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独秀:犯法的是老子,不是老子的性欲

墨池 景来律师 2021-12-21

来源丨 历史网

 

庄子《逍遥游》所谓“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独秀当之无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蛰居武昌。

 

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撤消了总书记职务。

 

陈独秀被撤职之后,回到上海,隐姓埋名,在熙华德路一座贫民窟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居住下来,结识了小自己29岁的单身邻居、英美烟草公司女工潘兰珍。

 

陈独秀与妻子潘兰珍

 

虎落平阳,分外凄凉。

 

当时的潘兰珍不知道眼前的老先生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独秀,只知道他是个卖字为生的孤苦老人而已。

 

那是陈独秀最为孤寂的时期。

 

正逢大革命失败,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相继壮烈就义,陈独秀又犯下右倾错误,受到了党内批判,同时还遭到国民党的通缉捉拿,无奈地东躲西藏。

 

婚姻生活两度离合,年过半百孑然一身。

 

张宝明和刘云飞在《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代悲情》一书中记载说:

 

“在潘兰珍的悉心照料护理下,陈独秀的生活也逐渐地条理化。在吃上可口应时的热菜、热饭之后,他的身体与精神均有了很大的改观。他换上西服,打上了领带,染上秋霜的头发也梳得油光闪亮。颏下的胡须也刮得精光。”

 

“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父女,在二人心中,他们是师生,但是这种纯朴的师生关系在时间酵母的催化中也渐渐地发生转变。年龄已不足以成二人结合的障碍。”

 

“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潘兰珍终于定下了心,在寒冷的冬季向陈独秀表达了火热的爱慕之情。”

 

经邻居许大姐出面作媒,这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夫少妻终于在1930年正式结婚了,后来还领养了一个女儿,随潘兰珍姓,叫潘凤仙。

 

1932年10月15日晚,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患病在家休养的陈独秀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后送往南京老虎山模范监狱关押。

 

经庭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报纸登出后,潘兰珍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潘兰珍当即辞去了工作,把女儿送往南通娘家,来到南京,在老虎山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靠做点女红零活维持生计,照顾陈独秀的牢狱生活。

 

1937年8月,陈独秀坐了5年监狱提前释放,潘兰珍为丈夫整整送了五年牢饭。

 

陈独秀被捕后,国民党各界纷纷致电中央要求“严惩”、“处极刑”、“明正典刑”、“迅予处决”。

 

同时,共产党也发表消息,指责他为资产阶级走狗、反共先锋。

 

两党都欲把这颗“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傅斯年语)除之而后快,相映成趣,后人评价这也许是三十年代初两党拥有的唯一共识吧。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给蒋介石拍电报,称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而不是扫帚星,更不是囚徒,请求给予释放。

 

蒋却无动于衷,说:“独秀虽已非共党之首领,然乃始作俑者,故不可不明正典刑。

 

被捕后不久,陈独秀与彭述之一起被解送南京,途中,在泥泞道路上陈独秀依然酣然入睡。

 

令彭述之十分羡慕。

 

陈独秀说:“吾已半老,别无所求。汝正青春,大有可为。万望勿作他想。

 

1933 年4月14日,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开审陈独秀,审判进行了三天,旁听席上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

 

章士钊主动为陈独秀辩护,十分卖力。

 

陈独秀却不领情,说:“律师所云惟其本人观点而已。吾人之政治主张,以吾本人之辩护状为准。

 

法庭上一片惊叹:“革命家!”

 

陈独秀慷慨答问,“态度安闲,顾盼自若,有时且隽语哄堂”。

 

其《辩护状》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上海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均选为法学系教材。

 

审判后,55岁的“老青年”陈独秀被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判刑13年;

 

后上诉,减刑为8年。即被押解江苏省第一模范监狱,俗称老虎桥监狱。

 

陈独秀将监狱变成了研究室。

 

他在牢房里摆了两个大书架,上面堆满了经史子集。

 

他甚至与给自己送饭的老婆潘兰珍在狱中公然做爱,且斥骂狱卒:“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欲却没有犯法。”

 

成为千古彪悍之事,也被后人誉为真性情男人。

 

