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四把火!!!!
钢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 Ac1 或 Ac3 以上温度并保温,出炉快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成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经过退火或正火的工件只能获得一般的强度和硬度,对于许多需要高强度、高耐磨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则必须淬火与回火处理。
淬火加热温度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应以得到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为原则,以便淬火后获得细小的马氏体组织。
淬火温度主要根据钢的临界点确定:
亚共析钢:Ac3 以上 30~50℃;
共析钢、过共析钢:Ac1 以上 30~50℃;
对于低合金结构钢钢和高合金工具钢,考虑到合金元素的作用,为了加速奥氏体化,其淬火加热温度可偏高一些。
淬火介质
钢从奥氏体状态冷却至 Ms点以下温度所用的冷却介质称为淬火介质.理想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应该是:650℃以上应当缓慢冷却.以尽量降低淬火热应力;650~400℃之间应当快速冷却,以避免发生珠光体转变或贝氏体转变;400℃以下 Ms点附近的温度区域,应当缓慢冷却以尽量减小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组织应力。 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盐水或碱水溶液及各种矿物油等。 水的冷却特性不理想,在需要快冷的 650~400℃区间,其冷却能力较小。而在需要慢冷的 400℃~Ms点温度区,其冷却能力又较大。此外,水温对水的冷却能力影响较大。水主要用于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钢工件淬火。 盐水或碱水溶液可使高温区的冷却能力显著增强,但在 200~300℃低温区的冷却能力也很快。 矿物油的优点是低温区的冷却能力比水小很多,缺点是高温区的冷却能力也较低。
淬火方法
为了保证获得所需淬火组织,又要防止变形和开裂,必须采用已有的淬火介质再配以各种冷却方法才能解决。包括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a.单液淬火法 它是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入某一种介质中,连续冷却至介质温度的淬火方法。适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和合金钢工件.尺寸大的工件用水,尺寸小的工件用油。 b.双液淬火法 它是将奥氏体化的工件先淬入较强的冷却介质中,冷却至接近 Ms点温度时,再立即转入冷却能力较弱的淬火介质中冷却,直至完成马氏体相变。适用于尺寸较大的碳钢工件。一般用水作为快冷介质,用油作为慢冷介质。 c.分级淬火法 它是将奥氏体化的工件首先淬入温度略高于钢的 Ms点的盐浴或碱浴中保温,当工件内外温度均匀后,再从浴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完成马氏体相变。只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工件,否则难以淬透。
d.等温淬火法 它是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入 Ms点以上温度盐浴中,等温保持足够时间,使之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然后取出取出空冷至室温的淬火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要求精密和重要的小型零件。
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
淬透性
钢的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以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示。 生产中也常用临界淬火直径表示钢的淬透性.所谓临界淬火直径,用 D0表示。在相同冷却条件下,D0越大,钢的淬透性越好。
淬透性的应用
淬透性大的工件易淬透,组织和性能均匀一致;
淬火性大的工件在淬火时,可选用冷却能力较小的淬火介质以减小淬火应力;
对受力大而复杂的工件,为确保组织性能均匀一致,可选用淬透性大的钢;
当要求工件表面硬度高,而心部韧性好时,可选用低淬透性钢。
淬硬性
钢的淬硬性是指淬火后马氏体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淬硬性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碳含量。
钢的正火
正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正火的目的及工艺
工艺制度:通常在 Ac3 或 Accm+30~50℃,保温以后再空气中冷却。对于亚共析钢,正火与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相近。
组织特征:与完全退火相比,由于冷却速度大,转变温度较低,故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当含碳量为 0.6-1.4%时,不出现先共析相 F,只有伪共析体或细珠光体(或称索氏体,S);当含碳量小于 0.6%时,组织为 S+少量 α。
正火的实质是完全奥氏体化 +伪共析转变。
性能特点:与完全退火相比,强度、硬度较高。
应用:(1)对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通常采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结构件,采用正火代替调质,作为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原因:①用正火可以细化晶粒,提高低碳钢的强度和韧性;②用正火可以防止低碳钢沿晶界析出游离三次渗碳体,从而提高冲压件的冷变形能力;③用正火可以提高低碳钢的硬度,从而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④正火可以消除热加工件的魏氏组织、粗大组织、带状组织及内应力,为最终热处理提供合适的组织状态。
(2)对于 0.25~0.5%的中碳钢,也可用正火代替退火。原因:①虽然接近上限的中碳钢正火后硬度偏高,但尚能切削加工;②正火成本低;③生产率高。
