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炼成系列:刘丽媛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1-04-22


编者按

本期推送的是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刘丽媛的求学和学术成长历程。在文章中,她回顾了自己从本科开始一直到博士阶段的求学经历,分享了考研和考博的经验心得,以及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和在继续工作与回校做学术研究之间作选择等重要的问题。她为追求学术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年轻学者借鉴。感谢刘丽媛博士授权“云里阅天下”公号首发。我们会继续推出"博士是如何炼成的"和"学者访谈"系列文章,包括很快将推送的哥伦比亚刘禾老师和林郁沁老师的访谈录。欢迎继续关注和转发。也欢迎留言互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 | 刘丽媛


我是1990年出生的人,算不上是正宗的90后,处于在80后和90后之间。今年刚好是而立之年,是人生中的关键节点,应该好好地总结一下过往的求学历程,就当是三十自述吧。


终于考上大学了

我出生在河南省中西部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在那片土地上勤劳耕耘。印象中父母亲几乎每天都是早早起床、很晚才忙完睡下,他们的这种勤劳精神也是一直激励着我要好好学习,因为除此之外我似乎也做不了太多,希望以此能够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不让他们那么辛苦,也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要有出息、要出人头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虽然我一直都不是头脑很聪明的那种学生,但我很懂事听话,跟其他同龄人相比,我似乎总是慢半拍、后知后觉,总是在埋头学习,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许正因为如此反而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吧。我认为自己也勉强算是一个很努力、不气馁的好学生。我5岁开始上幼儿园、6岁上学前班、7岁上小学(当时我们村小学还是五年制)、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高考复读一年),真可谓十年寒窗了,终于在2009年的暑假收到了河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是当时我们家(包括近亲)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虽然母亲对于我最后考上的这个学校并不是那么满意,但毕竟也算是为家争光了。

我的高中校门


师大时光

被录取的法学专业其实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是被调剂过去的(当时全国的法学院都在扩招),法学专业在河师大也并不是排名很好的专业(当然师大的师范专业才是最好的)。四年的法学教育是枯燥的,当时的感觉是那些法条、教材甚至课程都是生硬的、刻板的、无趣的,距离我的日常生活太远,加上我之前的生活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基本上除了学习之外对其他事情是“无动于衷”的,社会阅历几乎没有,所以法学对于我来说始终是有距离感的。我觉得本科直接学法学会有点“不走心”,最好是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之后再来念法学,这样学法学才会更有感觉。虽然我大学四年的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但法学好像始终没有激起我太大的兴趣,这也影响了我后来的选择。法学专业当时对于我来说似乎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为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那时候的我对于学术研究几乎没有太多的认知。

但大学的四年仍是我最难忘的青春时光,我不再做一个纯粹的“学生”角色,并试图摆脱二十年来加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束缚,反思家庭教育带给我的烙印,反思中学时期机械的应试教育以及残酷竞争的高考带给我的焦虑和不安,我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广泛结交其他院系的师友,有了许多新的尝试和突破。最大的收获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跟着新乡学院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教授颜景松老师义务开设的国学班,有两年时间我坚持旁听了老先生细致讲解的四书五经课程(大概每周一次或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左右),我一直很庆幸自己能够认识德高望重的颜老先生,是他带领我走进了先秦诸子的经典,逐字逐句地给我们讲解其中的哲理,让我躁动的青春时光多了一份豁达和厚重,老师的言传身教似乎让我看到了先秦儒家可能有的样子,这种无形的影响很可能是一辈子的。另外一个收获是结交了一个文化同盟,机缘巧合认识了师大的四位老师,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院系,但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去田间散步、带学生游学,我和其他三位女孩也是来自不同的院系,但由于共同的旨趣、也由于老师们的机缘聚在了一起,我们也经常一起骑行去新乡学院听颜老师讲课,老师们有感于我们共同的文化志趣,为我们四个学生分别起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乐四个字号,希望我们像向日葵一样,心儿向着真、善、美、乐。感谢美好的大学时光让我感觉特别的充实,而且在给了我这么多的同时,也让我遇到了我的爱人,我们一直彼此相伴,互相支持。


