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黄忠鑫 黄潇 | 明清粤北的佐杂分防格局与水陆通道控制

黄忠鑫 黄潇 边疆时空 2019-12-17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作者简介

黄忠鑫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和民间历史文献的研究和教学,尤其关注基层组织与区划、户籍赋役等问题。

黄潇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本科毕业,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在读硕士生。


 要:通过佐杂官员建置沿革的复原考证,可以呈现出明清时代粤北佐杂分防制度下的驻地分布格局演变过程,及其对水陆通道控制的显著特征。明初粤北佐杂主要集中在大庾岭-浈水-北江这条官方驿道沿线地区。明代中叶以后转而注重对非官府驿道的控制,向湘粤交界的北江—武水沿线,以及九连山脉北部的滃水沿线调整和渗透。清代各要道沿线的佐杂分布趋于稳定,只有连阳地区因政区变动而有较大幅度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湘粤间通道的控制。
关键词:明清时期;粤北地区;佐杂官员;时空分布;水陆通道
 
州县佐杂即佐贰杂职,主要包括县丞、主簿、典史、巡检等。最为常见的当属巡检司,其作为基层社会的重要驻守、防御与管理机构,在明清两代广泛设置。巡检驻地多在关津要道、繁华市镇等地,承担“察奸伪”之责,保障“士民乐业,商旅无艰”。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巡检司的功能、分布、数量也有较大差异。明清时期广东巡检司的数量与密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其中尤以粤东的潮州府、惠州府和中路广州府占有绝对优势,已有较多的关注。就粤北地区而言,佐杂的设置、驻地分布及其演变过程具有控制南岭内外交通要道的显著特征,反映出地方社会经济与佐杂分防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但相关讨论较为缺乏。
粤北地区大体相当于今日韶关和清远的大部分地区。明代主要包括南雄府、韶州府和广州府连州一带。清代行政区划建置有较多变动,升连州为直隶州(1729),改南雄府为直隶州(1807),并析置佛冈直隶厅(1811)和连山直隶厅(1816)。为行文简洁,本文以1729年的二府一州格局作为明清时代粤北地区政区的基本表述形式。
 
