009年底,由中央编译局编译的两部文集正式出版。这两部文集选文精当、译文准确、资料翔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来源:中央编译局

本次转载来源:新大众哲学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