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10 仁者不杀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第十讲
仁者不杀
图图话话
仁者安仁 书法:韩必省
仁者不杀,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仁者,不杀之禁也。"意思是:“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万物而不杀生。”
孔子有曰
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普通话意思为:季康子问孔子治理说:“如果杀掉无道,因为到有道,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为政,他用了?你想好百姓就好了。君子的品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的风,一定要停止。”
2、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
4、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些什么?”孔子说:“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今日故事
陈伯钧 资料图
何人为报毛泽东不杀之恩
立赫赫战功终成开国上将
1928年,陈伯钧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一支手枪。这支手枪的表面锈迹斑斑,枪栓都拉不动了。教导队长吕赤见状开玩笑地说:“什么破枪,‘半斤铁’,扔了算了!”喜爱枪的陈伯钧舍不得扔掉,他把手枪拆开,用煤油反复擦拭,终于将锈迹擦掉,让手枪恢复如新。时隔不久的一天,吕赤外出回来一进院中,陈伯钧便笑着迎上去拿着枪得意地对他说:“我这枪可不是‘半斤铁’了。”接着,他拉动枪栓想向吕赤展示修复成果。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拉动枪栓的瞬间,枪膛中居然发射出一粒尚未退净的子弹。只听“砰”的一声,吕赤应声倒地。陈伯钧顿时呆住。待缓过神来的陈伯钧跪倒在吕赤身旁时,一切已无可挽回。
吕赤是陈伯钧的四川老乡,也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和陈伯钧一起上井冈山参加革命,在战斗中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陈伯钧误杀好友后,内心十分悔恨。事情很快被上报到上级部门,部队首长们非常震惊。为了稳定局面,上级指示保卫部门先将陈伯钧关押起来等待处理。
毛泽东详细地听取了有关人员的调查汇报,将来龙去脉弄清楚后深思良久,并未急于下结论。他找到士兵委员会主任张令彬说:“你们吕队长被陈伯钧误杀了,你看不杀陈伯钧好不好?”张令彬回答说:“很多人都要求杀。”毛泽东又说:“如今已死了一个黄埔生,要再杀一个黄埔生,就失去了两个军事指挥员。陈伯钧不是故意伤人,我看还是不杀为好。你回去做做工作,开个士兵委员会,讲清不杀的道理。”张令彬立即回到教导队向学员们转述了毛泽东的话。
接着,毛泽东又亲自通知部队集合,在战士们面前说:“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他是跟吕队长开玩笑,枪走火误杀了人。他们一个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个是黄埔武汉分校出来的,表现都不错,军事上也有一套。这样的人我们很缺呀!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否则另一个人还不好追悼呢!你们看怎么样,我讲得对不对?”毛泽东的话浅显易懂,又入情入理,大家听后觉得情有可原。
这时,有人问毛泽东:“难道陈伯钧杀了人就不了了之吗?”毛泽东说:“当然不能不了了之。我们不让他偿命,但是要惩罚他的。吕赤同志未能完成的工作要由陈伯钧一个人加倍完成。另外再罚他一百板子,大家同意不同意?”随后,毛泽东让警卫员找来板子在众目睽睽下打陈的板子。
据陈回忆,毛泽东是通过这种丢面子的方式来惩戒自己来平复战士们的情绪。他当时不喊不叫心甘情愿接受处罚。此后,陈被调离教导队,降职到一团一连任副连长。而后的几十年间,陈以英勇作战、流血牺牲的行为回报毛泽东的不杀之恩,回报战友们对他的谅解和信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革命斗争的洪流中,最终凭着赫赫战功成长为一名我军高级将领、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4 人文关怀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5 仁者不忧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6 仁者爱人(一)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7 仁者爱人(二)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8 仁者能恕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9 仁者有信
图文来源于大公国学,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