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炼成系列:李芸鑫-在斯坦福历史系读博士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1-11-08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本期推送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李芸鑫同学分享的读博经历,给有志于读研和留学的年轻读者们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经验。感谢作者拨冗撰文并授权本号首发。文中插图皆来自作者,非经授权请勿转发和使用。


我们也诚邀海内外博士生和其他年轻学者投稿分享自己读博的经历,尤其是详细总结自己做博士论文研究(field work)和构思/完成博士论文的心路经历,字数不限。


云里阅天下致力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为读者提供优质人文社科内容,包括继续分享我们的“学者访谈”和“博士如何炼成”的专题系列。欢迎关注,支持和转发。


作者前言

我前段时间还在朋友圈自嘲博士生活,转发了一个笑话,Ph.D.=permanent head damage(后来我的先生和另一位博士都指出head改为hair更恰当)。的确,读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的体力、脑力、意志和情绪的全方位考验。目前我读博的第五年已经结束,虽然前路未知,也愿意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旅程,并为后来人提供一点借鉴。


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我本科读的是北大中文系的文献学专业,硕士在北大历史系读历史文献学和先秦史,后来决定到美国读博,申请了一些学校的东亚研究系和几个历史系,最后到了斯坦福历史系,研究方向是早期中国。博士论文研究汉代的内廷与政治,同时做一些性别史、数字人文、全球史和法律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欢迎对相同话题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多多交流。欢迎访问我的个人网站:http://yunxinli.su.domains/



在斯坦福历史系读博士

李芸鑫

1

博士项目申请

俗话说,人生很长,但关键的路往往只有几步。在读博这件事上,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网上有很多读博劝退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辩证地看待。不必讳言,读文科博士确实会面临就业困难和薪水不高的状况,如果你非常在意投入产出比,那么不读也罢。但如果你真的喜欢学术研究,看重读博这个过程本身,还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那想读就读吧。我当初决定到美国读博,一半是因为在北大本硕之后还有求知的欲望,并且想要体验不同的学术训练,另一半是由于我先生当时已在美国。


北美博士申请的流程都是比较透明的,不用赘述,我只想强调收集一手信息很重要。其实我当初的准备并不充分,虽然幸运地得到了斯坦福的录取,但对于每个博士项目的了解远远不够全面和深入。后来我才知道,博士生的录取过程中有很多因素是申请者不能掌控的,诸如学校和系里的奖学金预算,不同领域的博士生数量的平衡,教授们的个人计划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人生的偶然性。


所以,在申请博士项目的过程中,除了研究每个学校的网站,我推荐大家直接联系感兴趣的教授以及那个院系的在读博士生。很多院系的网站上有博士生的联系方式,可以直接询问他们读博的体验,教授们的治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方式,本系和学校会给博士生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尤其是针对高年级博士生的奖学金和职业发展方面。比如我们系保证所有博士生前五年的funding,第六年之后需要申请资助。我收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都会如实回答,希望能让别人少走弯路,相信大部分博士生也都会愿意帮忙。其实我当初还收到了另外一个博士项目的录取通知,我没有接受,后来偶然听说那位教授人品不端,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斯坦福校园夜景


2

博士学习

我之前并没有在国外学习的经验,所以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是参与课堂讨论,一开始总是瞻前顾后,错过了发言的机会。尤其是有一门讨论课,气氛非常严肃,我每次尝试发言都失败,回到公寓就大哭。那时候我一个人住,也不想把这些事情告诉爸妈让他们担心,心理压力很大。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当初好傻,如果可以穿越回去,我会对那个过去的自己说:“你这些内心挣扎,别人是不知道的,虽然那位教授看起来很严厉,为什么不主动和他沟通,找一个解决办法呢?”