一、明代粤北分防佐杂的建置沿革与空间格局

明代粤北地区分防派驻的佐杂机构只有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开始在粤北各州县设置。洪武二十年(1387)及二十八年(1395),韶州府乐昌县乡贤白思谦先后奏准复设洪武初年裁革的九峰巡检司和罗家渡巡检司。至此,粤北地区巡检司的数量基本稳定下来,维持在20个左右,平均每州县2个。此后还有少许变动,有5次调整驻地,新设4个,裁撤3个巡检司。详述如下。
1.南雄府保昌县
红梅巡检司:洪武癸亥即十六年(1383)设立,司署在梅关下。 梅关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分江广之境”,“两崖壁立最高且险关防,立巡司盘诘”,素为军事要地和连结岭南与中原的重要驿道要隘。红梅司设于此处,显然是出于扼守关隘及要道防控的考虑。后迁至距府城六十里的火迳(距今南雄县城东北部灵潭村约2公里处),具体迁移时间未载。但据嘉靖《南雄府志》相关记载判断,驻地调整应与盐运密切相关。天顺二年(1458)都御史叶盛在南雄设立盐关。南雄知府江璞为从盐运中取利,又于成化十二年(1476)在梅关驿道中创立通济镇(又名火迳)。巡检司移驻此盐运重要节点,治安功能进一步明确。
平田巡检司:洪武乙酉即二年(1369)设,司署在东南一百里县东延福二都(今南雄市乌迳镇)。嘉靖壬寅(1542)知府胡永成在《开路六难议》中提到:“必须奏设巡检衙门于佛岭尖峰,以司盘诘。盖乌迳、庾岭有路,则平田、红梅巡司并设,建置之意微矣。”平田司署与乌迳相近,该地有今日所谓的“乌迳古道”经过。明代的乌迳路,在庾岭未开之前,就已经是粤赣间的重要通道。嘉靖《南雄府志》载称,“乌迳路,通江西信丰。陆程二日,水程三四日,抵赣州大河,庾岭未开,南北通衢也。嘉靖壬寅,吉安商民郭嘉万等告从本府严塘河下装载盐引,新开山路至南安小明里河,非雄民便。”可见,乌迳古道作为商人运输官盐的要道,早已形成了“路径依赖”,新开道路反而与民不便。
百顺巡检司:洪武丁巳即十年(1377)设,司署在北一百里百顺都(今南雄市百顺镇)。当地有两处隘口,据嘉靖《南雄府志》载:“(府)西一百五十里曰百顺(隘),在闻韶都。北一百二十里曰百顺侧(隘),在百顺都”。故巡检司当有扼守南雄西北部山间通道的职能。
2.始兴县
黄塘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设,司署在县北三十里的南岸都璎珞渡(今县东北部),有浈水流经。十六年(1383),巡检蔡新迁于北岸都黄塘江口(今县东北部)。正统乙丑(1445)又徙于距县四十里的黄田铺(今始兴县黄田村)。成化十年(1474)和弘治八年(1495),分别由巡检甘宗辉和知县闻□重修衙署。又据嘉靖《南雄府志》记载,“黄塘驿旧在黄塘江口,洪武辛酉(1381)创建,正统甲子(1444)迁黄田铺”。可见,该巡司两次迁移后的驻地都与黄塘驿所处位置一致。另外,该巡司调整前后的三个驻地均位于浈水中游之水运枢纽,向北是江西进入南雄府的水道,向南是南雄府通往韶州府的水路,控扼通道之作用显著。
清化巡检司:洪武壬戌即十五年(1382)设,司署在县南一百里南城二都(今司前镇)。巡司位于崇山峻岭内两条水道的交汇之处,为滃水的上游地带,是韶州府东南部山区重要的防御力量。据嘉靖《始兴县志》载:弘治五年(1492),“巡检杨立剿寇有功,取重宪司……尝俸募工开清化江滩石,以便舟行;又开山溪险路以便行旅人,皆德之”。可见,巡司的职能除了驻守山区要冲、剿贼捕盗之外,也开始承担营建水陆通道的行政事务。
3.连州
朱冈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设,在论富乡,去县二百七十里。朱冈是连州西北部通往湖南蓝山的交通枢纽。该巡司设置旨在扼守关津与要道防控。
星子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设,司署在四长乡,去县三百里。据乾隆《连州志》记载,“明连州星子埠引盐营销湖广衡、永、宝三府。嘉隆时,毎年折至一万余引,少则七八千不等。隆庆五年,广西巡抚殷始议官运取盐利充饷,使衡、永、宝民食西运盐,禁连盐,不得入楚,岁限连州引三千六百道。维时衡永宝三府民食连盐,便黠者仍阴销连引。”可见,在明代较长时期内,星子还是引盐商埠。巡司应有市镇商埠管理与保障盐运安全的功能。
4.连州阳山县
西岸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设,司署原在连州仁内乡(今连州西岸镇)。同治《连州志》载该巡检司设置有“副巡检”之职:“洪武三十一年(1398)流匪貌阿孙行劫连州,诏广东官司招抚之。时连州诸峝逃军税,貌阿孙等行劫各村,六乡之民死徒殆尽……建文元年五月,貌阿孙降。添设西岸巡检司,副巡检以阿孙为之。”可见,此时明廷对粤北山区社会的控制尚且有限,仍然有赖于地方势力的代理控制。正统四年(1439),西岸司迁青莲水口(今阳山县青莲镇)即桃江水口,改属阳山县。旧额弓兵三十名,后裁减至八名。驻地迁移及弓兵裁减,导致西岸司对地方防控作用大幅下降。据民国《阳山县志》载,“(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瑶劫县前隔河及西岸司前、黄池、龙迳、屋村、沙塘等处。”巡检司已形同虚设。
5.连州连山县
宜善巡检司:万历十一年(1583)设,司署在古县,亦名程山(今连山福堂镇)。该地本是连山旧治所,位于进出瑶山的要道口。史载,程山“山下为连山旧县,明永乐元年开山设焉。天顺中为瑶贼破,县徙”。直至百余年后,才通过设置巡检驻防恢复对该地的控制。其前提是瑶乱的平定。“七年(1579),广东罗旁瑶平。十一年于獞地立宜善乡,置宜善巡检司。”因此,巡检司的职能是“镇抚”瑶人,并“更其地曰宜善”,亦有教化之意。
6.韶州府曲江县
平圃巡检司:洪武十六年(1383)设,司署在府城北九十里,有平圃驿。
濛浬巡检司:洪武十七年设,司署在城南八十里,旧为翁源县治,有濛浬驿。
平圃驿与濛浬驿均为浈江沿线的重要驿站。巡检司与驿站并设,当有护卫驿站及交通要冲之责。
7.韶州府仁化县
扶溪巡检司:洪武七年(1374)设,司署在紫岭下扶溪都(今扶溪镇),与江西交界。洪武三十一年(1398)春三月至次年三月,“钟均道作乱,寇掠南韶。官军讨之,辄遁湖广界上”。但此后“听抚归降,诏以为扶溪巡检司副巡检。”副巡检的添设,也是官府与地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恩村巡检司:洪武七年(1374)设,司署在去县八十里的城口,接湖广界。万历十八年(1590),巡检王春福在城口建了一座七星桥。教谕梁元桢的《七星桥记》称:“仁化属境城口,距县几百里,幅帧广博,居民稠密,镇以巡司。其地接楚之郴、桂、衡、岳,南枕粤之韶岭象郡。冠盖车马辐辏道途者,日以千百计。诚哉!仁之通衢也。”城口作为水陆交通枢纽,人口密集,行旅繁忙,产生了巡检司管理市镇商埠的需要。但是,同治《仁化县志》则称:“水从桂岭发源,泉清石密,浸不盈寸,注归城口,舟楫颇辏,号为恩溪沿岸。顺流而下,水之东西甲即恩村,明制设巡司。”这一史料说明恩村司的设置,主要控制较为繁忙的恩溪水道,但并未直接进驻城口,而是先驻守恩村。
