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机】Angew:经光化学串联反应简洁地构建原伊鲁烷骨架并首次实现了atlanticone C的全合成

二氧化碳 CBG资讯 2022-06-22

      

原伊鲁烷(protoilludane,Figure 1,A)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天然产物骨架,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倍半萜中,如atlanticone C(1)、Δ6-protoilludene(2)和paesslerin A(3)。该骨架中心的环己环被具有四元碳中心C3的环丁烷和在C2和C9位连有偕二甲基取代的环戊烷所围绕。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展了许多合成方法以构建原伊鲁烷的核心结构。其中一种方法是从非环状或单环前体出发,经仿生合成路径构建三环骨架。而其他的方法则是依次合成多个环结构,其中环丁烷的构造尤其需要注意。最近,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horsten Bach教授报道了由邻位光化学环加成引发的串联反应,并在单次操作中合成结构A的核心结构,即双环[4.2.0]辛烷骨架(J. Org. Chem. 2018, 83, 3069-3077)。受此启发,近日该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洁高效合成原伊鲁烷倍半萜的方法,首次实现了atlanticone C(1)的全合成以及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Δ6-protoilludene(2)和paesslerin A(3)的关键中间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DOI: 10.1002/anie.201908619)。


(来源:Angew. Chem. Int. Ed.


众所周知,在烯氧基的邻位连有羰基的芳烃B经光催化的[2+2]环加成可以形成不稳定的产物C,其经过对旋开环形成环辛三烯D。环烯D经连续的不可逆对旋[4π]环化,根据链系的取代方式,生成产物EE'(Scheme 1)。


(来源:Angew. Chem. Int. Ed.


经过对底物和条件的不断摸索,作者发现在γ≥350 nm的可见光照射下,酮6可以顺利进行光化学串联反应,并以60%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吲哚酮7(Scheme 3)。


(来源:Angew. Chem. Int. Ed.


7转化为atlanticone C(1)需要调节几个碳原子的氧化态并在C2位引入立体中心。首先,环丁烯7经还原氢化形成环丁烷8,接着N-甲苯磺酰肼与8中的酮缩合形成腙9,其随后经还原得到产物11。在此过程中,中间体10中的氢从正确的非对映异构面迁移,并且在烯11中构建了所需的C9/C10位双键。作者用Schlosser-Lochmann碱BuLi/KOtBu处理烯11,然后用BF(OMe)2·OEt2淬灭,再氧化后处理得到产物13。该脱保护过程可能通过硼酸酯12进行,其经氧化水解后裂解成二醇13和甲酸。二醇13经Swern氧化成醛,然后在MsCl、水和DMAP作用下脱水生成醛14。接着14经还原、乙酰基保护得到酯16。酯16中C8亚甲基被吡啶和CrO3氧化后得到17,然后经皂化反应形成所需的醇1


(来源:Angew. Chem. Int. Ed.


为说明该光化学串联反应在原伊鲁烷倍半萜合成中的实用性,作者另外制备了化合物1819,其分别为paesslerin A(3)和Δ6-protoilludene(2)的前体。作者以二醇13作为起始原料,经非对映选择性氢化得到产物18,并在C9上构建了手性中心。醇18经Dess–Martin氧化生成酮19,收率为60%。


(来源:Angew. Chem. Int. Ed.

 

总结,作者发展了一条由取代吲哚酮制备原伊鲁烷倍半萜的简洁路线。光化学的串联反应建立了碳环骨架的正确结构,并确保了其相对构型。串联产物7经9步反应即可以6%的总收率高效得到倍半萜atlanticoneC。此外,作者利用光化学关键中间体还简洁地制备了Δ6-protoilludene和paesslerin A。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牛津大学Angew:无过渡金属参与的异喹啉还原羟基化反应

Angew:硼烷基铜复合物催化不对称共轭加成构建手性有机硼化合物

JACS:伊利诺伊大学David Sarlah课题组完成异臭椿烷型三萜的全合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