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黄英哲《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

2017-05-21 黄英哲 论文衡史

《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黄英哲著,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年


     述评     


光复初期是台湾文化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台湾既面临“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双重文化任务,同时台湾本土研究也将摆脱日本殖民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台湾旅日学者黄英哲教授长期致力于台湾光复初期文史研究。在《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湾麦田出版,2007)一书中,作者以许寿裳和他所主导的台湾省编译馆为中心,考察了许寿裳以鲁迅为精神资源,试图在台湾掀起一个新的五四运动,以实现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在新著《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中,黄英哲教授将研究的视阈扩大至两岸文化人的移动,对与台湾文学密切相关的张深切、杨基振、陶晶孙、许寿裳、施叔青等代表性人物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同时进一步对鲁迅的作品在光复初期的刊载情况进行了考掘。该书突出了原始资料在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其中,黄英哲教授直接参与了《张深切全集》、《许寿裳全集》、《杨基振日记》的整理与编纂工作,因而在其研究中丰富的史料信手拈来,从容不迫。


该书第一章深入分析了台湾文人张深切的民族意识与文艺思想。虽然在1920年代参与了诸多中国左翼文化活动,但是张深切与当时中国大陆的左派知识分子不同,其国族身份认同相当复杂。而在政治运动受挫时,张深切转而投身文艺,以文艺为政治服务。这种实用主义的文艺观贯彻于张深切文艺活动的始终,并与其民族意识密不可分。正如黄英哲所说,“张深切之文学活动始终没有超出作为政治活动替代品之范畴。”


将涉足文艺并不十分深入的杨基振作为研究对象,黄英哲意在透过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知识分子把握从战前到战后台湾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脉动。通过对1944年10月1日到1950年底之间杨基振日记的细致解读,黄英哲指出了杨基振身上的多重人格特性。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杨基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前后矛盾。然而,正是“这种多重人格表现与个人观,打破了过去一直以来惯以单一身份认同的绝对属性,来为人物划分政治取向的单面向思考模式。” 这一观点无疑对长期以来占据人物政治评价体系的“非此即彼”式的二分法提出了挑战。显然,基于日记这一特殊原始文献的历史性考掘,其学术意义远大于囿于僵硬理论架构的知识生产。


书中对鲁迅的《藤野先生》于战后初期在台湾日侨杂志《新声》上的刊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以解读其文化符码,探索战后滞台日本知识分子群体如何认识或反思其战前的中国观。作者指出,《新声》杂志刊登经过删节的《藤野先生》完全符合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在当时对滞台日侨的基本政策,该刊物意在把《藤野先生》作为“友好的象征”,以期宣传中日友好。以《藤野先生》为研究对象,该书所呈现的历史化的个案研究,是作者长期从事鲁迅本土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同时,这也表明,文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历史化是密不可分的,本土化最终需要通过历史化来实现。鲁迅在台湾文学、文化脉络中的意义必须通过不断开展的个案研究才能得以揭示。


在《漂泊与越境》中,作者还提出了许寿裳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即许寿裳与战后台湾研究的展开。仍是以台湾省编译馆为中心,许寿裳为战后台湾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但这一点往往为人所忽略。在理性客观评价日本学者所取得的台湾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许寿裳领导编译馆编列工作计划、整理日人著作、编写教材,并准备出版《台湾学报》,为日后台湾研究乃至“台湾学”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漂泊与越境》一书在学科层面既涵盖了文学领域,更着力于历史研究;在空间层面则涉及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和日本四地,视野开阔,史料详实。正如王德威在为该书所作《序:漂泊中展开人生,越境中发现认同》中所指出的,“当代台湾又面临新的一轮历史挑战,在各种壁垒分明的意识形态纠结中,《漂泊与越境》这样著作的出现可谓此其时也。

 

(翟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简介   


黄英哲,籍贯台湾嘉义,1956年出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日本追手门学院大学硕士,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暨大学院中国研究科教授、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台湾文化史、台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著作专著有《台湾文化再构筑1945-1947的光和影:鲁迅思想受容的走向》(日文,东京:创土社,1999)、《“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麦田出版,2007初版、2011再版)。合著有《台湾的“大东亚战争”——文学·传媒·文化》(日文,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记忆台湾:与帝国的相克》(日文,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文本跨界:东亚文化文学研究新尝试》(日文,东京:研文出版,2008)等。主编有《许寿裳台湾时代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许寿裳遗稿》(共四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等。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目录     

序:漂泊中展開人生,越境中發現認同/王德威

 

序章

 

故鄉與他鄉

第一章  張深切的政治與文學:自傳作品所呈現的人生軌跡

一、張深切在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中之定位

二、關於民族意識之覺醒

三、「臺灣自治協會」時期

四、「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時期

五、戲劇活動與政治運動

六、「臺灣文藝聯盟」時代

七、《中國文藝》時代

八、返臺與歸隱

九、結語

 

第二章  楊基振及其時代:從日記看一位臺灣知識分子從戰前到戰後的心理轉變

一、楊基振與他的時代

(一)學生時期

(二)滿鐵時期

(三)華北時期

(四)歸臺後

二、日記的歷史書寫

(一)戰時華北地區臺灣人的交往圖譜與生活景象

(二)戰爭時局的認知情形與戰後經濟的動蕩

(三)日本敗戰後華北國軍、八路軍與日本軍的角力關係

(四)戰後旅居大陸臺灣人的財產問題與歸臺經過

(五)「光復」後的臺灣諸般世態:二二八事件前後

三、結語:戰前到戰後——一位臺灣知識分子的心理構造轉變

 

文本越境‧意義再製

第三章  〈藤野先生〉到臺灣:戰後初期「中日友好」的符碼

一、前言

二、魯迅的臺灣傳播

三、關於日文雜誌《新聲》月刊

四、「友好的象徵」:節譯版的〈藤野先生〉

五、結語

 

第四章  跨界者的跨界與虛構:陶晶孫小說〈淡水河心中〉顯現的戰後臺灣社會像

一、前言

二、從一件殉情事件談起

三、臺灣時代的陶晶孫(1946-1950)

四、致命的吸引力:當臺灣女子邂逅大陸男子

五、戰後臺灣社會像書寫:〈淡水河心中〉

六、結語

附錄、陶晶孫〈淡水河心中〉(〈淡水河殉情〉)

 

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

第五章  國民性改造的構想:許壽裳與臺灣,1946-1948

一、前言

二、許壽裳的赴臺

三、許壽裳與臺灣省編譯館

四、許壽裳與臺灣文化協進會

五、許壽裳與臺灣的魯迅傳播

六、結語:許壽裳與臺灣大學

 

第六章  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許壽裳與戰後臺灣研究的展開

一、前言

二、許壽裳與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之設立

三、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的工作內容與成果

四、臺灣省編譯館撤廢後臺灣研究組人員的去向

五、結語

 

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

第七章  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施叔青《香港三部曲》

一、前言

二、異鄉客的香港史:城市地圖的銘刻

三、「日不落國」的殖民幻影:施叔青的後殖民寫作策略

四、文學史的位置:臺灣?香港?

五、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感谢黄英哲教授授权)


回顾往期「每周书讯」:

△ 第一期:夏晓虹《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 第二期:解志熙《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

△ 第三期:洪子诚《材料与注释》

△ 第四期:凌宇《凌宇文集》

△ 第五期:郑毓瑜《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 第六期:杨联芬《浪漫的中国》

△ 第七期:库尔提乌斯《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 第八期:伯纳德·科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 第九期:陈言《忽值山河改》

△ 第十期:冷霜《分叉的想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