8.韶州府乐昌县
高胜巡检司:明初置,在县东三十里。嘉靖《广东通志》载:“乐昌县黄土岭隘,民壮七名,高胜巡检司弓兵十名。”《苍梧总督军门志》载:“乐昌县高胜巡检司。巡检一员,徭编弓兵三十名,内十名守黄土岭隘。”康熙《乐昌县志》载:“黄土岭隘,路通仁化,在县东三十里,路通仁化。高胜司领之,万历九年裁革。”黄土岭隘,与仁化县交界,且此处“有兵戍守,……县之巨防也。”可见,此隘口的防务地位重要,由高胜司领辖。
黄圃巡检司:设立时间不详,在县西一百二十里,顺治十四年(1657)奉文裁革。《苍梧总督军门志》载:“黄圃巡检司。巡检一员,徭编弓兵三十名,内十名守象牙山隘。”由此,该巡检司应具有镇守关隘的功能。
九峰巡检司:元代设置,后裁革。洪武二十年(1592)邑人白思谦题奏复设,司署在县北五十里的九峰山下。嘉靖《广东通志》载:“铜锣坪隘,民壮七名,九峰巡检司弓兵十名。”嘉靖《苍梧总督军门志》载:“九峰巡检司。巡检一员,徭编弓兵三十名,内十名守网罗坪隘。”康熙《乐昌县志》载:“铜锣偏隘,在县北三十里,路通湖广郴州,九峰司领之。”又据道光《广东通志》载:“九峰山,在城北五十里,高二百余仞,绵亘二十里。上列九高峰,路通桂阳、宜章,西接杨古,岭下有温泉。巡检司署在焉。”可见,该巡司自明代就已扼守了通往湖南的山地道路。
罗家渡巡检司:洪武二十八年(1395)由邑人白思谦奏建。司署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山峡中。据嘉靖《广东通志》载:“塘口隘,民壮七名,罗家渡巡检司弓兵十名。”《苍梧总督军门志》载:“罗家渡巡检司。巡检一员,徭编弓兵三十名,内十名守塘口隘。”又据康熙《乐昌县志》明确记载该司领辖隘口一处:“塘口隘,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路通宜章,罗家渡巡司领之。”
以上的九峰司及罗家渡司,均是在洪武后期由邑人白思谦奏建的。“其父玉衡,积学种德,乡人以先生称之”,在地方社会具有一定声望。白思谦则成为乐昌名宦,于洪武二十九年乡试中举,三十三年被授予冬官主事一职,从此步入仕途。其后,先后历任本部员外郎、左军都督府、广西左参政与山西右布政使,“以清白持身,以大体莅政。”他奏议修建这两处巡检司时,尚为监生(太学生),却是当时朱元璋依恃的儒生群体力量。而此举能两度被采纳,亦可见当地确有防控交通隘口的现实需要。另外,四司均有领辖隘口的记录,说明巡检控制交通要隘的色彩颇为显著。
9.韶州府乳源县
武阳巡检司:嘉靖八年(1529)设立,司署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今乐昌县坪石镇武阳司村)。司前有武阳渡,是山区水道——武阳溪的重要渡口。
10.韶州府翁源县
桂山丫巡检司:洪武初设,司署在茶园铺桂山丫,去县东一百二十里。天顺年间,衙署“被贼焚毁”,“乡人辟为田”,遂废。嘉靖八年(1529),知府彭大治将巡检司重设于南浦。十七年(1538),巡检杨材重修衙署。但是到了崇祯八年(1635),衙署又“为土豪武断拆毁,申详究罪罚银修整”。十一年(1638),巡检沈复初重建。可见,该巡司在地域社会的控制能力有限,与地方势力的关系亦较为紧张。
黄峒巡检司:弘治十四年(1501)建,司署在去县东一百四十里的黄峒。嘉靖八年重修。黄峒属于山间小盆地的地貌,“山势峻险,通一径,中有田可耕”。黄峒司的设置可以追溯到更早时期。弘治八年(1495),阴阳训术何仕仁在寇贼掠境时战功卓越,“奉檄捕获贼首刘扬保,生擒邓土养等,解军门赏物称功,遂疏其事以闻,升黄峒巡检司土巡检。”可见,黄峒司是在土巡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当地社会常寇患不止,故巡检司缉捕治安色彩也较为浓厚。隆庆三年(1569),该司割属惠州府长宁县。
据嘉靖《翁源县志》的描述,“庾峤五岭交冲,周岭近为倚障,笔山远作云屏,横水弥濙一斯干之,秩秩腊峰高耸,恍幽幽之南山。黄峝为之咽喉,桂丫固其扼塞。”可见,黄峝是五岭的咽喉,而桂山丫是要塞,均为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地。于此两处设置巡司的本意便是守卫要塞。
11.韶州府英德县
清溪巡检司:洪武二年(1369)设,司署在县北一百里。成化二十年(1484),巡检彭骥重修。司前有浈水流经,上接曲江,下达英德,有清溪渡一处。司右还有清溪驿,路通湖广。史载,“清溪镇,在巡检司□,成化间流贼抄掠,巡检彭骥申禀巡抚宋公,工小砖城□周围一百五十丈。遇警入镇,地方赖以无虞。年久亦渐倾圮。”可见,巡司驻此主要承担扼守水陆要道及防范盗贼之责。该地的贼祸形势十分严峻,需要筑城防御。
象冈巡检司:始设时间不详。在县东一百里的太平乡(今东华镇太平村一带)。至迟在正德年间,司署已移至潭头,具体调整时间不详。由道光《英德县志》中的“门峒乡图”和“太平乡图”可知,归福祠(即司署所在地门峒乡潭头村)在太平乡西北的山区,位于小江的下游地带。故司署的变动或考虑到水道下游的通航条件更优,更能突出其管理交通运输的职能。
洸口巡检司:始设时间不详。司署在县南五十里的洸口(今连江口镇),湟水与浈水的交汇之处。司前有洸口渡,为北江流域水运重要节点。
浛洸巡检司:明初建,司署在县西一百里的浛洸(今浛洸镇),“即古浛洭县旧址”。司前有浛洸渡,是湟水沿岸的津渡之一。衙署还邻近太平关税口之一的浛洸厂。浛洸司控制水道要冲之意图颇为明显。嘉靖《韶州府志》载:“正德元年(1506),同知韩銑复因遗址立镇。”但据康熙《韶州府志》称,正德九年(1514),韶州府同知韩铣在此筑城。道光《广东通志》亦载:“含光(浛洸)巡司在县西,即废含洭县。明正德九年立镇,扼五山径及大小枫林之冲。”依时段更早的方志记录,浛洸立镇的时间当是正德元年,清代志书似将“元”误作“九”。筑城立镇应与该地人口密集、市镇发展、盗祸多发密切相关。巡检司的防控能力也有所加强。
英德群山环绕,盗匪之祸多发,各巡检司驻地均为交通要道及水运要冲。“英之四境山隘重叠,易为盗薮,增设四巡检司”。而上述四个巡检司皆位于韶州府与广州府接壤的南部边界,均有负责扼守南部府界水道要冲及缉捕盗贼的控制作用。另外还有南岸巡检司,设立时间不详,司署在城南江浒,与县相向,洪武十四年(1381)裁。因其在明代存在时间太短,建置情况不明。
 