听完课后跟颜老师合影


总之,我的大学历程可以总结为从外求到内求,从一开始对未知世界的新奇感,到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最后转向自我反观和洞察,但内心依然有很多未解的难题。作为全国第二大考研基地(据说全国第一大考研基地是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在校园里到处都是关于考研的海报、资料和考研人,这种氛围好像在告诉我:又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在面前,你要不要继续迎难而上?我其实是一个不满足的人,内心好像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我不断向前。打算考研、读研可能跟这些都有关系。


考研岁月

考研首先是要选好专业。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最理想的当然是兴趣和职业刚好重合,能够在大学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尝试。跨专业考研是有一定风险的,有时候未必是明智的选择,除非你已经“觉今是而昨非”,认定了这辈子就是要走这条路,那就勇敢的去接受挑战。我选择报考法律史专业大致跟我大学听了两年的先秦经典有关,还记得师大的吕未林老师对我说:你是学法律的,又喜爱文化,你可以研究中国法律史、法律文化啊!吕老师的建议对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人生有时候就会因为某个导师的指点而改变。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法律史专业的竞争相比其他方向来说要小一些,因为法律史在大部分的法学院还是比较小众的。当然有很多人考研也不是为了以后做学术研究,只是为了拿个硕士学位、找个好工作,那选择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可能比较好,因为找工作的时候有的会限制专业。这是选专业。

还有就是选学校,我觉得选学校的重要性不亚于选专业,特别是在你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时候,可以先选学校。选学校我觉得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这个学校是不是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种类比较丰富、齐全,你可以去旁听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也许在这里你就马上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了;二是要看这个学校在哪个城市,这个城市在全国有什么特色,大致来说一个城市的底色跟一所大学的底色是吻合的,这个城市很有可能也是你未来发展的地方,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对今后自己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师大的校训石


当时的我还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是内心向往着北京,想去北京读研,考研前我还专门跑去北京参观了好几所知名大学。第一年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没有过线,这跟我选择学校没有经验有很大关系,当时中国政法的考研和司法考试的科目有点重合,考的知识比较全面,各个部门法都要考,这对没有考过司法考试的我来说其实并没有优势。第二年我选择报考南京大学,理由有二,首先我这次在网上先查了好多学校的考研真题和备考书目,有的学校根本就查不到,查不到的我就放弃了,然后从查到的当中选择了书目相对较少的几个学校,再加上我有个认识的本科学姐刚好在南京大学法学院读硕士研究生,当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百年名校和六朝古都的向往,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考南大。

我觉得有学长学姐考上了那个学校对于考研能否成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现在考研好像一般不指定参考书目了,所以联系考上的学长学姐就显得更重要了。首先,他能考上说明那个学校不排斥我的本科学校,而且无形中这对于处在迷茫中的考研人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其次,他可以给我提供关于备考全过程的经验,而且因为他对那个学校的各专业都比较了解,他很有可能在专业选择上也能够提供具体的建议;再次,他也许能够比我更早知道考研的进程,甚至如果我报考的就是他的导师,那他能够提供的帮助就更大了。我和我的学姐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但她认识他们硕士班法律史专业的同学,她把同学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了,顿时就感觉我跟导师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这样我备考起来就更有信心了。


师大的塑胶跑道


外缘有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具体的备考过程,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备考的已经记不清了,但至少要提前大半年备考。首先,关于备考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率,我觉得在本科学校附近备考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是环境比较熟悉,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是在本科学校备考也方便获取考研信息,可以跟其他的研友经常交流。其次,关于考研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我觉得我能够考上研究生跟我按部就班的计划有直接关系。最后,关于报不报班的问题,考研班有很多种类,有全套的班,包括所有的考研科目,考试一般有四门: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还有单独一门的班,每个科目又分为全程班和阶段性的,全程班包括导学班、基础班、强化班和冲刺班。报不报班、如何选班,我觉得因人而异吧,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我没有专门报班。我觉得政治不需要报全程班,一般报个冲刺班就够了,主要是听一下时事热点,大部分都是听肖秀荣的预测班和买他的预测题来做,政治成绩其实跟其他人拉不开太多的分。

