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类学精神的,可能是公司老总
(图片来自网络)
每次上课,都碰到自己和学生的舒适区,让人清醒,诱发焦灼。
人类学的知识谱系分散而割裂,在所有学科之间。功能结构与社会学息息相关,诠释学离不开哲学与心理学,政治经济学派源于政治和经济,结构主义以语言为模板 ...学生曾天真以为读人类学可走向文理交织,入校发现老师多侧重社会文化。偶有分享网站设计,有人挺直腰板、准备倾听,谁想只是吐槽。
沉浸一两年,正要向人文低(递)头,执拗却慢慢回来,要学一门科学,不再错过。风华正茂,不该早早把自己定死,在人文世界中看到神经科学、人工智能 ... 兼具理性逻辑和人性关辉,才通向动人的创造。诗歌公选课上,老师激情澎湃,学生全神贯注;量子物理老师照讲稿念,自旋、量子纠缠开启奇异新世界 ...
人类学理解人的整体性,触摸不到学科边界,是优势,也是劣势。确立了内外交织的方法论,没几人做到;站在所有学科中间拧出整体,又欠缺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我经常不自主感慨,“这个学科困住了”。
学生也困住了,无从选择。读《洞穴奇案》,觉得什么都对又不对,无从弃权或折中,可批判,可赞扬,就是没有自己。
我比学生焦躁。从事人类学一二十年,不明白伟大的人类学创造什么。成了人类学家,思考、言行、精神慢慢脱离理想和粉饰,斑驳而真实,却诡异地离世界和人类更远。佛家说,获得知识,失去了世界 ...
焦躁了一段时间,无意间接触了学术之外的世界,看了看市场运作,突然明白最具人类学精神的,可能是有才的公司老总和投资大师,如查理·芒格。每方面都懂,都不精通,站在中间和前面,整合、引导所有资源、才智、知识、条件达成目标,进入整体。关键是目标、行动力和领导力。
在任何领域开创都不是人类学的专长,而整体只在实践中达成。人类学本质是实践,不是研究。在社会中实践,投入而整合一切、导向未来,抽离而跳脱、不被控制,才是人类学的方法论:投入而抽离。
我也明白,焦灼源于没有行动,只有观察、体验、阅读、思考、书写...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