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舟平:掌心上下讨人生

时光捡漏 您生活的笔记本 时光捡漏 2021-07-31


您生活的笔记本

点击悦读更多精彩

关注



杨舟平:掌心上下讨生活

周末开车去西安正好赶上车流晚高峰,堵车是很自然的事,当然也是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正在摇车玻璃想透透气、驱烦燥之时,突然一看上去六十开外、胡子拉碴、手端脏兮兮小铝盆的男人满脸愁苦状地向我讨钱,当时没带零钱,就随口说:“我没零钱!”谁知那人居然拿出正面支付宝反面微信支付二维码让我扫码给钱,我哭笑不得,只得用微信扫了5元钱,他连声谢谢后很满足地走了,又到邻车旁继续乞讨。妻子在一旁说:“这也用上扫码了!”用手机扫码支付这种现代化手段行乞,在微信朋友圈见过类似笑话,但第一次见还是今年春去厦门大学学习期间,晚饭后在校门外搭乘公交车时见一行乞者手拿二维码向行人讨钱。这次的经历,算是第二次见,很有一些感慨。

乞丐用二维码支付手段行乞,我们似乎觉得有点新鲜,但仔细一想也可以理解:大家都在与时俱进嘛!这个世界你如拒绝接受新事物,可能会寸步难行甚或淘汰出局。那么,不管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遇到乞丐伸手要钱这一幕,你给还是不给?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曾遇到过的事情,但我们是否思考过?

不知谁说过,世界上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手掌朝下的,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他们不停地辛勤劳作、创造、给予,用诚实的劳动换来生活的安宁和滋润,他们更懂得付出,懂得伸手抓住自己想要的,这当然是社会的主流人群;另一种是掌心向上的,总是伸出手掌,为了在这个充满生物竞争的世界上生存,用渴求的目光和向上的手掌向他人乞讨、索取,不劳而获,这就是人们路过街头懒得一顾的人群——乞丐,他们自然也是社会的末流人群。

乞丐绝对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职业了,比世界上绝大部分职业都要古老。最初的乞丐,应该是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因为以公有制为生存基础的原始社会前、中期,大家共同狩猎,食物集中起来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部落族群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绝对不可能产生乞丐。当食物有了剩余,私有制出现以后,食物所有开始不均,就有了乞丐产生的基础,进而才有了施舍对象。据说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乞丐叫伍子胥,喜欢历史的人大都知道:伍子胥其实是楚国的贵族,因他的父亲被诬陷谋反而遭杀害,当时他外出打猎躲过一劫,但也遭到通缉悬赏。伍子胥得知这一飞来横祸后,又气又急,一夜之间愁白了头,面目全非,无比狼狈,但这正好躲避了当朝追捕。他没吃没喝,又不名一文,只得乞求别人赐予,这就是第一例乞丐的故事,也正因为这个,大多乞丐把伍子胥奉为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当然,也有把朱元璋奉为祖师爷的,因为这位大明开国皇帝同样也做过乞丐。

从乞丐的最初定义来看,就是向别人乞求食物,当然和强盗有本质不同,目的是争取不被饿死,所以乞丐还有另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要饭的”。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乞丐乞讨都是乞求食物,以残羹剩饭为主,乞丐的地位自然十分卑微,人群以流浪孤儿、残障人士、无家可归老人为主,基本是由没有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组成,而且还是在没有亲属养育的情况下,被迫无奈下才沦为乞丐的。当然也有遭受了天灾人祸之后,如财产一夜或一瞬间丧失殆尽,一个地区绝大部分幸存者,集体沦为乞丐,只得逃离家乡,乞求活命,最著名的如电影《1942》里的故事,生动逼真的反映了1942年这个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发生在河南的那场大饥荒,灾民集体行乞,一路向西逃难乞讨,以致改变了相距数百公里外的城市如西安、宝鸡的人口聚落形态,并且影响至今。

古时的乞丐其实想要到足够活命的食物,即使残羹冷汁,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因为那时大多数老百姓生活拮据,哪有多余食物或残羹剩饭施舍乞丐!至于富贵人家,遇上富而不仁者,怕沾上晦气,不是乱棍撵走就是放出恶狗,我们从古籍野史中可略知一二,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明证。到了现在,还有哪个乞丐拦车乞讨是为了果腹?他们一般只要现金,你若给食物甚或剩饭,估计只有挨骂的份了,不信试试!也有个别要物的,乞丐最后都用它来换钱,每天下来的收获可能并不比一个农民工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钱少。

