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新闻】完美随光而动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CBG资讯 CBG资讯 2022-06-22


完美随光而动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据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近日发表的论文,美国科学家报告了一种新问世的“向日葵”材料,可以完美地和光束方向保持一致。该材料呈圆柱体形状,具有“人工向光性”,能够随着光束而动——就像向日葵随太阳转动一样。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或可用于提高光捕获材料的效率,因为最新研发的这种圆柱体材料会自动弯曲,使其顶端受到最大量的光照。科学家终于获得成功,得益于纳米材料的飞速进步。该成果未来不但有潜力提高太阳能设备的效率,或还能间接帮我们破解向光性的谜题。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重庆新增10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日,重庆新获批10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当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加到83个,覆盖61个一级学科,有力支撑了重庆高校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近年来,重庆出台若干措施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鼓励和支持博士先进站从事研究工作。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达到362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当地实现重点产业企业全面布局。通过这些举措,博士后出站留渝率达73%,有力支撑了重庆高校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称。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教师也能共享 教育部发布多点教学新规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指出,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在南昌师范学院副校长刘小强看来,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资源的第一汇聚地,重申允许高校教师多点教学并取得报酬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和激发高校教师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允许高校老师多点教学,其实是为一部分“教有余力”的老师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平台。知识的传播价值提高了,知识的影响范围也扩大了。把本来就普遍存在的事摆上台面,也有助于管理的规范化。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在国际期刊界的话语权索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这些重大的科学发现,最早都发表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上。然而,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还存在国际影响力有限,小散弱问题突出、缺乏自主平台,没有话语权和评价权等问题,如何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期刊作用,将创新成果记录留在中国?近日,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多位院士、专家为此建言献策,本刊现摘登部分发言。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月球第一株嫩芽背后 有个“外行”的高校联盟

近日,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试验研发团队在月球种出的植物又刷了一波屏。最新3D重建图片显示,这株人类在月球上第一次种出的嫩芽有两片叶子。“我们已经为之努力了十年!”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说。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张元勋说,航空航天研究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每一项研究的过程,都是他和团队不断学习的过程,载荷罐设计涉及生物、能源、材料、热控等众多领域,每一项研究都需要他们跨界的学习突破。。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要有更多制度安排
我国科学家揭灵长类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关键进程

青年科学家获首届科学探索奖 北大清华摘得20个奖项

这个研究所三招儿“搞定”成果转化

叶绿素合成关键酶晶体结构首次揭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