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刘建生:挖柴胡
· 时光流逝,唯有这里记录你的生活点滴 ·
挖 柴 胡
文 | 刘建生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是每个人刻骨铭心的记忆。童年,是每个人充满乐趣的记忆。这种记忆,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不但不会冲淡,反而如同一壶老酒,愈久弥香。呷一口,回味无穷。看着“大美西沟村 骄傲西沟人”的家乡微信群,看着一百多个熟悉的人的名字和照片,倍感亲切,倍感温馨。往往因某个人、某件事、某句话,童年的记忆之门便会肆意打开,儿时的喜怒哀乐便会放电影般浮现在眼前,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
端详着小学毕业照,看着年轻且意气风发的老师,看着一张张稚嫩的笑脸,看着自己天真无邪的眼睛,和玩伴们嬉戏玩耍的镜头便接踵而来。其中有这样的画面:扛一把䦆头,背一只草绿色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小书包,三五个小伙伴相约去挖柴胡,边挖便闹,开心的笑声如同天籁之音,传得很远很远。
我的家乡,在原汉封乡五指岭西沟村(今柳林镇西沟村)。一听名字,沟和岭多。其实不假,家乡的山沟除了郁郁葱葱的洋槐树林提供优质木材,也长满了柴胡、远志、蒲公英、茵陈、地丁草等药材。童年时挖药,有时是学校勤工俭学的任务,有时也是小时候勤劳致富的重要产业项目。
挖柴胡,是学校的必修课。我们这一代学生,恐怕都不难忘记勤工俭学。那时山村学校都比较简陋,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上级允许学生挖药、拾麦。挖药一般挖柴胡,因为数量多、价格高。
学校勤工俭学挖柴胡一般两种形式:集体挖和单独挖。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常常组织集体挖。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如同放出笼子的自由小鸟,欢笑着、嬉闹着,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奔向沟里。老师如同牧羊者,慈爱地监管着这些“小羊娃”散布在山坡上,不停提醒大家保持间距,防止把别人头挖伤。于是,一双双小眼睛争先恐后地在草丛里搜寻目标,生怕大家伙被别人挖走。看,那里有一棵。窄长的叶子对生,挖出来,根是深褐色的,嗅嗅,一股中药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拧掉叶子,把根装进圆鼓鼓的小书包,立即搜寻下一个目标。这时候,大家不再喧闹,而是默不作声工兵排雷般寻找柴胡。毕竟,老师下达了任务。依稀记得一二年级学生太小没任务,三年级半斤,四年级一斤,五年级一斤半,那时没有六年级。老师的话是圣旨,孩子们都把老师的话当做第一要务。时隔多年,爸爸笑着说我小时候老师让拿䦆头,给个铁锨都莫向。呵呵,孩子嘛,都这样。不过,现在的孩子远没有过去孩子那样敬畏老师了。天色渐晚,老师一声令下,我们聚在一起,排着队,唱着歌回校。我们很傻很天真,觉得这比呆在学校上课自由多了,甚至主动问老师:“明天还挖不?”
当然,仅靠一两次集体挖柴胡远远不能完成任务,还需要利用星期天(那时没有双休日)单独挖。留在记忆里的,有两次挖柴胡的情景比较清晰。
一次是去对面山上挖柴胡。星期五下午,我和张春田、刘勤侠、刘彩平约好去远处的对面山上挖,因为近处都让人挖光了。第二天早上,我们几个吃饱喝足带着馍馍出发了。出了村子往南,下嘴嘴坡,过水磴口,趟过小河,向对面山上爬去。当然,沿途碰到的柴胡我们不会轻易放过。对面山其实是三个馒头一样的的大山包。今天,我们选对了地方。平缓的山头因很少有人来柴胡遍布,而且都是长了几年的老苗,有的甚至有小拇指头粗。我们欣喜若狂,争先恐后挖,也不时炫耀自己挖的大家伙。这里不光柴胡多,粗壮的小蒜也不少。我们挖出小蒜,只见绿色四棱状的叶子有二尺长,白色的球茎像乒乓球。我们刚好饿了,啃着馍,就着小蒜,便是一顿午餐。当然,回家时要多挖一些小蒜,让妈妈炒着吃更香。十二点一过,我们便蔫头耷拉,因为精疲力尽,也因为口干舌燥。看看包里挖得鼓鼓囊囊,便打道回府。一路飞奔下山,去寻找冒水泉喝水。到了疙瘩山村民取水的地方,那是一个两米见方的水池子,水清澈甘冽,池子底部,细沙不停翻滚,一股清流四季不停地冒出来,所以叫冒水泉。我们跪伏在水池边,用嘴啜饮着泉水,喝得肚子胀才罢休。疲劳,瞬间消失。
还有一次,三队的同学军田说北山里柴胡多。于是我和军田、四叔刘新喜相约去北山,来回走了二十几里路,在深草树丛里仔细寻找,挖了一书包。回家途中,两个收药的长头发小伙硬要收药。我们怕上当不买,他俩连哄带骗终于收走了。我记得一斤六元,我一书包柴胡才称了二两,换来一元贰角。我至今怀疑他俩秤有假。
后来,我在村子东西两条沟里挖柴胡,有空就挖。挖回来后怕散失水分掉分量,就用湿土埋在水翁跟。后来,背到临近的崔家头镇收购站,卖了十元钱。放在今天,实在不算多。可在那个时候,也是一笔“巨款”。妈妈用这钱给哥哥做了件新上衣,我很有成就感。
往事悠悠,过去的总是美好的。每当回忆起童年挖柴胡的经历,我就充满了甜蜜。因为,看似艰辛的挖柴胡,却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从小学会了勤劳,懂得了珍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17年8月7日清晨于富强花园
【精华推荐】
忆起儿时交粮难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END·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