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子兵法-----国学六法(78)

2017-01-12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1312fvcnc5&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兵入市

海湾战争期间,一位美国记者从前线发回一篇报道,题目叫《孙子出现在伊拉克战场》,报道中说:“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着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多年前的孙子。”

这话还真不是无稽之谈。老布什总统和小布什总统两次打击伊拉克的战争,从战略到战术,都受到孙子兵法的启发。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这位四星上将、伊拉克战争的总指挥,更是孙子的大粉丝,熟读孙子兵法。

我由此想起一个切身体会。1991年海湾战争时,工人出版社约我写一本关于海湾战争的书。写战争嘛,总要查一些军事学的文献,首先想到的是翻翻孙子。在第四篇“军形”中,我获得一个重大发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看到这句话,我简直拍案叫绝。孙子那时候又没有空军,他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当然,孙子肯定不是讲空袭,他的原意是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发动进攻,或者是出其不意,好像从天而降的袭击。但是,“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不是完全可以用来描述现代战争的打法吗?海湾战争乃至一切现代战争首先都是空中打击,夺取制空权,将敌方防御设施炸个一塌糊涂,然后才出动地面部队,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伤亡,减少进攻阻力,迅速攻占敌方目标。于是我如获至宝地把孙子这句话放到我那本书的扉页上。只此一例,我对孙子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往前再推30年,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核战略,也受到孙子兵法的启发。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苏联两个核大国的冷战非常紧张,大有转成热战之势。美国当时采取“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战略。就是苏联为主的华沙条约组织万一发动核攻击,美国为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确保在两三分钟内将核弹打到莫斯科。这样当然是两败俱伤,全世界一块儿完蛋。1982年,里根政府调整了自己的核战略,将“互相确保摧毁”改为“互相确保生存”。这一战略思想的改变,受到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启发。因此里根政府将新的核战略命名为“孙子核战略”。

在美国,孙子兵法的粉丝众多。甚至有人说: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

在日本,不光是军人,甚至很多商人都成了孙子兵法的大粉丝。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服部千春甚至说用《孙子兵法》赚钱是商业机密,不能讲。

因此,今日中国,大街小巷,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铺天盖地,无一例外地都将孙子兵法和企业管理搞到一起,好像守着一本孙子兵法,就能发大财,是不是企业家,就看你读不读孙子兵法。我由此想到所谓国学热以来,中国的传统学问,一下子都变成了管理学。什么《中庸管理学》、《大易管理学》、《鬼谷子管理学》,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管理学,不一而足。台湾来的一位大忽悠甚至说不懂易经,就没法搞管理。且不说他自己把易经讲了个驴唇不对马嘴,根本就不懂易经,我只想问他,西方人没有几个知道易经,他们的管理比我们差吗?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孔方兄惹的祸。无论台湾的大忽悠,还是大陆的大忽悠,都从来不讲《中庸农民工学》《大易下岗工人学》,因为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既买不起他们的书,又不会出钱请他们去讲课。大家都热衷于在孙子兵法中找管理学,而没有人用孙子兵法探讨一下扶贫问题,道理也是一样的。

对不起,我们还是书归正传。孙子兵法为什么那么重要?它有些什么现代价值?

《孙子》十三篇,六千字,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中国古代兵书不少,《孙子》却一直在排行榜上排第一,影响最大。为什么?因为《孙子》尽管是谈兵,但是对整个人生都有启发,孙子谈兵,就是谈政治,谈经济,谈哲学。能够使你获得全方位的智慧,对各行各业都有意义。孙子是把军事作为切入点,指出了人生打打杀杀的普遍问题,揭示了各行各业竞争的普遍规律。只要打打杀杀的时代没结束,各行各业的竞争没结束,《孙子》就永远不过时。

“孙子兵法”说来说去,就是教你如何赢,孙子的理论是一种赢理论。只要你想赢,你就不妨读点儿孙子。那么怎样才能赢?

法治精神---国学六法(77)

法家的统治术----国学六法(76)

悲情韩非子----国学六法(75)

商鞅功过----国学六法(74)

商鞅变法---国学六法(73)

第五法---以法为基---国学六法(7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