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鼐与伦福儒

龙天一 奥玛阿印 2023-06-25



本号说明及目录


“夏鼐先生的故事”目录



夏鼐与伦福儒

         


1973年,伦福儒出版Before Civilization. The Radiocarbon Revolution and Prehistoric Europe一书。这本书直译过来的名字是《文明之前:碳素革命和史前欧洲》(以下简称“《文明之前》”),伦福儒在柴尔德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碳十四数据,进一步讨论欧洲史前文化。


         

若干年后,在访谈录中,伦福儒表示自己受柴尔德影响深远(可见《科林·伦福儒(ColinRenfrew)教授访谈录》一文)。与伦福儒一样,夏鼐也受柴尔德重要影响(可见《夏鼐师承记》一文)。1977年5月的一天,夏鼐打开伦福儒刚出版没几年的《文明之前》,开始阅读,这本286页的英文著作,夏鼐用了三个半天,到6月29日早上读完。


         

也不知道夏鼐是有意还是无意,三年后的同一天,1880年6月29日,他开始阅读《文明之前》的新版,表示“从前曾读过,此次添入新的导言。”两个多月后,夏鼐就见到了伦福儒。9月2日,伦福儒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访问。按理说,夏鼐在英国读博时,伦福儒才刚刚出世(1937年),是晚辈。不过,夏鼐还是亲自到所里接见,“卢兆荫、乌恩二同志作陪”。二十天后,22日早上,夏鼐又阅读了伦福儒的Social Archaeology(《社会考古学》)。


         

过了半年多,1981年5月23日,皮特·里弗斯的后人Kenelm Digby前来访问夏鼐,他是受朋友伦福儒之托来的。不知所为何事,但Digby的公司“作纸张及出版生意”,文物出版社的人也在,也许是谈翻译出版《考古学一百五十年》的事。刚好是这一年,伦福儒接任《考古学一百五十年》的作者、夏鼐的朋友丹尼尔为剑桥大学“迪斯尼讲席教授”(可见《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第十五章:女王与考古》一文)。


         

伦福儒的《文明之前》延续了柴尔德《欧洲文明的曙光》不断再版的传统(这一传统也影响了张光直的《古代中国考古学》),1983年11月18日,夏鼐再一次阅读《文明之前》。第二天,夏鼐因病住院,刚好在医院里把这本书翻完,书籍已经增加到了603页。


         

1985年,夏鼐要到英国参加会议(关于这次出访,可见《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第二章:年少的留学生》和《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第九章:夏鼐的旅途》),去之前,与英国几位考古学家写信,讨论“赴英开会事。”其中,给伦福儒写了三封(2月16日、16日和3月13日),其中,2月16日的信是“安排在英活动”,3月13日的信不知道内容,但应该是告知时间。3月27日,夏鼐到达英国,第二天一早,伦福儒接夏鼐到剑桥大学考古系,当时伦福儒是系主任,夏鼐表示“接我到他的人类考古学系去”。夏鼐做了关于中国最近考古新发现的报告,老朋友李约瑟也来听了(关于夏鼐和李约瑟的友谊,可见《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第十章:科学家与考古》一文)。


         

到了晚上,伦福儒带着夏鼐到萨布洛夫家里,刚好在举行茶会,萨布洛夫的老师宾福德也在。随后,伦福儒带着夏鼐和宾福德夫妇到几百步外自己的家中,他们聊得很开心(可见《夏鼐与宾福德》一文),夏鼐还提到伦福儒的夫人是植物学家,“对于农作物的起源,很有兴趣,询及中国农作物起源问题。”聊完天后,伦福儒又送夏鼐返回住处,已经快11点了。几天后的30日,伦福儒在会议上做了《考古学与印欧语——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报告,夏鼐表示该报告“继续Schrade[施拉德],柴尔德及Gimbutas[金布塔斯]的探讨,以为印欧语是同出一源,但比前人所认为在3500BC开始要早得多。”


         

伦福儒在《夏鼐日记》中,一共被提到22次。夏鼐年轻时在伦敦大学留学,与英国诸多考古学家交好,伦福儒由于年纪较少,与夏鼐相交不多,但仍给后者留下较深印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