(3)对于 0.75%以上的高碳钢或工具钢,采用正火能够消除钢中的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好组织准备。
钢的退火
退火:
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完全退火的目的及工艺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获得(α+P)组织。
应用:亚共析钢(0.3% ~0.6%)铸件、锻(轧)件、焊件。
工艺制度:加热到 Ac3 以上 20~3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缓冷至 550℃空冷 。(保温目的:温度均匀,组织转变充分)
不完全退火的目的及工艺
目的:不改变原 F组织,细化 P晶粒,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缩短生产周期。
应用:亚共析钢(0.3% ~0.6%)铸件、锻(轧)件、焊件。
工艺制度:加热到 Ac1 ~Ac3 之间;经保温后缓慢冷却。
球化退火的目的及工艺
目的:将钢中片状或网状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提高塑性韧性,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应用:共析钢、过共析钢及合金钢的锻件、轧件等。
工艺制度:加热到 Ac1 +20~30℃;保温适当时间后随炉冷却。
扩散退火的目的及工艺
目的:改善或消除钢中枝晶偏析,使成分均匀化。
应用:合金钢铸锭及大型铸钢件或铸件。
工艺制度:加热到 Ac3 或 Accm+150~300℃;长时间保温后随炉冷却。
去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
(1)去应力退火
目的:消除残余应力,提高尺寸稳定性,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应用:铸、锻、焊、冷压件及机加工件。
工艺制度:加热到 A1 以下温度(一般 500~650℃),保温一定时间,缓冷至 200℃空冷。
(2)再结晶退火
目的:将金属中变形晶粒变成细小的等轴晶,以消除加工硬化,提高塑性。
应用:既可作为钢材或其他合金多道冷变形之间的中间退火,也可作为冷变形钢材或其他合金成品的最终热处理。
工艺制度: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空冷。
钢的回火
定义:回火是把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 A1 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保温时间要求:工件温度均匀,同时保证组织转变充分
冷却方式:一般为空冷。为了避免回火脆性,应水冷或油冷。
目的:淬火钢件经回火可以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从而使钢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得到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回火的种类: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150~250℃)
组织:回火马氏体组织(由过饱和的 α相和与其有共格关系的 ε-碳化物所组成的双相组织)
性能:既保持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又降低内应力和脆性。
适用的钢种:高碳钢和高碳合金
应用:一般用来处理要求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工件,如用钢制作的刀具、量具、滚动轴承及渗碳件、表面淬火件等.(HRC≥60)。
中温回火(350~500℃)
组织:回火托氏体组织(由针状 α相和与其无共格关系的细小粒状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性能: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并保持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淬火内应力基本消除,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适用钢种: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
应用:主要用于各种弹簧,热锻模具,压铸模具等,35≤HRC≤45)。
高温回火(500~650℃)
习惯上把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组织:回火索氏体组织(由等轴状 α相和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性能:具备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较高的强度、塑性、韧性)。
适用钢种:中碳结构钢或低合金钢
应用:适用于重要机器零件,如发动机曲轴、连杆、连杆螺栓、汽车拖拉机半轴、机床主轴及齿轮等。这些零件在使用中要求较高的强度并能承受冲击和交变载荷的作用。(28≤HRC≤33)
小结
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材料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80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827)|东南大学| 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材料学院(963)|郑州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2|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2|哈尔滨工业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上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教材PDF版|复试电子版资料|毕设PPT模板
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习题集|朱伟《恋练有词》2020版|高等数学同济七版辅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
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华大学
动一动手转发,支持自己母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