二、清代粤北地区分防佐杂的沿袭与变迁
 
清代粤北地区佐杂分防仍以巡检司为主。此外还有曲江县丞、连州州判两例派出驻守。
1.南雄府保昌县
红梅巡检司:明末清初一度荒废。乾隆二年(1736)在中站旧公馆地重建。位于在县城东北七十里中站城(今南雄市珠玑镇中站村)。嘉靖《南雄府志》载:“小岭中站递运所,在城东七十里,洪武丙辰(1376)创。”嘉靖三十四年(1555)《虔台续志》又载:“本县中站被李文彪等越来屯箚,申奉军门守巡衙门会议,建立城池,拨官军于营房把守。”道光《直隶南雄州志》收录的《中站城砖记》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明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修成。左半南安府造,右半南雄府造。续增
中站城,即古梅鋗城。有台侯故宅,今为红梅司巡检署。城则累石为之,久圮,惟賸门址。谨案《大清一统志》:中站名为递軍所,与江西南安府接界。嘉靖三十六年因峒寇出没,与南安府共设城,拨兵戍守造城。为是时事无疑,特旧志失载耳。砖记云:三十一年一字当是六字剥落之讹。州人徐崇本《梅鋗城赋》及其事,红梅巡司童士桢以赋来故为考之,而按次录入(戴锡纶)。
中站城位于韶州府城与江西赣州府城的路程“中点”处,梅关驿道穿城而过。根据嘉靖《南雄府志》的记载,道光《直隶南雄州志》依据《大清一统志》所载的“中站名为递军所”一句中的“递军所”应为“递运所”。明人张弼所著的《梅岭路均利记》又载:“梅岭道路,乃南雄、南安两府共给其役,共享其利者,故驴骡驮载,少壮担负,皆于中途博换,盖民情士俗以为定例,自前代已然。而洪武初亦因之而设小岭中站递送官£。公私皆习而安之,无所争也”。可见,明代的中站是递运所即梅岭道上南雄与南安两府之间中途驳换驮送货物的驴骡及人力之处,由递送官管理。嘉靖年间,因峒寇李文彪等盘踞驻扎于此,故官府在此修建城池,进驻官兵。红梅巡检童士祯根据本地人徐崇本的《梅鋗城赋》,对砖记所载的建城时间进行考证,认为中站建城时间应为嘉靖三十六年。这一合理观点也被方志所接受并收录。
又据道光《直隶南雄州志》载:“来雁亭,即中站公馆,在城北七十里火迳,乾隆四年知县李绍膺建,里民戴万崑等捐地。道光二年(1822)南韶连道德丰捐赀重修,阮芸台制军题额为今名。”可知乾隆二年重建的红梅司仍驻火迳,只是司署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此处为官道中重要的人员集散地,行旅休憩落脚之处。可见,清代的红梅司仍沿袭明代的职能,承担市镇与交通管理之责。
平田巡检司:该司在县城东南一百里崇仁都乌迳,有始兴大江(即浈水)流经。乌迳位于水陆要道之上,早在明代就已经是商民运输官盐的重要通道。与明代相比,清代平田司衙署从距江较远的山间移至江边的乌迳,主要功能应从扼守隘口向水陆要道防控转变。
百顺巡检司:该司司署在县城北一百里百顺城,其驻地并未发生改变。
乾隆十八年的《南雄府志》载:“乾隆二年(1736)奉吏部文行,厘定捕巡各官所辖地方”。而该府志的舆图中也出现了三个巡检司的司属图。由此可知,三巡检司与县丞、典史已经划分辖区。此外,以上三巡司各有一所社仓,具有管理社仓的职能。可见,清代的红梅、平田、百顺司职能较明代更为广泛。嘉庆十二年(1807)改南雄府为直隶南雄州,裁去知县、县丞、典史、教谕、训导,三巡检归知州管辖,其司署、辖区不变。
2.南雄府始兴县
黄塘巡检司:顺治十四年(1657)裁革。
清化巡检司:15世纪以后,巡检司记录稀少。入清之后,方志亦称“自洪武壬戌设立后,嗣遭兵燹无存”。17世纪末开始,巡检司才得以恢复。“康熙二十七年(1688)巡检李文焕捐俸重修。雍正庚戌(1730)巡检陈元振倡捐移建。”又据乾隆《始兴县志》载:“何起,直隶人,乾隆丙辰(1736)任清化巡检,不受贿赂,不苟情托,遇事辄曰:有天理在民,闻词讼多,为化诲解释,民亲爱之。”据此可知,巡检已参与到审理案讼之中。
3.连州直隶州
朱冈巡检司:该司署移驻州西北一百里路东陂观侧(今东陂镇),辖四间社仓,通湖广蓝山。移驻时间约在乾隆十六年(1751)之前。巡司驻地是沿着湟水变动的,仍有扼守水道之功能。嘉庆年间,朱冈司巡检顾尧堦在“会匪邹脑、吴脑等在石马堡倡乱煽惑乡愚”时,“详请会营剿捕,严拿首匪”。由此可知,缉捕盗贼仍为其重要职能。此外,驻地变动的原因或与东陂是地处交通要道的盐运商埠密切相关,详见后文。
星子巡检司与星子州判:司署旧在州四长乡。乾隆四年(1739)添设州判,二十六年(1761)迁新塘基上。嘉庆二十二年(1817),以州判移驻星子墟,以巡检署为州判署,辖四间社仓;巡检则移入阳山县,改为七巩司。四长乡和新塘基上均位于今星子镇范围内。据同治《连州志》载,“连州地分三壤,星子十四堡州判分治之,朱冈十堡巡检分治之,捕属十七堡吏目分治之,皆有宾兴银两。而星子、朱冈二属为数充足,可以敷用。捕属则人数较多,银数较少,不如星子、朱冈远甚。”可见,星子司、朱冈司于乾隆年间开始明确辖境,且其运行有较为充足的物质保障。
青莲巡检司:雍正十一年(1733),司署仍在青莲江口的西岸巡检正式改称为青莲巡检。乾隆二十年,改青莲司为淇潭司,属阳山县。
4.连州阳山县
七巩巡检司:衙署在七巩墟。“嘉庆十八年营宪蒋奏请设立巡检,以资压弹旋。奉部覆,以连州星子司裁汰移驻,改今名。道光元年,颁新印”。嘉庆二十二年正式移驻于此。又据民国《阳山县志》载,“阳山介楚广之间,夙称穷处。而崇山峻岭,四通八达,匪徒多出没焉。溯自嘉庆庚午(即十五年,1815)百菊溪抚军平洋面,四境稍安。未几,投诚海盗故智复萌,流入县属啸聚所在。标掠淇潭司之白虎、寨冈,七巩司之太平、马丁等处,被扰尤甚。官司屡捕未靖,闾阎报劫频仍。宰斯土者,视为岩邑,非一日矣……”由此可知,此处“崇山峻岭、四通八达”,匪徒流人为祸侵扰。巡司移驻于此应是出于“资压弹旋”即缉捕盗贼,稳定地方社会治安的考虑。
