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程缺血预适应技术在支架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2017-04-01 刘恋 神经介入在线
点击「神经介入在线」可快速关注

作者 | 刘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参考文献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Prior to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A Proof-of-Concep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irculation 2017; CIRCULATIONAHA.116.024807


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急慢性脑缺血患者再发卒中。但是,对于进行支架治疗的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RIPC技术是否可以预防缺血性损伤仍然不明确。为此,北京宣武医院的吉训明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来证明RIPC理念对于预防颈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并发症是否有效。


先来介绍一下RIPC技术吧。其实说它是技术好像有点虚张声势似的。其核心就是用一个类似血压计似的仪器,跟测血压一样,将袖带绑在双侧胳膊的上臂,气囊加压到200mmHg,维持五分钟,然后放气休息五分钟,这算是一个循环,如是重复五个循环。上午下午各来一次。这个机器获得了中国的国家专利(专利号CN200820123637.X)(这么看,获得专利还真不是太难~😁)。这个仪器可以控制加压的压力,同时可以实时记录患者血压和心率。


该试验纳入共189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 

1. RIPC+标准药物组

2. 假装RIPC (虽然也假装做RIPC,但压力才60mmHg)+标准药物组

3. 单纯标准药物组

三个组纳入患者数目都是63例。


前2组的患者都在颈动脉支架术前2周进行RIPC,并在术后6个月都进行RIPC。所有3组的患者都在术前72小时和术后48小时进行核磁共振,以发现新发梗死。


该试验结果发现,经历颈动脉支架后,第一组患者核磁共振上出现新发梗死概率为15.87%,而第二组就是假装的那组发生新发梗死概率为36.51%,而第三组为41.27%。第一组分别和第二组及第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RIPC组的新发梗死灶比其他俩组降低了至少2倍。不仅如此,出现新发梗死的体积也是RIPC组小。不过,虽然三组患者影像学出现新发梗死灶比较多,但是出现临床症状很少。第一组有1个TIA,第2组有1个TIA和2个卒中,第三组有2个卒中。三组相比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该试验最后得出结论,认为RIPC技术可以减少由于颈动脉支架术造成的继发脑损害。不过,这项技术的具体机制作者们还不太明白。


心得

在研究生和住院医期间,我干过一段时间外科,后来干了很长一段时间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后来又转战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外科和神经外科介入的培养,让我对手术操作本身充满崇拜,而且,对技术的熟练掌握和成就感让肤浅的我难免骄傲,而忽视医学理念的培养。相信这种骄傲的感觉可能会伴随许多外科大夫到退休。


随着从医的时间延长,我逐渐发现,即使操作技术达到登峰造极,也不如理念轻微的更新。腹部手术从开腹到腹腔镜的更新,颅内动脉瘤从外科到介入治疗的更新,脑卒中2级预防从华法林到拜阿司匹林再到双联抗血小板的更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从静脉溶栓到动脉溶栓再到机械取栓的更新,这些都是医学理念的更新。


至于本文的RIPC,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此之简单,但是其理念是如此新颖且行之有效。也许,医学的极致就是让治疗手段变得简单。如果老百姓自己就能防病治病最好。神经外科手术做的再好,也不如介入治疗动脉瘤带来的副损伤小;开腹技术再高,大概也不如腹腔镜更有前景。这篇文章似乎也可以改变我们对医疗行为的认识。如果某个动作,某种食物能够防病治病,那么这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相关阅读

此路不通,绝处逢生

CINS 2016 病例展 | 脑梗死支架取栓病例分享

颈动脉狭窄+基底动脉闭塞1例

进展性脑卒中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支架治疗1例

天坛周记 | 病变远端成角迂曲的右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治疗一例

征战 | Trevo急诊取栓病例大赛,等你来!

神经介入学习有感:向往已久,不虚此行

邀 |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

喵主编寄语 | 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病变(IA-CTO):通还是不通?


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分享经典病例。

投稿邮箱:sjjrzx@hh-medic.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