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0年11月上)​

导读

本文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小刊》,内容为近期的法规动态、新闻广角栏目,以供参考。欢迎大家订阅和咨询,订阅方式请查看文末。


江西九江有序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领导小组印发了《九江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将在中心城区和共青城市开展城市体检,重点对城市建设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和指标进行评估。

在生态宜居方面,九江市将主要对区域开发强度、城市人口密度、空气质量、施工扬尘治理、蓝绿空间占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色建筑占比、海绵城市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估。

在生活舒适性方面,九江市将主要对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覆盖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情况、人均住房面积、老旧小区用地占地、千人养老床位数等指标进行评估,提升城市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生活居住、健康养老等水平。

在交通便捷度方面,九江市将主要对城市道路网密度及布局结构合理性、公共交通出行、公交场站、停车泊位、停车场充电设施配置比例等指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反映城市交通便捷性、公共交通通达性和便利性等情况。

在市政配套方面,九江市将对城市供水、污水治理、环境卫生、燃气设施、供电设施、通信设施等方面指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反映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在城市风貌特色方面,九江市将重点对历史文化街区保存完整率、工业遗产利用率、历史建筑普查公布挂牌情况、城市设计覆盖情况、城市风貌管控等指标进行评估,改善九江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风貌塑造以及地域特色传承延续情况。

在城市管理方面,九江市将主要对环境治理、违章整治、智慧管理、社区管理、管线普查等指标进行评估。

在城市创新活力方面,九江市将主要对新增就业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业发展平台、产城融合等指标进行评估。

在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方面,九江市将主要进行城市宜居性调查、居民自豪感调查,对外来人口归属感调查等,增强人民群众对九江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观满意程度。



青海:在全国率先推进 “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

近日,从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推进会获悉,青海省在全国率先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

  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前期工作有效推进。建立了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研究制定了《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和《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确定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一对一”帮建方式,在西宁市、格尔木市、玉树市、同仁市、祁连县5个高原美丽城镇及环湖地区城镇带分级分类开展试点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制度建设,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完善标准体系,分区分级建立高原美丽城市、城镇、乡村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了《青海省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标准》和《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目前,青海省“城市体检”工作要求,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城镇体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安全排查技术导则》(试行),全面部署开展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普查工作。


湖北:重大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实行省级统筹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省财政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湖北省补充耕地指标省级统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重大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实行省级统筹。

《办法》明确,国家和省级交通、能源、水利、军事国防、教育、医疗等重大建设项目,各市州、县市应按照“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市域调剂补充”的原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本区域内难以落实占补平衡的(即存在补充耕地缺口的),可申请省级统筹。根据项目所在地政府的申请,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统筹,确保重大项目落地。

《办法》规定,用于统筹调剂的省级指标库的耕地指标,主要来源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占补平衡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新增的补充耕地指标。同时,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在满足自身耕地占补平衡后仍有结余指标的县市,可申请承担省级统筹任务,将其结余指标纳入省级指标库。对积极支持省级统筹的县市,其结余指标优先安排在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交易,并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予以优先安排。


安徽:新版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出炉

近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安徽省建设用地使用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标准,进一步健全建设用地节地准入体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工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

《标准》主要包括6个章节。主要指标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两部分,其中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土地利用分类的相关要求,划分为工矿仓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住宅及特殊用地等5个门类,共包含66个大类、431个小类指标,从容积率、绿地率、行政办公用地比例、单位用地面积、总体用地规模等多个方面列出了具体的数值规模控制要求;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和道路用地4部分,分别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单项用地比例及总规模等方面列出了具体的数值规模控制要求。


河南:印发《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20—2035年)》

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获悉,《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河南省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规划》为郑州都市圈生态保护与建设画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期到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湿地保护率达到50%,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郑州都市圈5市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远期到2035年,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全面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的和谐都市圈、经济集约高效的绿色都市圈、社会健康文明的宜居都市圈,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福建: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市或县城(城关镇)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改造工作,加快推动城市更新。

  根据《方案》,福建省将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对小区建筑本体和周边环境适度进行提升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重点解决基础设施老化、防灾防疫功能不健全、公共服务缺失、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方案》明确,福建省将重点实施基础类改造,突出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完善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其中,基础类主要是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完善类主要是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提升类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


江苏:《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发布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出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指南》共六章,分别为总则、编制组织、设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强制性内容和成果构成。该《指南》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负责解释。

《指南》明确,设区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市辖区和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次。

市域应当明确全域结构性管控和统筹协调措施,提出县(市、区)规划引导要求;市辖区是设区市直接实施规划管理的主体区域,其规划内容和深度原则上与县(市)域相同;中心城区应当明确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布局和重要设施布点等要求。设区市可以组织编制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分区规划。

县(市)总体规划包括县(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县(市)域应当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控制线划定、国土空间用途结构优化、城镇体系、要素支撑体系、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等内容,提出乡镇规划引导要求;中心城区应当明确空间结构优化、用地和重要设施布局等要求。

中心城区范围指本级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集中建设区,包括集中的规划建设用地和相关功能组团等,并与城区划定工作相衔接。邻近功能组团、居委会的规划集中建设区应当划入中心城区。

农场、盐场、林场等特殊区域可作为乡镇级单元,统筹纳入所在地市县总体规划。


我国首部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发布

我国首部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陆域生态系统》(以下简称“GEP核算标准”)日前在杭州发布,涵盖了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生态产品功能量定价方法等十个部分。

GEP是指特定地域单元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价值。通过确定核算地域范围、明确生态系统分布、编制生态产品清单等步骤,算出绿水青山的“价格”。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社会管理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郑培说,GEP核算标准相当于为衡量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定了一把标尺。在标尺的引导下,推动各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山西省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通知,大力支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和督促指导,增加检查指导频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同时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放心工程”。

为丰富小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山西省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积极同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或建设。对于空置的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在产权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可以无偿提供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使用,供其在社区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服务。


福建省试点园区土地利用标准化评价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部署开展规划提升、集约发展等10个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开展试点园区土地利用标准化评价工作,指导标准化园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长效工作机制。

《计划》明确,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用地按照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及亩均税收等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用地主要指标,开展试点园区土地利用标准化评价工作,指导标准化园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工业项目,有序引导工业项目进区入园,鼓励新上工业项目集中连片建设。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落实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配置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挂钩制度,保障试点园区转型升级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支持园区所在地优先配置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对“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企业,优先在工业园区内安排建设用地或协调租赁标准厂房。


“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副司长、生态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健民近日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已成为林草业重要支柱产业和极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

据张健民介绍,2016年至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60亿人次,平均年游客量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其中,2019年游客量达到18亿人次,占国内年旅游人数的近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国家步道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国家林草局依托大林区、大山区,推动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发展。2017年以来,连续公布了3批12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武夷山、罗霄山、天目山、南岭、苗岭、横断山、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步道总长度达到22000公里。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用生态旅游统领依托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的观光、游憩、度假、体验、健康、教育、运动、文化等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以上信息内容有删减,完整版可查看《规划小刊》

欢迎大家咨询和订阅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规划小刊》


推荐阅读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0年10月下)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0年10月上)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0年9月下)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0年9月上)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