淇潭巡检司:司署在淇潭堡白虎墟,乾隆二十一年(1756)自青莲移驻,二十三年(1758)巡检高成琏详准建造。二十八年(1763)巡检苏培仁“以其地无民居,遂于黎埠钱姓地另建公馆,嗣后历任皆于公馆驻扎”。民国《阳山县志》又称:“乾隆间分四乡为三属,曰捕属即典史属,曰七巩司属,曰淇潭司属。”其中,“淇潭在邑之西隅,为白虎、寨冈,地据形胜,其俗喜战斗,轻生死,有古烈士风。”巡司的移驻,当具有弹压地方之目的。
5.连州连山县
宜善巡检司:司署仍在程山下,没有变动。“城内有旧县衙,圮。顺治中修复为巡检衙”,说明巡检司衙署是在原县衙基础上重修而成的。1912年,“司裁,城亦圮”,当地进入到一个失序的状态。据民国《连山县志》记载:“宜善司东南九村,离县遥远,风气尤锢,弱肉强食,良懦受胁,莫敢谁何。自巡检裁撤后,县署鞭长莫及,感化益难,非于宜善旧司地,复设县佐不足以资分镇。蚁穴不防堕及金隄岂徒,地方风俗之忧哉!”可见,清代的宜善司对于地方社会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故而民国初年地方人士还在呼吁重建巡检司。
6.韶州府曲江县
县丞:衙署原在城内,道光八年(1828)正式驻防东河。光绪《曲江县志》载:“因河东沿人烟繁杂,时有械斗事端。奉文准将县丞衙署移建东河,藉资弹压”。东河的兴起与太平关密切相关。据县志载:“太平桥在湘江门外,里许即东河浮桥,今为榷税钞关,按此桥以关名。太平关,原设南雄,康熙九年始移设韶州。税厂在湘江门外浮桥,即建于此。”清代的太平关税厂坐落在东河,征收商税与盐课。派驻县丞而不是巡检,说明东河的贸易兴盛和人口稠密,不同于一般的市镇,引起了官府的高度重视。
平圃巡检司:其建置、驻地与明代相同。该司有巡检因政绩显著而被写入县志。道光十一年(1831),“凌斐然由供事选授平圃分司,息讼弭盗,以司属利病为已任。捐廉倡修柳洲坡圳,灌溉粮田数千亩。苦竹、春坑两处险道,数十里行人惮之,乃于道旁设厂揭示”。与明代相比,该司在清代承担了更多的基层行政事务,其职能范围扩大且转向综合治理。又据光绪《曲江县志》载,“里书经管平圃司属村”若干,表明该巡司本身并无收税权力,但其辖区已成为划分税收区域的依据。
濛浬巡检司:该司的建置、驻地与明代相同。与平圃司相似,在其属村范围内,由里书“经管”、“兼管”或“分管”田赋钱粮的征收。该地还是一处重要盐埠。据光绪县志载,“濛浬埠行盐引二百一十九道,正加饷引纸价共银二百二十一两五钱五分七厘,商人经赴盐课司承纳。”因此,该巡司当负有保障盐运和商埠安全之责。
7.韶州府仁化县
扶溪巡检司:建置、驻地与明代相同,其扼守关隘的职能进一步加强。据同治《仁化县志》载,“白石岭,城东北四十五里。岭极高峻,上有一垇,建有凉亭关帝祠。咸丰间,扶溪巡司李起鹏于半岭筑隘门以御寇”。
恩村巡检司:康熙二十年(1683)被裁撤,署废。
8.韶州府乐昌县
九峰巡检司:“顺治八年,山寇破城,县署六房俱焚毁。顺治十三年知县卢玑复鼎建。”九峰司署从距县八十里的“九峰山下”移至距县五十里的九峰桥。九峰墟及九峰桥墟均为九峰司属。清代的九峰司当具有扼守关隘、管理墟市的职能。 
罗家渡巡检司:驻于皈下都水阜头,沿袭明代防守塘口隘的职能。但其对于贼祸的防御情形并不乐观。“咸丰四年十月,乳匪李辣椒寇平石,入黄圃,沿途抢掠焚司署,绅耆纠集乡勇迎击于水埠头,杀贼三百余,疑有神助。”该地迎击贼寇,仍然要依赖乡绅及乡勇组织形成的军事防御力量。
9.韶州府乳源县
武阳巡检司:康熙二年与康熙二十六年的《乳源县志》均记载司署“在县西北二百七十里,嘉靖八年知县胡性、巡检宋大錂建”。与明代司署所在处“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处”相比,武阳司向西北方向移动了一百一十里。但若以明代武阳司所在处为基点,向西北方向移动一百一十里,则该点已在韶州府界以外。由此推测,清代武阳司司署所在地应沿袭明代。该巡检驻地一度有迁移之议。管埠市位于武阳之东,“水陆通郴桂、商民杂居五百余家、市易最繁之处”。据康熙县志载,此市“绵(棉)花、芝麻、葛苎交易最繁,商总多江西人”,当地士民倡议“建巡司于此或迁武阳巡司于此,庶足弹压”,但似乎未能实现。
10.韶州府翁源县
桂山丫巡检司:乾隆以后该巡司迁至三华镇。该镇是翁源军事重镇,已筑城。“镇城周围二里高一丈四尺,池周于城阔一丈五尺,深半之城门三座。明万应奎重修,今废。三华镇设韶镇兵五十名,本县兵二十名防守”。巡检司迁于此地当出于加强军事防御的考虑。
磜下巡检司:雍正十年(1732)总督郝玉麟题请添设,司署在磜下乡陈磜铺,离县一百二十里。巡检司位于县南群山之中,东北处有山门隘与连平州接壤,当有控制隘口的功能。
11.韶州府英德县
道光《英德县志》载:“英属旧设清溪、象冈、洸口、浛光四巡检,国初省并象冈巡检、洸口巡检。”因此清代英德县仅有两处巡检司。
象冈巡检司:顺治十四年,巡检刘祖烈改建司署头门。康熙三十年(1691),巡检包峙垣将衙署改建于鱼子湾(今英德市东华镇鱼湾)。鱼子湾是该地的两个墟市之一。此后历任巡检继续租赁邻近衙署的民居,并“添建科房”。嘉庆十七年(1812),巡检高霈捐俸将所有租赁的民地全部买断,收为官有。“嘉庆十九年,象冈司高霈捐俸倡修,耆民曾道南督工,自观音角起至乌石滩止,开磴砌石,凡五百余丈,并造石桥一座。”可见,清代象冈巡检司仍具有扼守水陆要道与墟市管理的职能,但更为全面地进行地方社会的管理,督建道路与石桥等交通设施。
洸口巡检司:顺治十五年(1658),浛洸巡检司并入洸口巡检司,司署驻浛洸都,在县西一百里的古浛洭县旧址。经历明清易代之后,“衙署崩颓几尽,官皆赁民房以居”,直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才有巡检钮荣“捐廉重建”。清代该司沿袭明代浛洸司“扼五山径及大小枫林之冲”的职能。