后来我慢慢地观察课堂和各种学术活动,明白了自己需要克服imposter syndrome和完美主义,相信自己的见解对讨论有所贡献,而不是总担心别人会评判自己。我也知道了寻求帮助并不可耻,而是积极主动和信任别人的表现。除了系里的老师和同学,学校还有各种研究中心、写作中心、教学中心、职业发展中心,都能提供高质量的资源。不过这些资源比较分散,需要多留心以及和学长们交流。斯坦福的校训是“自由之风劲吹”,但我听到一位工作人员开玩笑说“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too hard”, 就是说斯坦福很“去中心化”,校内不同机构之间没有很密切的协调,经常各行其是。


虽然要努力寻求支持和帮助,博士学习和研究生活总有孤独的一面。我们系博士学习的前三年主要是上课和准备资格考试。我的感想是,如果平时认真地读书,这些并不算困难,关键是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我资格考试的书单上有两百多本书,看起来很多,但有一部分是以前上课的时候读过的,而且大部分书都不用精读,提炼中心论点、论据和方法论即可。回头来看,我认为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尽早明确自己资格考试的四个领域,有针对性地选课和阅读,建立学术上的专长和以后的教学领域。比如我的四个领域是早期中国、帝制晚期中国、罗马史和世界史,大概是第二年开学的时候和导师商量决定的。另外一个是从读博开始就建立一个笔记系统,这样资格考试和教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以前的笔记。


我们系还规定前三年要做四次助教,其中第四次可以用自己设计的一门课程代替。我做了三门课的助教,然后设计并讲授了自己的一门课,是讲中国性别史的,虽然选课人数惨淡,还是很享受这次教课的经验。我也接触过斯坦福周边的其他学校或机构的学生。我在教学方面的总体印象是,美国的学生比较多样化,基础差异较大,学习习惯也很不同,因此需要多和他们沟通。看到学生有所进步的时候,作为教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们系的博士资格考试一般是在第三年快结束的时候,形式是两个小时的口试,俗称orals。也许多年以后,我还会回想起那尴尬的一天,五个教授和我围坐在一张桌前,四位考官轮流提问了我两个小时(另一位是主席)。有些问题我是准备过的,有些是没有准备的,只能努力调动已有的知识回答,显得比较紧张。最后教授们请我回避,他们在屋里投票签字。我坐在走廊的长椅上,过了不知道几分钟,我的导师Mark Lewis教授开门出来,和我握手说:“Congratulations! Passed”。然后他问我有没有庆祝活动,我简单地回答“没有,我回家了”。其实我当时是有点累了,又对自己的表现不够满意。第二天我和Matthew Sommer教授谈了话,又在系里的party上见到导师,他们都对我说,我在考试中的表现很好。我非常感激他们对我的信心和鼓励。


3

博士论文

每个人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都会考虑博士论文的方向,但是开始博士学习以后,具体的题目还可能有变化。我以前的专业是文献学,也一直对性别史很感兴趣,尤其是政治与家庭的关系问题。在上完两年的博士课程之后,我就和导师讨论了选题,决定研究汉代的内廷与政治。第三年开始的时候,我写了初步的开题报告,但是我们系是没有开题答辩的,这个报告主要是用于申请研究需要的奖学金。第四年开始的时候才写了比较正式的开题报告,并且联系了几位老师,组成我的博士论文委员会。


我们系有很多做非美国史的博士生,会在第四年去国外做一年的研究。研究清史和现代中国史的博士生也常常在中国查档案、做田野调查,或者做口述史的采访。我自己的题目不需要回国很久,我只在第三年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去了西安和洛阳,参访汉代的帝陵和都城的考古遗址,期间得到了考古界老师们的热心帮助。第四年回到美国,就一边看文献一边写论文。


写博士论文的这个阶段,时间相对自由,但也容易拖延,因为现在没有了固定的截止日期。再加上我第四年的时候有美国大选和新冠疫情,不知不觉中几个月就溜走了,第一章还没有写完。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利用各种工作坊、会议的投稿期限,督促自己完成一部分写作任务。我也发现别人的视角能够帮助我反思自己的研究。每次做presentation,我都不得不思考自己的研究题目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别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真正想要表达的到底是哪些论点,要讲述怎样一个故事。我写前两章的时候追求全面,堆砌了很多材料,论点却不清晰。师友们的意见和学术会议上得到的反馈都帮助我思考自己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以及不同章节之间怎么连贯起来。