还有更夸张的,频频报道身价百万、千万的职业乞丐,他们身体健全,有业不就,好逸恶劳,装扮成可怜状甚至残疾状,靠伸手要钱为生。前几年甚至出现过乞丐村,满村人外出当乞丐,年底开汽车回家,纷纷盖起了小洋楼。更令人发指的是有些丐帮帮主,控制同类更弱群体,划分讨要范围,自己却不劳而获;有的甚至将散兵游勇的乞讨行径发展成强行讨要或盗窃等恶势力团伙;更有甚者竟将拐卖来的小孩故意打断手脚,造成孩子身体终身残疾,引发人们的同情心,强行要小孩在城市的繁华街区、人流集中地讨要,讨要来的钱全部归帮主所有,而且给每个孩子下达乞讨钱的数量,完不成任务便遭毒打,制造一幕幕惨剧,这当然已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了,是扭曲、变味、变质的乞讨行为。所以就有人说:“现在的乞丐都是骗子,我才不给他钱,上他当呢!”要我说:“也不尽然,大多数乞丐的背后都有一本本血泪故事”!

作为一个生物人,不劳而获几乎是每个人的原始理想;而作为一个社会人,乞丐的不劳而获总是为多数人所不齿,即使他们的身体除能伸出向上的手掌之外,再无别的劳动能力。人们也只能在匆匆而过的街头施舍一点小同情,至于他们的生死悲欢,忙碌的人群和社会实在顾不上。

理想而富足的社会是不应存在乞丐这一职业的,因为社会的价值与伦理取向总是希望人是健全、有劳动能力、有尊严、有生活和工作兴趣的。掌心向下者总认为,其实也是每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你想要的,都得自己去挣。只有手掌朝下,不把命运完全交给别人,不依赖别人,主动出击,才能争取到成功的机会。经济独立,才有选择的权利,你有多大成色,世界就给你多大脸色。靠别人,安全感会随时处于不确定状态。然而,现实社会是真实的、多元的、残酷的,社会总是不可避免地在自己的运行程序中,产生一个个破落者、流浪者、失魂落魄者,好逸恶劳者,-----然后再像秋天随风而动的落叶一样把他们汇聚到街上、人流聚集的地方靠施舍者的同情为生。

由于生活所迫沦为乞丐的丐帮当然是乞丐群体的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的附属物,是生物状态的人群,是生理、心理同常人比较中的劣势者,是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是社会最底层的弱势者,他们淡漠了路人的眼神和偏见,习惯了别人的蔑视和不敬,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与意趣,更谈不上领略“高低远近各不同”的别样风景,没有参与、感受社会生活的艰难和快乐,看似轻松,然而每天要在随时而至的病痛、饥渴、寒暑之中挣扎,担惊受怕,惊魂不定。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能把街头的丐帮彻底地吸收回去或抛弃掉,也没有哪个人天生下来就想当乞丐,乞丐的产生自有其复杂的、心酸的个人和社会原因。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他说:“国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展经济,不是强大军事,而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不被淘汰,此为国之根本。”既然乞丐至今仍不可否认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角角落落,我们就没有理由回避这一不算特殊的社会现象,从立法,从社会保障执法、社会管理等角度最大限度地关爱、怜惜他们,减少他们的存量,让他们在失去无数快乐的同时多一点兴味。毕竟,我们更愿做手掌朝下的那一类人。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凤翔县法院高级法官,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情关风月》。 


精彩悦读


杨舟平 | 望鲁台前思燕伋

杨舟平 | 始皇陵前错杂谈

杨舟平 | 仰望雍山

杨舟平 | 千年古刹净慧寺

杨舟平 | 始皇雍城加冕

杨舟平 | 豪放的苏轼

【凤翔作家】杨舟平 || 带上八旬父亲逛北京

杨舟平:悼红柯先生

杨舟平 | 以文学的名义相聚 ——写给『时光捡漏』首场读书会

杨舟平 | 棣花记

杨舟平|明十三陵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图片来源:网  络     责任编辑:风  行

文字审核丨  濯 尘      公号维护丨  素 笺

后台编辑 |   春风十里  微 微

主编微信:google19820728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