三、明清粤北佐杂的时空分布特征

经过以上考证,可对明清两代粤北地区分防佐杂的建置沿革情况进行归纳如以下图表:
表1 明清粤北地区佐杂分防建置沿革一览表
府州
属县
名称
存在时段
驻地
主要功能
保昌
红梅司
洪武十七年—成化中
梅关下
扼守关隘
成化中—乾隆二年
火迳(通济镇)
市镇管理
乾隆二年以后—清末
火迳(中站城)
平田司
洪武二年—康熙中
延福二都
扼守隘口
康熙中—清末
崇仁都乌迳
市镇管理
百顺司
洪武十年—清末
百顺城
扼守隘口
始兴
黄塘司
洪武二年—洪武十六年
南岸都璎珞渡
扼守关津、护卫驿站
洪武十六年—正统九年
北岸都黄塘江口
扼守关津、护卫驿站
正统九年—顺治十四年
黄田铺
扼守关津、护卫驿站
清化司
洪武十五年—清末
南城二都司前
扼守关津、缉捕盗贼
连州
朱冈司
洪武二年—约乾隆三十六年
论富乡
扼守关津
约乾隆三十六年—清末
东陂
市镇管理
星子司
洪武二年—乾隆二十六年
连州四长乡
市镇管理
乾隆二十六年—嘉庆二十二年
新塘基上
市镇管理
州判
嘉庆二十二年—清末
星子墟
市镇管理
西岸司
洪武二年—正统四年
仁内乡
缉捕盗贼、安抚土人
阳山
正统四年—雍正十一年
青莲水口
扼守关津
青莲司
雍正十一年—乾隆二十年
青莲水口
扼守关津
七巩司
嘉庆二十二年—清末
七巩堡七巩墟
市镇管理
淇潭司
乾隆二十一年—清末
淇潭堡白虎墟
市镇管理
连山
宜善司
万历十一年—清末
程山下
扼守关津、镇抚猺人
曲江
县丞
道光八年—清末
东河
市镇管理
平圃司
洪武十七年—清末
府城北九十里
扼守关津、护卫驿站
濛浬司
洪武十七年—清末
乌石乡
护卫驿站、市镇管理
仁化
扶溪司
洪武七年—清末
扶溪都
扼守隘口、安抚土人
恩村司
洪武七年—康熙二十年
城口水西村
扼守关津、市镇管理
乐昌
高胜司
明初—万历九年
县东三十里
扼守隘口
九峰司
洪武二十年—顺治八年
九峰山下
扼守隘口
顺治十三年——清末
九峰桥
扼守关津
黄圃司
不详—顺治十四年
县西一百二十里
扼守隘口
罗家渡司
洪武二十八年—清末
阪下都水阜头
扼守关津
乳源
武阳司
嘉靖八年—清末
武阳都武阳街
扼守关津、市镇管理
翁源
桂山丫司
洪武二年—嘉靖八年
茶园铺桂山丫
扼守隘口
嘉靖八年—乾隆
南浦
扼守关津
乾隆—清末
三华镇
扼守关隘
黄峒司
弘治十四年—隆庆三年
黄峒
扼守隘口
磜下司
雍正十年—清末
陈磜铺
扼守隘口
英德
清溪司
明洪武二年—清初
淸溪镇
扼守关津、市镇管理
象冈司
明初—正德
象冈都太平乡
扼守关津
正德—康熙三十年
潭头
扼守关津
康熙三十年—清末
鱼子湾
市镇管理
洸口司
明初—顺治十五年
县西南五十里
扼守关津
顺治十五年—清末
古浛洸县治
扼守关津
浛洸司
明初—顺治十五年
古浛洸县治
扼守关津

