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读课标:这是一部“能”字最多的标准
什么是能?
能是象形字。金文字形像站立的熊形,大口朝下,前后腿脚,带钩的爪,短尾,简单而概括地表现了熊嘴大尾短、四肢粗短的基本特征;战国文字则头、口、脚几处分离;小篆字形由秦简字形演变而来;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头部变成了左上的“厶”,口部成了左下的“冃”,前后腿脚成了右上、右下两个“匕”,写作“能”。
本义指熊,是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头大尾短,四肢粗短,脚掌大。《说文》:“能,熊属,足似鹿。”因读音相近(能,古音泥纽蒸部;熊,古音匣纽蒸部),“能”被假借为能力、才能的“能”。《书·大禹谟》:“汝惟不矜(自大),天下莫与汝争能。”由能力、才能义引申为有能力、有才能、胜任、善长、能够、容许等义。《睡虎地秦墓竹简》:“及物之不能相易者。”后来的“能”多用为借义,于是又用“熊”来表示它的本义,“能”则专用为借义了。“能”的基本读音为néng;读nái时,指一种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读tái、读nài则都用为通假字。
能,挺复杂的,但也挺简单的,大概的意思,学生懂,老师也懂。课程标准用了那么多的“能”,让我多一种了解。把这些“能”变成“真能”,才是“能”。如果不能做到,或把许多“能”丢弃,那就是回到了“熊”的意义上了。
为什么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很有可能在“能”字的理解与全面落实上出了问题。本来很“能”的学生,通过12年的语文学习,回到了“能”的本义上了。
我这样理解,也是提醒自己要把这些“能”处理好。
为什么说这部课程标准“能”字最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如果没有十多年语文教材教法的教学历程,我肯定与所有的一线语文老师一样,不怎么爱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因为这门课程,让我把百年来的有关小学语文的课程纲要、教学大纲、教学纲要、课程标准,都读了,有的读了很多很多遍,越读越觉得我国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这些纲要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这种阅读,也让我对其关注有了不同的点。像“能”字的多少,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一线老师可能会跳过去,不觉得这个字多么的重要。
如果你用“能”字对三个课程进行查找,你肯定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
2001年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共有136个;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共有153个;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共有266个。
比前面两个课程标准多了100多个!这些“能”字在课程标准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1.《前言》中2次提到“关键能力”。
2.《课程性质》中有5个“能”: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3.《课程理念》中有5个“能”: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独特的育人功能、知识与能力、语文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核心素养内涵》中有10个“能”:关键能力、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
5.《总目标》中有10个“能”:实践能力、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创造潜能;能说普通话;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能借助不同媒体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
6.《学段要求》中共有71个“能”。其中5个“能力”,即识字能力、写字能力、应对能力、独立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另外66个都是“能……”,分别在第一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分别是:“识字与写字”共有11个“能……”(4、4、2、1),“阅读与鉴赏”共有20个“能……”(0、5、4、11),“表达与交流”共有30个“能……”(4、8、6、12),“梳理与探究”共有5个“能……”(1、1、0、3)。
7.《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共有8个“能”:识字能力、写字能力、能字构词能力、书写技能、运用汉字的能力、查字词的能力、独立识字能力;建立自己的创意语言资料库,并能学以致用。
8.《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共有3个“能”:能写日记、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
9.《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共有2个“能”:审美能力、创意表达能力。
10.《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有1个“能”:能区分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
11.《整本书阅读》中共有1个“能”:整体认知能力。
12.《跨学科学习》中有8个“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相关知识和技能、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人工智能、学习兴趣和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13.《学业质量描述:第一学段》中有9个“能”:
能正确书写8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 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能简单评价他人的朗读,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14.《学业质量描述:第二学段》中有28个“能”:
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
15.《学业质量描述:第三学段》中有32个“能”(略)。
16.《学业质量描述:第四学段》中有42个“能”(略)。
17.《教学建议》中共有6个“能”: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学习任务群的功能、技能、语文能力、发挥信息技术功能、写字能力.
18.《评价建议》中共有12个“能”:创新能力、学生能力、自身潜能、语言能力、综合学习能力、阶段性评价的调节功能、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命题材料要能够体现问题或任务的对象、目的与要求,能够启发学生调动既有知识和资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筛选分类、比较概括、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19.《教材编写建议》中共有2个“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评价能力。
20.《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共有1个“能”: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
21.《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共有1个“能”: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提高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观摩和反思中增强自己的实践智慧提高教学能力,要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知识和新业态,增强培训内容的时代性。
22.《附录》中的4个“能”。
把这些“能”放在一起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各种能力的名词术语。百年来,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一直缺失给这些术语注释,这就要求我们来填补这个空白,也就是说要对这些术语非常熟悉。而这些能力,很多是针对学生的,还有的是针对命题者的,还有的是针对老师的。另外,每一个能力的培养,其实都是一个课题,都是一个实验,都不是通过简单的行为就可以达成的。这里的实验项目很多很多。
二是作为行为动词来使用的“能”,即“能……”的表述。从这部课程标准来看,这些“能”之行为,一是指向学生,二是指向老师。“能……”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也就是说这些“能……”是结果,不是过程。关于结构目标的行为动词有好多,比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能……”属于“掌握”。另外,千万要与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如“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区别开来。既然是结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就要从这一个个“能……”出发了。这是逆向性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当我把这些“能”挑出来,一个个学生该有的结果我也明白,接下来的系列课堂教学设计就知道怎么做更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