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和后现代人类学,森林和树木
(大理糖葫芦)
世界没有本质,我们经验到的只是时间流的片段。体系不是真实,是认知方式及其结果,真实是无穷无尽的个体差异及互动的流变。
后现代只看现象层面的真实,科学寻求实质层面的真实。经验是碎片,彼此未必直接相关。比如,在这个教室的这个时刻,我给你讲后现代拒绝整体,一位同学问身边同学中午去哪吃饭,第三位同学在给上海的同学微信说特朗普给金三的信到处有语法错误 ...逸夫楼旁边运动场上正发生一场小爆炸,北京房价今天增加了三万每平米,加州某科技公司资产瞬间被蒸发...太平洋底小火山喷发,非洲大陆某爬行类的最后一只离开了世界,亚马逊一种鸟正大量繁殖 ...这些事件之间有没有联系?
后现代坚信没有联系。放眼全局,任意一刻的不同事件彼此独立。科学聚焦一点,辨识并建立事物之间的关联,特别的,因果关联将事件纳入时间序列,同时性关联将之纳入空间序列。比如,聚焦在我跟你说后现代拒绝整体这句话引发的一系列过程:我们是师生,被专业和制度关联,所以你认为我应该不是在胡扯;把这句话联系到跟你有社会关系的人和事上,你们各自处在不同社会结构中,有相似相异的知识脉络 ...我的一句话产生了一个逻辑链条,把世界表达成为一个形象。后现代拒绝表征(representation),放弃一个视角下一个关注点引出的逻辑链条,因为链条周边还有无数事件纠缠。经验全面铺开,由无数点构成混沌体。
以视觉呈现为例,从光斑色素到形象的过程是逻辑筛选的过程,虽然你未必意识到:你的想象、认为自己是什么人、目标是什么、生命经历等无形中框定了选什么、不选什么。把世界分门别类,一点点看,就会理出一个体系。后现代拒绝立场、拒绝视角,因为观察中蕴含着观察者。不能在对自己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告诉大家:我看到的就是真实客观的世界 —— 那只是你的经验允许看到的世界。
现代和后现代,一个是森林,一个只有树,你的选择决定了下田野后看的东西。选择森林,你会努力抓社会的结构和运转机制、资源分配的方式、人的价值体系。选择树木,你更多关注人在生活中绚烂多彩的感觉、稍纵即逝的互动、不可言说的意味。这选择经常无知无觉。大家选什么?
曾玥:我感觉会选择整体。感觉之前接触后现代不多,比较喜欢政治经济的视角,会不自觉偏向体系。
文义:你说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相悖。内容是选择体系,说话方式表明选择树木,“不自觉”、“我感觉”、“我觉得”全是后现代的话。
曾玥:我虽然会出现瞬间的感觉,但这瞬间就是我对世界整体或体系的认知。
文义:什么意思?