图1  明清粤北巡检司时空分布图
总体而言,明清两代的佐杂主要呈现出沿南岭南麓一线分布、沿粤北通往湘赣的四条主要交通线分布的扇状特征。这一格局的形成有先后之别。
1.南岭沿线隘口
沿南岭南麓一线分布的巡司主要扼守沿粤北通往湘赣主要交通要道的关隘。这一现象在韶州府北部骑田岭余脉一带体现得尤为明显。巡司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邻近隘口的关系自西向东依次为:乐昌县罗家渡司领塘口隘、黄圃司近小庾岭隘与寨留头隘、九峰司领铜锣偏隘、高胜司领黄土岭隘、仁化县恩村司驻恩溪岭南麓城口、扶溪司守白石岭半山隘、保昌县百顺司近南雄府西北部百顺隘与百顺侧隘、红梅司扼守梅关、平田司近南雄府东部平田四隘等隘口。隘口即湖广与江广交通要道穿越南岭之处。上述巡司多分布于南岭南麓一线的险要之处,其所领或邻近的隘口均有重要的道路。
2.北江-浈水-大庾岭道沿线
西南-东北走向的北江-浈水-大庾岭道是明清两代连通中原与岭南的水陆驿道、官道,是粤北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交通“大动脉”。地方官府对这条通道高度重视,巡检司的驻防体系也较为完善。沿线的巡检司设置较早,肩负着维护水陆运输安全的重要职责。
自曲江至英德的北江沿线依次有东河县丞、濛浬司、清溪司、洸口司分布。由明至清,沿线社会情况比较稳定,佐杂几乎只减不增。明代,该段通道上的清溪司曾有被流贼钞掠的记载,粤北唯一一处由巡检筑城的实例就出于此。为防御盗贼,巡检彭骥在该地筑了一座周长为一百五十丈的小砖城。时人“遇警入镇,地方赖以无虞”,该城年久渐倾圮。由此可知,明后期至清代,该通道上的盗乱应逐渐消失。故清初清溪司的裁撤,以及洸口司与浛洸司的合并应是出于裁撤冗员之故。
分布于浈水-大庾岭道沿线的巡司自南向北依次始兴县清化司、曲江县平圃司、始兴县黄塘司、保昌县百顺司、平田司与红梅司。作为水陆转运的枢纽地带,沿线巡检司的驻地调整都保持了相对较高的频率。盐务运销通济镇的创立与红梅巡检司的移驻就有紧密的联系。据嘉靖《南雄府志》载:
通济镇,旧曰火迳,天顺以来,为无籍者所据,横征阴窃,无所不至,商民病之。成化乙未,予奉命守郡,部民凋敝滋甚。盖其地内接京师,外通岛夷,朝贡使命, 岁无虚日。唯夫役是繁,时之所遭,势所必至。居明年乃就旧址辟而广之,创屋百二十楹,无籍不律者惩而去之,择民贫而端谨者使之居守。公取利为薄,复以十之三,为商旅饮食之所需。利之所入,居守者白之总领,呈府发县,夫役、公私之费胥此焉,出东西各有门,覆以楼扁,扁曰通济,益以其既利于商,复利于民也。
火迳距府六十里,该地设有火迳铺,梅关驿道横贯其中。该地距离位于城北九十里的梅关尚有约三十里的路程。随着天顺年间盐关的设立,盐运的繁盛,梅关驿道沟通内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其影响,火迳作为重要的落脚处,亦聚集了大量的“无籍者”。此处的“无籍者”应指来往的客商与运输工人等。盐运的繁忙使该地既呈现“岁无虚日”的繁忙景象,又出现“夫役是繁”的问题。为改善这一问题与“横征阴窃”、“商民病之”的境况,加强对“无籍不律者”的管理,官府从“居停客货”中“取资以纾民力”,扩建火迳,创设通济镇。此后,该地大兴,行旅络绎不绝。通济镇的崛起或成为成化中红梅巡检司从梅关下移驻此处的重要原因。清代,该交通要道盐运仍旧发达,私盐北上仍取道梅岭。清中叶,红梅司重建之后,仍驻于南北要道上,负责维护该要道沿线的治安稳定。
另外,从职能扩大的角度来看,该要道上南雄三司是粤北地区是最具独特性的代表,体现在参与地方税收管理与征收这一点上。据乾隆《保昌县志》李夔龙所著的《梅岭挂角寺赡租碑记》载: 
挂角寺,即云封古址也,在大庾岭之半。……是寺旁有泉住僧,因泉以建亭煑茗以饮过客……未几,此地当数省咽喉,行人如蚁,径路易圮,则宜以时修。寒风暍,日渴之,思饮甚于饥之。思食则不宜有所乏绝。而风寒暑湿之气,病人至速施丹药以救……之后二载积禄赐之余百金为买曾氏田三十四亩零,计租五十六石。于灵潭十甲外另立粮名曰李公田,付寺僧知归入籍。而以其所由,记之石,俾世守焉……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用银八十四两买到茹惠都五甲子民曾门林氏同侄曾万林民租伍拾六石载粮三十四亩七分二厘六毫,土名北坑黄坑等处,施与梅岭僧永远修路施茶施药等用。劵存粮房、礼房并红梅司。粮有灵潭二都十甲外。
李夔龙,陕西潼关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保昌县知县。上述碑记记载了李知县以其两年的俸禄及赏赐之数购买了民田“曾氏田三十四亩零”,“另立粮名曰李公田”,并将其租施于挂角寺的“梅岭僧永远修路施茶施药等用”。挂角寺即云封寺,其所在地为梅岭,是南雄府最重要的二座寺院之一。“洪武中立为丛林,重修后为张文献公祠”。“李公田”被交付给僧人“知归”,由他入籍即编入税户,缴纳税粮。而契券一式三份分别存入县衙管理祭祀的礼房、管理赋税的粮房及红梅巡检司。“李公田”是知县赠予给挂角寺之物。在一定程度上,这块土地已经演变为寺田,所以券存县衙的粮房是为登记之故,存于礼房或与张文献公祠的供养祭祀有关。至于红梅司收存契约的原因,在于其辖区包括了粮户所在的“灵潭都”、土地所在的“茹惠都”,以及梅岭挂角寺。故而巡司承担在地的税粮管理之责。
此后还有巡检司征税的明确记载:
雍正十二年保昌县典史征解油槽税浮银一十二两五钱,茶山税浮银一两九钱四分。平田司征解茶槽税浮银五两三钱六分五厘,红梅司征解茶槽税浮银二两零六分五厘,百顺司征解茶槽税浮银三钱零二厘,共银二十五两一钱四分二厘。连前共银四十三两四钱四分二厘。内除一十四两四钱详明抵补乌迳埠饷缺额外,实批解银二十九两零一分二厘。
……旧系捕衙征银一百三十四两三钱四分三厘,红梅司征银九十九两一钱二分三厘,平田司征银一百零八两五钱三分□厘,百顺司征银一百七十三两二钱三分二厘。乾隆十五年归并经历司征收。
在雍正十二年至乾隆十四年这一时期,茶槽税这一地方杂税是由上述三巡司征收的。与明代相比,这三巡司从要道控制转向分区征税,与辖区划分大体同步。不仅如此,雍正十二年红梅、平田、百顺三司所征收的税银总数目仅25两有余,到了乾隆十五年已经达到380两之多。不难发现,这三巡司在这一短暂时期内收税的权力有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但很快这三巡司的征税权力便让渡给南雄府经历司,巡检司征税的时期并不长。
3.武水沿线
武水一线是曲江向西北方向延伸途径乐昌到达湖南宜章的河流段。沿武水流域分布的巡司自南向北依次为乐昌县高胜司、乳源县武阳司和乐昌县罗家渡司、九峰司与黄圃司。从该流域的时空分布来看,明代是该流域巡司设置及驻地调整的主要时期。具体而言,武阳司于嘉靖八年新设,高胜司于万历九年裁撤。步入清代,除了清初九峰司从九峰山下移驻至九峰桥及顺治十四年裁撤黄圃司以外,该流域的巡司分布从清初至清末都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武水流域的乐昌县及乳源县是明正德年间“郴桂寇”流劫的严重受害地区。据康熙《乳源县志》载:
东莞袁周引带乡人米三秀、胡袁等四十余人,来乳小水善,以□□□为名,知地利之险,乡人之弱,遂招亡纳叛,通深峒贼首邓象玉、魏崇通等流劫湖郴,地方后闻于巡按,檄通判王政、知县李溥、指挥孙辅督兵剿平,惟胡袁沿山潜遁乐昌,更名龚福全,与高天王作乱扰境。
