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功成身退----国学六法(52)

2016-11-16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1309qo309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功成身退,才合于自然的大道。

功成身退,是老子深刻总结历史人生形成的大智慧。一部历史,有多少位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元勋重臣身败名裂,死于非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最客气、最文明的了。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复仇有两个人为他出生入死,帮了大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人一位是范蠡,一位是文仲。范蠡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帮助勾践复国后,他十分清楚勾践这个人“长颈鸟嘴,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他立刻提出辞职,弃官从商,带着越国选美的冠军西施回归江湖,做买卖还发了大财。金钱美女,得其所哉!人送美号:陶朱公。天下商人都把他当偶像,其实天下搞政治的,也得学学陶朱公。后来唐代诗人汪遵写《五湖》诗赞扬范蠡说:“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范蠡临行前,曾写信给文仲,劝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不及时地功成身退,终有一天要被勾践杀害。但文仲还傻乎乎地跟在勾践身边,毕竟功高震主,遭勾践忌恨,不久就找了个借口杀害了他。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我们发出这样的历史感慨时,再谈到老子主张的功成身退,似乎就不能再说他以不争为争,心最毒等等。他主张功成身退,其实就是主张从险象环生、杀机四伏的政治舞台回归平民生活,投身自然境界。这种追求和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精神扯不到一起去。儒家不是也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吗?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做贡献。国家政治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就退隐江湖。孔子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干脆出国移民了。

知足常乐---国学六法(51)

自然能满足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国学六法(50)

少则得,多则惑----国学六法(49)

最大的罪恶就是贪得无厌---国学六法(4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