曾玥:就是我应该是从整体的观点来理解世界,但这也只是我的选择。体系是我认知世界的方式,但最根本的还是我选择了这个方式。
文义:所以你认为最根本的是选择本身,而不是树木或森林这两个选项。
曾玥:对,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文义:大家觉得呢?后现代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对现代人类学,概念是对世界的表述,指向事物或观念。后现代则认为概念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从碎片归纳出条理的方式。当代人类学整合现代和后现代,同时选择森林和树木,内外交织。概念既指向世界的本质,也是思考的方式,既指向事,也指向你。
曾玥:那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树木跟森林有过程关系。首先一棵树长出来,1,2,3,4,5棵,多了就成森林。开始有一个“我觉得”,有很多“我觉得”后,你就会对“我觉得”产生新的认知,有一个知识体系。
文义:这是科学的思考方式,把观察对象放到时间流里,认为森林和树木的关系是生成的。
曾玥:所以我觉得用体系的方式去认知没什么问题。
文义:现代和后现代的差异就在选择。后现代选择树木,看到的就只是一棵一棵的树,就算看到森林,也完全还原为具体树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现代否认涂尔干说的社会性:社会由个体组成,又有超越个体的存在 —— 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的整体属性,不能由个体的任何属性推断而来。后现代追问社会性在哪?在人脑中,是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结果,你经验到的只是一个个的主体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性不是经验事实,是认知事实。当代人类学的选择是,你既是树木又是森林,内外交织,认知方式塑造了生活世界,而认知来源于你与更大社会体系的互动,循环不休。
当然,操作中很难做到内外交织。理智上,我们选择内外交织,操作时会不自觉偏向其中一方,产生各种处理方式,比如在树木和森林之间建立时间上的生成关系,空间上的构成关系,或其他你能想象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交织、既是自己也是对方。
有兴趣的可了解一下美拉尼西亚社会研究。人类学家倾向于认为,美拉尼西亚社会不存在涂尔干所说的社会性。1988年 Marilyn Strathern 发表Gender of the gift,汇集美拉尼西亚多个社会的民族志材料,探讨人就是社会,社会就是人,一刹那即永恒,一沙一世界。而在我们的世界中,社会和人不同,我只是我。
拒绝整体是后现代的第一个出发点。后现代单纯拒绝体系,提出了问题,却没产生任何建设性成果。有喜欢后现代的这个挑战吗?有没有感觉说出了你的心声?
学生:跟写诗很像,找一个词,无限追求诗眼带来的感官感受。
文义:后现代不要科学,要艺术:瞬间、细节包含一切。用诗做例子,现代人类学寻找其中的格律、意象,不断揣摩,条分缕析。后现代则是不断感觉、做梦,突然那个词出现,所有感觉就都来了。
当代人类学既要有机制又要瞬间,两者同时存在。认知方式造就事实,本身也是社会事实。人的认知及其结果为什么不也是世界的本质之一?当然,不同学科有不同选择。社会学不接受这选择,哲学也不怎么接受。人类学家和哲学家从70年代一直打架到现在。哲学系老师前几天和我讨论,说人类学“内外交织”的方法论,花团锦簇,但也山穷水尽,真正做到的没几个,理性选择和感性体验很难同时出现。
后现代以来的人类学,要求感受自己是怎样思考、做事和体验的,并结合逻辑分析。当代人类学眼中的人,除规则、体系之外,还要感受“我已经曾为这样”的的状态。什么叫“感受”?思考是1,2,3,4全部列出来,一条条分析为什么这样。感受是当你想到这事,是平静还是冷漠,有没有厌恶、喜悦,或一瞬间灵魂一体的感觉 ...“感受”是身体的、情绪的、感觉的。不能把情感和感觉过于放在逻辑话语下分析。
这也是人类学学科分化之处:接受森林,人类学做科学;接受艺术,人类学做人文艺术;接受森林和树木,世界在想象和客观之间,在理念和事实之间,人类学在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
在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的人类学深入所有立场,又超脱出来。2017年暑假在大理实习,碰到洱海污水治理事件,里面涉及多个立场。政府为了未来大理人,必须治理污水,牺牲当下大理人的利益。洱海边村民是现在的立场:休克式治理让他们受到了全方位牵连,甚至是毁灭性伤害。还有游客和客栈老板的立场。人类学家什么立场?首先,看到所有这些立场:第二,面对任何一个立场的人群,从他们的感受和理解来思考和观察。我们住在村里,跟当地人一起喝没处理干净的洱海水,经历洱海治理带来的大大小小的痛苦,不自觉就站在了村民立场。我带学生去访谈州政府环保局局长,学生就站在村民角度去质疑环保局长。当时我想,如果局长不是我小学到高中的同学,我们肯定被扫地出门了吧。第三步,人类学家不属于任何一个立场,必须跳出来。你既是上帝,你又是其中每一个人。文艺一点说,“张开神眼看众生,发现自己就是众生之一”。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