高天王又自称高快马,“正德十三年二月,高快马等作大车载五十余人攻打乳源城”。万历九年高胜司的裁撤、清初九峰司从隘口移驻至桥上以及黄圃司的裁撤或与“郴桂寇”势力的逐渐消失,武水流域的寇祸逐渐平定密切相关。
清代武水沿线也是广东私盐入湘侵蚀淮盐行销地区的重要通道,而两广总督也以其与两江总督的多次辩论维护了粤盐“化官为私”的稳定北进之路。由此,设于该交通要道的清代巡司与明代巡司巡禁私盐的实际职能不同,其职能应更倾向于维护商埠交通的治安。
4.滃水-九连山沿线
沿韶州府英德县与翁源县与北江相通的是滃水,又以九连山与江西、惠州府相隔。巡司自西向东依次有象冈司、磜下司、黄峒司和桂山丫司。明清两代集中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象冈司和桂山丫司。象冈司的驻地始终沿着滃水及其支流进行调整,其职能作用发挥的重点应为交界山区的交通防控。桂山丫司在明清两代的二度迁移亦呈现出与象冈司相似的趋势——从河流的上游向中下游河段移动。与之不同的是,影响该司调整的原因主要与九连山区一带盗贼的强烈冲击密切相关。盗贼焚毁司署的猖獗、土豪拆毁司署的跋扈都从侧面凸显了该司在当地发挥职能的不易。最后迁入三华镇镇城内,军事防御应是首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清雍正十年磜下司的增设应也是这一带山区对盗贼加强防御的产物。
5.连阳地区
粤北的另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途径连阳地区,仍以水路为主,是北江的另一支流——湟水,又称连江。湟水源于湖南,“经连州阳山县东,西南流,经州城东,又折而东南,入韶州府英德县界,又南流,入广州府清远县境,至县东南,与浈水合,亦曰洸水,亦曰洭水,其合浈水之处,亦曰洭口,亦曰洸口”即明代英德县洸口司所在处。同样位于该河段及其支流上的巡司自南向北依次还有英德县浛洸司、阳山县青莲司、阳山县七巩司、阳山县淇潭司、连州西岸司、连山宜善司。湟水以北,以连州为起点,向西北经东陂河抵清代朱冈司,然后越骑田岭进湘江入湖南。另一条经连州的通道是向东北经星子河抵星子司,后转陆路秦汉古道,抵达湖南江华、蓝山、桂阳等县各地。
这一区域的巡检司在明代仅有一例驻地调整,总体上保持稳定的状态。尽管明代连阳地区的八排瑶爆发了十几次瑶乱,但该地区大部分的巡检司的分布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并随之出现调整变动。由此进一步说明了连阳地区的巡司在防瑶作乱方面的作用微弱。
清代该地区巡检司集中进行调整的时期是在连州升为直隶州后的乾隆、嘉庆年间,是配合政区的调整而进行的基层机构调整。新设的青莲司、淇潭司和七巩司在清代后期至民国的方志中也未见有明确的活动记载,其在基层社会的实际效用无法评估。星子司和朱冈司的所在地都是粤盐北运的主要通道上的重要盐运商埠。据同治《连州志》盐法篇记载:
连州星子埠引盐营销湖广衡、永、宝三府。嘉隆时,毎年折至一万余引,少则七八千不等。隆庆五年,广西巡抚殷始议官运取盐利充饷,使衡、永、宝民食西运盐禁。连盐不得入楚,岁限连州引三千六百道。维时衡、永、宝三府民食连盐便黠者,仍阴销连引。万历四十四年连埠复,告增引八百道后连引日增,西盐日壅。西省当事者以裕饷为辞,议定割桂、临、蓝、嘉四州县分销连引,其余不得溢界,于是连之引目渐滞。崇正[崇祯]末,撤罢盐税,酌减连引二百道,以四千二百道为定额。
明代的连州星子埠盐运发达,大量的粤盐经此销往湖广衡、永、广三府。虽然隆庆五年禁连盐入楚,但其私盐贸易仍然十分兴盛。虽然此后经历议割四州县分销,不得溢界的限制与崇正[祯]末酌减盐引的打击,但该盐埠并未就此衰落,直至清代仍然繁盛。官盐的引额有限,而该地的私盐贸易发达已久有传统。由此,星子埠在明清两代的兴盛应与私盐贸易的发达密切相关。嘉庆二十二年,以更高级别的州判驻星子墟取代星子巡检司管理此地也从侧面说明了该盐埠发展的兴盛。州判的行政级别高于巡检,由其驻守也可反映出对该地的防控力度开始加大。
东北方向交通要道上的东陂镇即清代朱冈巡检司的司署所在地,盐运也颇为兴盛。据安徽婺源县《鸿溪詹氏宗谱》卷首《先大夫璞斋公家传》载:
……由巡检候补广东,初任朱冈分司。人称廉明仁爱,于陋规不即裁革,曰:“裁革陋规,本是美事,第后至者不给,恐有甚于是者,是已邀清誉而遗人以恶名也”。上宪知公者,荐于支应总局,事烦款巨,不遑寝食,筹策详尽,俱当宪意,有以贿谋者,辄却之。然竟以是被怨,进谗于新抚某公,查无所得,仅与彻委。各大宪共为剖白,公往谢之,坚自求退。乃闭门读易,名所居曰“学易斋”。……后某公以事去督宪,召公复出任事,历署三洲、老隆、苏州等处分司,代理从化县典史。所至缺,多清苦,不得携家属,一僮一仆而已。署废未复,支葵编竹而居,手一编与邦人士讲学其中,事至则化解之。狱讼既稀,书役无以存活,劝之各归农贾。每一任终,羁所阒无人焉。
据同治《连州志》载,詹珏是同治三年任职,但其在任时间仅为一年。通过该司职官表记载可知,该司官员在同治年间遵循每年一换的循例。而朱冈巡检司在连州东陂,是地处交通要道的盐运商埠。其“上通湖南永道诸县,下联县城,商旅云集,商业颇为繁盛。清同光间,专业引盐者有二十四号之多,其余各行商业亦颇发达。”詹钰从事的支应总局,在连州晚清民国的方志中没有记录。结合东陂的实际情况,应与盐运有关。而詹钰之所以能被推荐到处理“事烦款巨”事务的支应总局任职,他在朱冈司的任上应负责过相应事务并处理出色。由此朱冈司应具有管理商埠交通的职能。
 
四、结语

粤北“两府一州”的地方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运作系统。北江各河道及西南-东北走向的驿道是支撑其运作的“动脉”,它们沟通粤北内部各区域,将其联系为一个整体,并以其“生命力”推动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巡检司作为明清两代粤北地区分防佐杂,其仍驻守于关津要道。尽管粤北佐杂分防在发挥巡缉盗贼、维持地方治安等方面并不十分明显有效,但其在政治方面的象征及震慑意义或更为重要。由其组成构建的完整区域交通要道管控网络是国家政治权力渗入粤北地方社会这一有机系统的主要体现。而且,这一区域内巡检司的职能演变,也因内部各区域内部自然地理与社会地理背景的差异而表现出更为丰富且灵活的特点,不仅能体现出佐杂分防这一国家制度的共性,还能体现出区域社会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的综合性。

【注】文章原载于《暨南史学》2019年第1期。

End

责编:魏超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往期回顾【边疆时空】严赛 | “戛于腊”与傣族土司的跨境纷争及清廷的处置方略
【边疆时空】“多维边疆知识服务产品”入选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边疆时空】朱普选 李瑞奎 | 清到民国时期玉树地区商业地理初探【边疆时空】王荣华 | 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