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民俗故事(一):《诗经》中的鱼文化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本文转自“央广新闻”公众号
《诗经》民俗故事(一):
《诗经》中的鱼文化
中国人特别喜欢鱼,中国的鱼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爱鱼从七千多年前就开始了。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7000多年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中华大地上,人鱼关系的最早记录。盆内人面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
在《诗经》时代,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我国已进入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鱼类在人们的菜肴中已成为常见而重要的美食。同时,捕鱼、养鱼的方法也都有了长足的改进。《大雅·灵台》中有这样的诗句: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灵沼,是周文王的养鱼池。这句诗的意思是,周文王到灵沼养鱼池去游玩,满池的鱼儿欢游又跳跃。这说明周文王的养鱼池中鱼的品种繁多,养鱼的规模非常宏大。周代朝廷中设有“渔人”这一官职,这个“渔人”不是打鱼的,而是负责向周王进献饮食中所需要的各种鲜鱼及干鱼的官员。从渔人这一职务可以看出,鱼在周人饮食中是不可缺少的食品。
滋味鲜美的鱼在宴席上,是人们乐于称道的佳肴。吃鱼在周代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水平的象征、社会地位的标志,《诗经·陈风·衡门》就记录了这一点: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诗中说:难道我们吃鱼,非得吃黄河里的鲂鱼和鲤鱼?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得要娶齐国的姜姓女孩和宋国的子姓姑娘?姜姓的齐国女孩和子姓的宋国姑娘是春秋时的著名美女,长相非常漂亮,举止大方得体,男人们都特别喜欢。把鲂鱼和鲤鱼这两种鱼的美味与娶妻要娶“齐姜”、“宋子”相提并论,可见吃黄河里的鲤鱼和鲂鱼,是当时的时尚生活。
《诗经》中的鱼不只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鱼,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鱼,是一种优雅生活方式的代言。
本期嘉宾:刘冬颖教授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古诗词吟唱的传播与推广,出版《诗经八堂课》等22部著作;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
往期链接: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爱情故事(三):《诗经》中的情人节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草木情缘(一):蒹葭是最具象征意味的草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草木情缘(二):《采葛》表白“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草木情缘(三):水果代言《诗经》时代的爱情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草木情缘(四):《诗经》时代最佳约会地点是桑林
冬颖老师讲《诗经》|《诗经》草木情缘(五):美丽的舜华是我心中最好的她
冬颖老师讲《诗经》| 唱出《诗经》之美(一):《诗经》的音乐性
冬颖老师讲《诗经》| 唱出《诗经》之美(二):唱《诗经·丰年》,祝华夏丰收
冬颖老师讲《诗经》| 唱出《诗经》之美(三):唱《南有嘉鱼》,品《诗经》礼乐
冬颖老师讲《诗经》| 唱出《诗经》之美(四):《子衿》咏唱女人心事
冬颖老师讲《诗经》| 唱出《诗经》之美(五):《蜉蝣》唱出对时光的慨叹
冬颖老师讲《诗经》|唱出《诗经》之美(六):《静女》吟唱了最好的爱情
图文来源于央广新闻,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