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毁灭式”赶海之后怎么办呢?

智渔 智渔
2024-08-29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放飞了的人们开始疯狂奔向海边,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形成了“人从众……“的景像,你以为你赶的是海,转角就会遇上螃蟹和虾贝,实际你转身遇到的只会是“两脚兽”——人类。


工作日的北港岛沙滩上,依然有不少赶海的人群。


近来,海口北港岛成为了网红赶海地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这么多车,到处密密麻麻的。”问起国庆期间的赶海“盛况",一位村民如此回答。而一篇《毁灭式赶海,海口北港岛已不堪重负》的文章,更是直指北港岛国庆期间“人多过蛏子”的怪状。昨日,智渔小伙伴也来到了北港岛,一位骑着电动车的大叔路过,见我们在堤岸上溜达。“你们不去赶海吗?”,这成为了村里人看到外来面孔的第一反应。

这已是国庆收假后的第三天,下午3点,退潮后的沙滩上依然人头攒动,还有车辆陆陆续续开进来。下车后,人们换上拖鞋,虽手持的工具不一,有人拿桶、有人拿铲,但塑料袋里必然装着一袋袋食盐。此时,北港岛正迎来蛏子的季节。高浓度盐水进了蛏子等贝类栖身的洞穴,它们会因受不了渗透压的急剧变化而爬出来,成为赶海者们的“囊中之物”。有些游客甚至直接用瓶子先调配好盐水再带进海滩。


蛏子(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图源网络


随着赶海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游客往往抱着新奇、好玩的心态来到海滩,而忽视了自身可能对当地环境、社区造成的影响。“撒盐太多了,那个蛏子都有些变味了。”村民不无抱怨地说道。实际上,这类行为一多,会造成局部滩涂地区的盐分超标,不仅会对蛏子繁殖造成影响,还可能“误伤”其它生物邻居,甚至整个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装盐的袋子、其它垃圾也往往被随意丢弃在海滩上。游客走了,留下一片狼藉给当地村民。

北港岛有着茂密的红树林,
而红树林正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宝贵栖息地。


在北港岛,据称最厉害的“渔婆”可以靠赶海维持一个家的生计,但他们也会以尊重自然的方式向大海索取。“我们传统抓蛏子不会用盐的,用手或一些工具来抓,这些游客大概是看网上视频学的。”而这也正是传统渔民与海共生的古老智慧。他们知晓海洋的秘密,感谢海洋的馈赠,同时也明白不能索取过度。在琼海潭门,我们正与本地渔民合作社共同探索本土化的休闲渔业路径🔗赶海,会碰到哪些“小怪兽”?,而赶海也是休闲渔业的方式之一。在与当地渔民共同创作潭门贝类折页时,说起潭门的每一种螺、每一种贝,他们如数家珍。“我们都只抓那些大大的,小的就留着慢慢长大吧。”


在潭门,与本地合作社渔民一起对当地贝类进行分类。


而在潭门,当地渔民看到一些不友善的赶海行为,同样痛心疾首。翻动的石头不复归原位,一些依附石头栖息的海洋小精灵就可能失去它的“家园”,为此,我们也发出了“一起来做赶海侠,共同守护蔚蓝海洋”的呼吁,让我们在享受大海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别忘了爱护它。


科普“生态赶海”理念的《潭门40种常见贝类》折页与“赶海侠”系列文创形象

同时,海南多家环保公益、研学机构也在一起行动,将共同发出“生态赶海”倡议,以友好、敬畏地姿态来面对海洋。

“这种螺以前有,这种螺也有,这种贝也会出现。”看着潭门贝类折页上罗列的一排排贝类,一位村民惋惜地说道,而要想让这份“惋惜”不继续,就在此时的行动里,爱海洋,从“生态赶海”开始——



带走照片,带走欢乐,也随手带走垃圾哦!不去惊扰寄居蟹这些海滩小精灵,看看就好!不要贪多,给海鸟们留点吧!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蛤仔就是个宝宝,让它们再长长吧!不用锄头、不撒盐,一颗一颗捡才是真本事!




END
点击了解更多

潭门 会文 荣山寮

赶海 延绳钓 幽灵渔具

罗非鱼 白海豚 大黄鱼 石斑鱼 生蚝

气候变化 可持续渔业 让渔回家


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夏    丹

排  版丨鲷鱼烧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智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