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泉州提线木偶戏,“让木偶活起来”

边疆时空 2019-12-17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等,泉州及闽南语系地区,习称“傀儡戏”“嘉礼戏”,有学者称之为“泉腔傀儡戏”。其源头,与远古巫文化关系甚密,本为“丧家乐”,汉代成为宾婚嘉会中的独特表演艺术。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入闽,据唐末五代泉州籍道士谭峭所著的《化书》等文献,可知至迟于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地区流行。


    

宋元时期,泉州社会经济十分繁荣,多元文化交汇共荣。寺庙林立,祈福攘灾、酬神还愿、醮事出煞等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极为繁盛。泉州傀儡戏充分发挥其巫文化潜质和“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与道教等宗教的科仪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民众生、老、病、死等生命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明代泉州傀儡戏与宋元南戏诸剧种长期交流融合,演出剧目、音乐唱腔、表演技艺、偶像造型工艺等已成熟完备,成为宋元南戏“泉腔戏曲”的组成部分,对此史书均有记载。明清时期,泉州傀儡戏班社林立,演出兴盛,蔚为大观。且已形成科班传习制度,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木偶头像、服饰盔帽、砌末道具的“西来意”“周冕号”等专业作坊。清中叶开始,泉州傀儡戏便随着移民的脚步,向广东、浙江、台湾及东南亚闽南人和华侨聚居地流播。特别是对台湾地区民俗文化和主要方言(闽南语,亦称“河洛语”“福佬语”)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泉州傀儡戏历经千年而不间断的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剧目,拥有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和多达300余支的传统曲牌唱腔,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一整套相应的演奏技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线功法——线规,以及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与成熟完备的演出规制;同时,兼备了特具“唐风宋韵”的偶头造型及精美绝伦的雕刻、粉彩、偶像结构、服饰盔帽等制作工艺。泉州傀儡戏当代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自1952年建团以来,创作演出了许多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剧节目,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彩演出,数十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殊荣,泉州傀儡戏已成为当代中国提线木偶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泉州提线木偶戏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12月泉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和漳州市木偶剧团捆绑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泉州傀儡戏大量传统剧目中,保存四十二部“落笼簿”和《目连全簿》的剧目、音乐唱腔、演出形态的活资料,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的礼仪及民间信仰习俗的讯息和相当丰富的古代闽南地区方言俚语、文学语言及其“纯正”的古读音。对了解、探究闽南地区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的历史衍变和闽南方言(古“河洛浯”)的流变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泉州提线木偶戏以其悠久的传承史和在演出剧目、音乐唱腔、线功线规、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丰厚艺术积累,成为中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并成为当今中国提线木偶艺术无可争议的代表,颇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泉州提线木偶戏历经千年传承从未间断,是民众生、老、病、死等生命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影响深远。同时在台湾、广东、福建等省份流播,对于沟通两岸民众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来源:泉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

图片:网络

责编:杨一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