考研成败的关键主要在英语和专业课,特别是对英语分数要求高的学校(60分以上),英语成绩有时候就是用来筛选的,所以英语的备考就很重要。英语是最能拉分的科目,考研英语的分都不太高,所以报考英语班的人应该是最多的。南大英语要求当时是60分,我考了70分,硕士英语课程也因此免修了。英语是全国统考的,我的经验就是做真题,我把近十几年的真题做了至少三四遍。具体来说,我是严格按照考研的时间来模拟考试,考研英语的时间一般是下午两点到五点,我基本也是在那个时间来做题,不断培养进入考试的那个状态。考试时间的把握很重要,每一部分分值多少,每一部分怎么分配时间,哪一部分用多少时间,这都是要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把分值的提高最大化。考试前如果能够做几次这样针对性的训练,到考场上基本就比较自如了,根本不会出现做不完题的问题,甚至可以把每一道题都做到极致。

而且我不仅只是做题,做完题还会认真研究每套真题,充分发挥每套真题的价值。其实真题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单词、短语和好句子,以及题目设置的类型和出题的思路。我不太喜欢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我更喜欢在句子、段落和文章中去记单词,这样才能更具体地掌握单词的意思,而且考研词汇好多基本是固定考单词的一个意思,单纯背一个单词的很多意思在考试中可能会用错意思,这种学单词的方法也可以积累写小作文能用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式。专业课的复习也要结合考试真题,看其出题特点,是传统型的还是比较开放型的试题,如果是比较侧重考察基础性知识的,主要以指定书目复习初试就差不多了,开放性的试题,或者比较喜欢考冷僻知识点的,那就要博览群书了。


师大图书馆


我考试那一年是12月底初试,春节前后成绩就出来了,接着学校的复试名单就出来了,大部分学校都是差额复试,但每个学校的比例不太一样,面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太一样。能够进入南大的复试,那就证明被录取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复试基本不会被淘汰。南大的复试一般在三月中下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要考专业课,考试内容跟初试差不多,面试包括英语和专业知识,一天搞定,程序比较简单。这是我当时考试的情况,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变化。


终于来到了南大

2014年我终于幸运地来到了南京,来到了我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读研的三年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南大法律史专业偏重中国法律史,两位中法史的张老师都是历史学出身,老师给我们列了一些阅读书目,当时历史学院还没有搬到新校区,我还有幸选修和旁听了历史学院的几门课程,硕士像读了个历史学专业,虽然系统的学科训练不如历史学的学生,但见识了这些传统学科的深厚底蕴。硕士的选课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的,除了必修课,院内的课基本上可以随意选,不用在选课系统中选,只需要直接去上那个课,然后跟上课老师说一下就行了。有一个要求是必须要选一门跨院系的课程,我觉得这个挺好的,南大各院系都有很多有意思的课,可以开阔视野,我选的是历史学系的一门世界史课,有两位老师上,是关于现代化的,其中一位老师不只是讲具体的课程知识,还会给我们分享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还涉及如何去想问题、做研究,我觉得对我思维的扩展还是挺有帮助的。


南大的标志性建筑北大楼雪景


我们专业六个人,当时只有三位老师,规定是每个老师最多只能带三个人,选导师是双向选择,一进去就要选,一般是学生先选导师,我们一般都会错开选导师,尽量让每个老师都有学生。我们专业相对其他民商法专业来说偏小,同学之间相对比较熟悉,关系也很融洽,三年的硕士生活有一年半都在一起上课,其中我们四个女生还是一个宿舍的,可谓朝夕相伴。学生和导师之间也相处的很愉快,毕竟硕士生跟导师的关系比博士生来说比较松散。其实,我对自己硕士三年的努力程度并不满意,虽然旁听了一些历史系、哲学系的课程,但是总体上视野还不是很宽阔,有点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领域中,阅读的面不够广,读书的量也不多,我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还是受之前应试教育的路径依赖,没有从学习转为研究,没有从被动转为主动,系统学术的训练也是不够的,也并没有在写硕士论文前有意识地尝试论文写作和发表(课程提交的小论文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自己的自主研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锻炼。


