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三年,让我看到这个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可能
我最怕智渔变成“我一个人的”智渔,最怕大家都千篇一律,有过于趋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那样会丧失创造力,少了更多可能性。尤其在当今这个“乌卡时代”(VUCA),我坚信,多元跨界既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更是个人和组织生存发展所需要的韧性。
如何让每一个成员既能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又能高效贡献于一个共同认可的集体目标,这是我理想中的“智渔”应该成就的样子。过去这三年,让我看到这个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可能。
▍注: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
过去三年,我们所关注的我国海洋公益和渔业领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往往是因为海洋资源、水产渔业所牵涉的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等领域随着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一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从2018年开始加大推进“环保督查”政策,加强了对水产养殖和捕捞渔业的规范整治力度,这包括一系列诸如退塘还林、打击三无渔船等举措,既促进了行业基础的净化和整肃,也迫使产业结构、规模等随之调整和应对;
另一方面,受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对全球物流、贸易和消费的影响,水产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也经历了很多跌宕起伏。
在这些快速且出其不意的变化之下,作为这个领域里一支非常小、非常年轻的队伍,我们以本土民间公益组织的身份,坚持不懈地探寻“如何实现年年有渔”之路。过去三年,我们着眼于信息化和组织化这两条路径,小步快跑、迅速试错,验证了适合我们这种组织发挥最佳作用的策略,也有幸抓住了一些机会,在海南等局部地区和产业成功助力渔业公共治理水平的改善。
▼ 戳下方图片了解更多内容:
烈日下,伙伴们对照地图核验养殖区信息
⚬ 我们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部门有关《海南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路径分析》、《“十三五”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回顾性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并协助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减少海洋塑料污染的国内外案例研究;我们为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编写《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农业创新发展研究(渔业专章)》;在中华环保基金会等国字号慈善组织资助下,开展“保护幼鱼”的公众宣教和立法研究等多项渔业政策倡导工作。
⚬ 我们通过自己开发小程序、APP等数据采集工具,探索了水产养殖生产一线的信息化管理提升路径,这一方面启发和激励前团队成员通过创新的商业项目为水产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协助科技和金融企业开发服务于水产行业的产品,为他们提供产品设计和落地支持,提升小散户抗风险能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戳下方图片了解更多内容:
⚬ 我们通过联合公益和商业机构,成功打造了科普(“吃鱼有范”、“数说渔业”)和人文(“让渔回家”)特色的IP,吸引了十几万读者、逾五千万人次的关注度,让更多人认识渔业危机、了解渔民的生存挑战和复杂的渔业可持续发展议题,激发社会各界对“如何负责任地吃鱼、赶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行动。这些传播内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澎湃等主流媒体关注和转载,并获得“澎湃号最佳创作者”、B站“知识领域优质up主”等荣誉,甚至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在国内外平台上持续讲述中国渔业故事。
⚬ 过去三年里,我们曾帮助养殖户组织讨论如何办合作社,动员和支持渔民打捞海漂垃圾,在渔村里举行公益影展,和渔民一起识别本地贝类、探索适合小型传统渔民的休闲渔业...... 我们和一个个志同道合的渔村社区骨干建立了高度信任和深厚友谊,这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了解渔业社区,逐渐摸索激发渔业社区内生力量的工作模式。
调研渔民打捞垃圾的情况
如何让每一个成员既能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又能高效贡献于一个共同认可的集体目标,这是我理想中的“智渔”应该成就的样子。过去这三年,让我看到这个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可能。
其实,我们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往往就是由经历和背景都相去甚远的人所组成的一个个场域里发生的各种纠缠与碰撞而来,很多的冲突都源自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动。理解和尊重差异,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这两年里,我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各种社会挑战, 无不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发展已面临越来越多的“复杂性问题”,传统的、我们熟悉的标准化、规模化手段已然失灵。而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想真正得到解决,光靠我们自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忘我”、“无我”的境界,去促成更大范围的“达成共识”和“共创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我们与其说要达成这一状态,不如说我们要帮助更多人拥有趋向这种状态的愿力和能力——这大概是从智渔的角度,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最好诠释。
三年来,智渔越来越坚定的说出了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追求,把自己定位为解决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协作者”,在当下和未来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努力探索一个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联手促进人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协同模式。
感谢过去三年所有陪伴和支持我们的社会各方力量,也感谢我们团队成员不断的自我突破 —— 团队坚持每年花不少于十分之一的精力与财力用在集体学习上,更是持续在业务模式上大胆试错和及时复盘,才有了这三年积累起从个人到组织的自我变革能力。
各显神通的“协作者”
相信我们终将成为
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的优秀团队
构建一个链接各方的行动者网络
更“出圈”,又更“落地”
胸怀世界,立足脚下
务实而创新地走过每一天
韩 寒
期待用协作者力量, 让世界不那么糟糕!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