疫情期间参加线上会议做presentation

找到其他博士生一起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学校的写作中心会定期举办Dissertation Bootcamp,就是一群人在两周的时间里,每天花四个小时一起写作 (疫情期间改为线上),每天开始的时候和小组成员交流当天的目标,结束的时候一起总结今天的工作进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大家养成写作习惯,还可以减轻科研生活的孤独感。我认识的一些博士生也会自己组织写作小组。他们还在Slack上面建立了不同的channel,比如有一个群叫kudos,就是专门炫耀自己的成就然后让大家点赞的(类似夸夸群),可见博士生们多么需要得到认可。


我们系的博士生一般需要六年或七年毕业(八年的也有),也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教授们都强调博士论文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以后会变成你的第一本书(如果你继续做学术工作的话)。然而在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最好不要过于完美主义。也许大家听说过这样一句话:“A good dissertation is a done dissertation. A great dissertation is a published dissertation. A perfect dissertation is neither. ”与各位博士生共勉。

在San Jose市中心参与Stop Asian Hate活动


4

海外生活

我读博的前两年住在校内的单人公寓,住宿条件很好,还可以随时欣赏校园的美景,唯一的缺点是烟雾报警器和火警太敏感。后来我先生换了工作到硅谷,两个人需要更多的空间,就搬到校外去住了。然后我就知道了学车的重要性,因为这里公共交通不发达,不开车就像没有腿一样,活动范围严重受限。然而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学着,今年夏天才终于拿到驾照。


加州的天气和各国美食都是极好的,当然生活成本也是相对高的。在疫情肆虐之前,我喜欢尝试不同的菜系,日韩、东南亚、印度、希腊、意大利菜都试个遍,就像一只好奇的仓鼠。周末也会出去徒步、看海或者打网球。可以吐槽的事情当然也不少,比如每年繁杂的报税,加州“雁过拔腿”的高税率,低效率又贵的医疗系统,签证等身份问题,还有疫情中两次搬家,不过这就是生活吧。有时候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也会触动乡愁,比如忽然想起两年没有回国了,特别想吃糖葫芦,可是买不到山楂,只好“望洋兴叹”。

周末喜欢去的一条hiking trail


每次和我爸妈视频通话,他们都会说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朴素又坚韧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我。再加上我先生是个乐观的人,所以我还能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我的美国同学们经常会看心理医生,这当然与他们普遍重视心理健康的文化有关(他们可能没事也去找心理医生聊聊),但博士生活的压力也可见一斑。因此保持一些兴趣爱好,调节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加州的Pacifica State Beach


5

结语

在读博期间有些焦虑、迷茫和自我怀疑是难免的。加上文科的教职市场形势严峻,相信就业去向也是大多数博士生担心的问题。我只能以 “尽人事,听天命” 安慰自己,同时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方向。世界很大,与其不停地担忧未来,不如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的心态和生活的热情。何况世上还有那么多承受苦难又没有退路的人,我能拥有一些选择权,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最后祝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如愿以偿,求仁得仁。如果选错了路也没关系,反正大部分人都选不对,选对的也觉得自己选得不对。人生就是一座座围城嘛。


2021年夏写于Cupertino家中。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新媒体平台。如往期推荐所示,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留学申请和读博士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人文和社科学术文章。如果读了有所收获,请点赞和点在看或留言!

为便于和读者互动并直接分享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本公号已开建“云里读者群”,有兴趣的读者可添加主编陈老师微信ID: lc2069。申请时请注明真实姓名、最高学历、现工作或学习单位简称。

end


往期推荐

云里学者访谈:张泰苏:在多个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路口寻找答案 (学术精简版)

学者访谈:王赓武教授谈他的家与国

“博士炼成”系列:张子微 I 在试错中找到所爱:哈佛城市规划博士申请和学习”

云里学者访谈:哥伦比亚大学高彦颐(Dorothy Ko)教授访谈录

帝国的历史魅影 —北大吴晓东教授评哥大刘禾教授《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

博士炼成系列:做个快乐读书人 - 于露

学者访谈:葛兆光 - 从中国出发,抵达全球史

“学人访谈”系列:社科院世界史所吕厚量老师访谈 (上篇)

博士炼成系列:刘丽媛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多伦多大学刘思达教授:流不动的现代性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云里阅天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