考博故事

研二去人大的一次学习经历对我的之后的考博有很大关系。那是2016年暑假去人大参加了於兴中老师的比较法哲学课程,现在想来这次课程对我今后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感受到了真正的学者对于学术研究的纯粹之心,另一方面在这个课上也认识了许多全国优秀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有好几位至今还保持联系。研一的时候想过要考博,但真正下定决心要考博大概是在研二,准备的有点晚也是导致之后比较被动的主要原因。虽然对于学术研究是什么、怎么做,当时的自己比之本科还不是那么的明晰,但通过几位老师感受到了一些,感觉这种安静的生活方式对于我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而且我也很想去大学当老师,所以就决定考博。

考博和其他任何的考试都不同,首先是考博前的联系导师很重要,因为现在大部分是导师责任制,一般都要提前联系好老师,老师今年还招不招博士生、招生还有没有名额,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老师想不想招你,这些都是需要提前了解清楚的,这些信息很多老师一般都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达给你的。为了保证考上的几率最好多联系几位老师,考博是不限制报考学校数量的,但一所学校一般只能报一位老师。最后你要在众多联系的老师中选择几个录取可能性比较大的,还要提前看好考试时间是不是冲突,要错开报考学校的考试时间,当然也不能报的太多,我觉得最好以一两所学校为主去准备,这样可以更能集中精力准备,有的放矢。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是申请制,就是先交一些个人申请材料,一般都包括研究生期间的成绩单、考博计划书、代表作、英语成绩证明等,所以这些共同的材料可以提前同时多准备几份。除了专业课的准备外,考博一般需要提前准备好英语成绩证明,可以提前查看该学校去年的招生目录要求,一般不会变化很大。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有的是只需要大学英语六级通过就行,有的需要六级成绩达到多少分以上,还有的要求六级成绩必须是近几年考的,甚至必须要有雅思或托福的分值要求,这些硬性的要求可以在研一或研二就提前准备好,之后就全力准备专业课和代表作。

研三的考博报考的都是外校,联系过清华、人大、法大、南开、复旦、华政等几个学校法理法史专业的老师,当时最想去的是清华,但考清华对英语和论文都要求很高,虽然对于我来说要求比较高,但我还是想试一试,清华的报考时间基本上是最早的,研二结束的暑假就开始了,我当时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次备考雅思,但最终差0.5分没有上线,当然最重要的是我没有什么学术成果,去清华的梦就这样破碎了。后来又决定报考法大,因为他们要求需要法大本校老师的专家推荐信,我又坐了一夜的火车赶到北京火车站,又坐了一两个小时的地铁到昌平校区,找到了导师介绍的一位老师写专家推荐信,后来也没能进入面试。报考人大也是提交材料后没能进入复试。期间还联系了复旦大学,因为研究方向不合所以联系的老师建议不要报考。在我报考的学校中,南开是唯一实行考试制的学校,其他几个学校都是申请考核制,可能因为没有研究成果的原因,申请制的学校都没有通过材料审核。联系南开的这位老师人也很好,给我推荐了备考的书目,然后年底去天津初试,进入面试的有四五个人,最终以第二名进入复试,第一名是本校的一位应届生,最终只要一个人,所以竞争压力还是挺大的,但其间听说这位老师突然病倒了,跟这位老师最终也没能见面,最终录取了初试第一名。我第一次的考博经历就这样结束了。

2017年毕业后的一年大概是我最焦灼的一年,考博没有考上,之前也没有找工作,也不想回河南,最后为了先生存就在南京找了一家企业做法务,试用期是六个月,那时候内心充满了失落感和迷失感,工作并没有让我获得价值感,相反我觉得每天坐在那里是在浪费时间,每天都在想: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就是在浪费生命。在家人的支持下,我还是选择了继续申请考博,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也想继续留在南京,报名只填报了南京大学,这次选择了法理学专业,算是跨了个方向,从中国法律史跳到了西方法学理论,对于我来说也是有挑战的。幸运的是我报考的那一年是南大实行考试制的最后一年,我就联系上了刚考上法理专业的博士生询问备考经验。大概确定了要看的内容之后,为了保证学习时间,我就辞了工作,当时我刚转正,年前辞职等于连年终奖也放弃了,但当时距离考试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虽然不知道最终能不能考上,但为了一心备考,不留遗憾,我在当时做出了这种冒险性的选择。对于我来说,似乎又像回到了当初的高考和考研一样,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赌一把了,其间过年我也没有回家(这也是我第一次春节没有回家),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同时也感谢我的博导在我人生重要的关节点给了我一次继续读书的宝贵机会,让我又得以重回校园生活,工作后才知道读书的时光是多么宝贵,也更加珍惜。


