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晓兰 | 阳光倾城 寻花问柳

刘晓兰 时光捡漏 2021-07-31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文 &主播      刘晓兰

前言: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岸阳光,恰到好处,是美,亦是智;一树白李,不改初心,是美,亦是智;一株垂柳,柔情似水,是美,亦是智。又一个春暖花开、春光无限的三月如期而至了。三月的阳光、春花、翠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想与朋友们分享自己去年草写的一篇随笔《阳光倾城  寻花问柳》。

阳光倾城   寻花问柳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一个阳光的周末,我独自漫步小城近千年的名胜古迹一一一东湖,与美邂逅,和美亲近。

阳光倾城,排闼而来。 

三月的阳光像一道金色的流光倾泻而下,照得人满眼生花。小城像披上了一件缀满金片的霓裳霞衣,璀璨夺目。阳光的味道穿风而来,浸润在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上,像酥饼上的红莓颗粒留在舌齿间的感觉,美滋滋,甜丝丝的。而湖岸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点点金色的光斑。它恰到好处地控制着温度、距离与感情:不热不冷,不远不近,不亲不疏,温热适中。我急然就明白了人们为什么喜欢春天的阳光,因为它既无不过也无不及,恰到好处。夏天的阳光太浓烈,过了;冬天的阳光太冷漠,不足;唯有春天的阳光,刚刚好。它真正达到了“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的完美境界。“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快乐,我们最好是通过在一切事物上的节制有度和文化的教养来获得它。”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忠言穿越时空的隧道,从遥远的古希腊飘来,回响在三月有节制的阳光里。


浸润在无限的春光里,我开始了寻花问柳的漫行。最钟情湖岸上围墙角的一棵红叶白李和湖边的一株新生的垂柳。

那一树盛开的白色李花,像坠落在半空中的一团云朵,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遗世独立,卓尔不凡,将周围别的风景映衬得局促不安; 那一树盛开的白色李花,白嫩的五片宛若复制的花瓣围拢在淡黄色的花蕊旁,玲珑精致,像邻家初长成的五胞胎小妹妹围坐在圆形餐桌旁,清新干净,观之忘俗; 那一树盛开的白色李花,是庄子飘向云端时遗落在人间的丝绒白袍,是无数飘落人间的雪花临时搭建的楼台亭榭;是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婴儿眼中的模样,是刚刚抽穗发芽的爱情的模样。那一树盛开的白色李花,香气清淡悠远,像一曲用古琴弹奏,从辽远的青藏高原飘来的悠扬牧歌,这样美好。


那一树盛开的白色李花,树干黝黑粗糙,交错叠合的密集的年轮暗示着它青春已逝的伤悲。它独自静默地站立在岸上围墙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不显山不露水,不争奇不斗艳;寂寂无华,安详平和,不改初心,兀自绽放,向尘世展现着滤净杂质后的纯洁无暇的美好。那一树冰肌玉肤的白色,是它的初选,也是它的终择。“宁愿枝头抱香死,不教吹落北风中”,是它终生不渝的追求。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古人对垂柳的描绘生动简约。


湖边一株翠绿的垂柳,像一位身着绿色连衣裙,婀娜多姿的初恋美少女,伸出缀满绿首饰的纤长柔软的手指,轻抚着恋人静谧的脸庞。那些经由春风剪裁的崭新的柳叶,如同轻风中飞扬的发丝,轻盈曼妙。微风吹来,那一树柔情似水的垂柳,轻歌曼舞,摇曳生姿,这样美好。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能克刚”,一株垂柳深谙老子朴素的辩证法。它以温柔的姿态对待周围的一切,不凌厉,不威然,不愠怒;它静立湖边,与世界隔湖相望,不执戈,不兵刃,不亮剑,不厮杀,轻柔嫣然,笑对春风,一世温柔。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岸阳光,恰到好处,是美,亦是智;一树白李,不改初心,是美,亦是智;一株垂柳,柔情似水,是美,亦是智。自古而今,大自然从来都是这样用心良苦地为我们析理述道,如同絮絮叨叨不厌其烦的岁月。曾经倔强而自负的我们总是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等到赔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罹受过经年累月的重创与磨蚀,走遍天涯,拣尽寒枝后,我们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向这些“平凡而朴素的真理”俯首称臣。“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大钢琴家霍洛维茨很久之前就替我们道出了心声。大自然朴素的真理常常混迹于粗糙世俗的生活中,被烟熏火燎,被腐蚀风化,最终和我们一样会变得面目全非。我们唯有永不止步地与大自然作最亲密的肌肤之亲,才能拔云见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顾城说“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如果我们能够始终做到“不迷失”,那自然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再相逢”也是一件幸事。“再相逢”的结果就是:在混混沌沌的尘世中,我们将会收获一种升华版的智慧人生。


作家毕淑敏在《人的精神从哪里来》一文中说:“大自然是温和而权威的老师,它羚羊挂角不露声色地把伟大的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理,灌输给我们。”“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是啊,毕老师做了大自然的好学生,她最终收获了智慧人生的精神硕果。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色的落叶堆满了我心里,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南岸的拱桥上,一位少年老成持重地朗读着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句。我也早已不是青春少女了,行走在中年时光的水岸,我能看见清晰的过往,也能看见了然的未来。那颗生命的大树正一枝一叶黯淡下来,如同相册里那些发黄的照片。走过了浪漫的风花雪月,生命如同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之树,疏朗,简约。停止了内心躁动不安的沸腾,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生命的河流安抵平湖静海。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默诵着杨绛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怀揣着大自然赠与的智慧珠宝,我走出了千年胜地东湖,走进了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滚滚红尘。



 作者简介 





刘晓兰,凤翔县西街中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热爱读书、写作,有诗歌、散文、戏剧在《秦都》《一览文学》《水晶诗刊》及《时光捡漏》网络平台发表。


【悦读推荐】


雍城文苑 || 张忑侠&刘晓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剧 本】

【凤翔作家】刘晓兰 || 诗风雅韵:爱女思

刘晓兰 |  未及庭树叶纷时

【诗歌】刘晓兰 | 正面和背面(外一首)

刘晓兰 | 绾一个旧年的发髻

刘晓兰 | 新年杂笔

刘晓兰 | 雪的断想

本期组稿:张忑侠

文字审核: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稿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