在监狱中,陈独秀写下了《独秀文存》第九版,蔡元培亲自为这个在押犯人写序。

 

令国民党大员们唏嘘不已。

 

《独秀文存》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集之一。

 

陈独秀被关押期间,宋美龄等显要都曾前来探望,只有胡适路过南京而未至。

 

陈独秀怒斥之:“吾知适之是大忙人,此际正与达官贵人拜会饮酒,宁有暇访我哉。不过一旧朋友而已,失之可也。

 

 

胡适闻言急忙赶来,但两人一见面即争吵不已。

 

吵归吵,观念信仰不同而已。

 

陈独秀托胡适设法把《资本论》译成中文,胡适认真操作,经常写信报告进展情况,叫他放心。

 

而本无深交的蒋梦麟特地前来探望,并携来几部章回小说,被陈独秀视为知音。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日本战机轰炸南京,老虎桥监狱被炸。

 

陈独秀幸卧桌下,没有受伤。

 

金女大中文系主任陈中凡(陈独秀在北大时的学生)商请胡适等联名保释他。

 

南京当局表示,本人写悔过书,立即可办。

 

陈独秀大怒:“我宁愿炸死狱中,实无过可悔。”

 

何等凛然正气!

 

1937年南京沦陷前,陈独秀被提前释放。

 

胡适、张伯苓、周佛海、傅斯年等名流为其接风洗尘。

 

席上,周佛海请陈独秀到国防参议会挂个名,可保后半生衣食无忧,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陈独秀的北大学生、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也禀承蒋介石的旨意,动员陈独秀出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

 

胡适让他去美国写自传的邀请,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均遭陈独秀严词拒绝。

 

同时也拒绝去延安。

 

在武汉时,董必武曾去拜访,并对他说:“鄙人受中央之托,专程而来,欢迎你回党工作。”

 

唯一的要求是他写个书面检讨。

 

生性狂傲的陈独秀说:“回党工作是我所愿,惟书面检讨,碍难从命。”

 

又说:“时至今日,谁有过,谁无过,在未定之数,有什么好写呢!”

 

几经辗转,陈独秀带着潘兰珍到来重庆偏僻的江津县五举乡石墙村隐居,生活清贫凄苦、穷困潦倒。

 

期间叶青送的200元、朱家骅赠送的5000元、蒋介石等从银行汇的钱他都一一拒绝,说“无功不受禄。”

 

战国初魏国丞相向魏文候说识人五法:

 

1、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

 

2、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

 

3、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

 

4、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

 

5、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是否不取不义之财。

 

送钱者是出于对陈独秀的敬仰,而陈独秀的拒收给人留下的是更多敬仰!

 

此等性格和人品,历史上有几人能做到?

 

晚年的陈独秀以大量的精力撰述了文字训蒙的专著《小学识字教本》,但稿件送审时,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书名不妥,要陈独秀改书名。

 

陈独秀坚决不同意,并说“一字不能动”,把预支的8000稿费也退回去了。

 

直至陈独秀因病谢世,《小学识字教本》仍未出版,成了他晚年未了的一大憾事。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贫病交加,在四川江津去世,消息绝少见于报端。

 

有报纸评论道:“如此一代人杰之死,此时此地,实有不胜寂寞之感。

 

陈独秀弥留前给潘兰珍留下的惟有一句遗言:“兰珍吾妻,望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

 

话说当年,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宴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包括梦露在内的演艺界名流。

 

当时,正在自己的农庄里锄草的意识流小说大师福克纳,给总统回信说:“为了吃顿饭去白宫实在太远了。我年迈体衰,不能长途跋涉去和陌生人一起吃饭。”

 

名士总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堪称打不死、炖不烂的铜豌豆。

 

历史奈我何?



更多精彩内容

1、美女博士踩着4个男人上位引发巨大争议,她是第二个邓文迪?


2、婚前房产,婚后加名,离婚时房产未必有你一半


3、中纪委监委关注安阳牛人王新刚,王妻李小迎原来是房地产开发商!殷都区检察院有"YuWei"。


4、突变!最高法: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公司公章的担保合同无效


5、良知法官写的有罪判决书,却让明白的人看到了无罪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喜欢就“点赞”+“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