读博进行时

读博以来的学习和研究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其中输出当然就是写作,输入包括阅读与听课、讲座和会议。南大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不多,主要是在第一年里,两个学期加起来才五六门课吧。博士的第一年基本是在上课和听讲座中度过,一方面要听导师对本、硕、博讲的全部课程,另一方面受到导师的鼓励旁听了社会学院的一些课程。除了听课,还听了一些人文社科类的讲座,其中最感兴趣的是南大社会学院当代中国研究院和政府管理学院学衡研究院举办的系列讲座,他们大都偏向跨学科的研究。我导师的研究也是多学科的视野,偏向法社会学,所以对于我们的选题他没有过多的要求,读博像是读了个社会学,是导师带领我进入了社会学的大门,领略到了社会学的巨大魔力。我也广泛地涉猎了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让我看到了学术研究原来可以很有趣、很有意义。这种种机缘都对我今后的研究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想做跨学科的研究,一方面是我不太想做那种把视野仅限于纯粹法条的研究,另一方面我的学习经历本来就涉及多门学科。


校园里2020年元旦时的黑板报


博士班同学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一起上的课也不多,课下都是各忙各的,集体的班级活动也不多。联系比较多的当然主要是同门之间,导师也经常会叫我们一起吃饭,这种形式的交流占大部分吧。我们学院对博士毕业设了三道程序,第一个是博士二年级上学期的中期考核,要提交一篇代表作,如果没有通过就不能进行博士论文开题,要等到下一年和下一届的一起继续考核。考核通过就进入第二个开题流程了,开题主要是每个导师自己启动,在小范围内进行。开题之后就进入第三个答辩流程了。南大的毕业要求是要发两篇CSSCI论文,或者一篇C加两篇C扩,每个学校毕业的具体要求都不太一样。我们这一级还是三年制的,2020级的博士生已经改为四年制了。

对于我来说,读博才是真正学术研究的开始。选择读博是需要勇气的,它不同于之前其他的学习阶段,读博真的是一种对身心的双重考验,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平衡家庭和学业,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要在选题上不断创新,要对自己写的文章不断修改,还要坦然面对一次次的被退稿。写作是一门技艺,投稿发表也一门学问,都要去研究。当然如果是真的喜欢做研究,有自己持续感兴趣的研究问题,那这些困难就不再是障碍,而且可以从学术研究中找到乐趣。


以上大概是我求学三十载的心路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下这些并不是作为过来人的经验,而是为还身处这个过程中的自己精准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不忘初心。如果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也是此文的最大价值了。


END


作者简介 

刘丽媛,1990年生,河南人,法学硕士,现为南京大学法理学博士生。201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7年获南京大学法律史硕士学位。研究兴趣主要在法社会学、中国法律史、法律文化。

欢迎交流,联系邮箱liuliyuan0305@163.com

往期推荐



博士炼成系列: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社科院近史所求学记-姚江鸿

留学申请:清华本科申请北美社会学顶尖博士项目经验分享

“博士炼成”系列:狐狸博士修炼记 - 李钧鹏教授的哥大读博经历

听澳门大学王笛教授谈微观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方法和写作

“博士炼成”系列:回顾十年学术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卢韵媚

博士是怎样炼成的系列:找不到答案时,就去看看这个世界

刘文楠:为爱国而戒烟

摸着石头过河在美国读犯罪学博士 - 石路子教授

丽娃河畔的思想者-华东师大马华灵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新媒体平台。如往期推荐所示,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留学申请和读博士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人文和社科学术文章。如果读了有所收获,请点赞和点在看或留言!读者的肯定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为便于和读者互动并直接分享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本公号已开建“云里读者群”和“作者群”(后者也能收到公号文章,但针对愿投稿的读者)。有兴趣的读者可添加主编陈老师微信ID: lc2069。申请时请注明真实姓名、最高学历、现工作或学习单位简称,以及加入“读者群”还是“作者群”等。欢迎加入!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云里阅天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