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平急两用,体育场馆如何化身“应急先锋”

清华体育产业中心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中心 2023-01-31

 



导语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由体育场馆等改造而成的方舱医院,成为抗疫斗争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标志和人民群众难忘的历史回忆。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部门协同,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总体要求。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对实施方案行了详细解读,重点强调借鉴方舱医院建设经验,推广实施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提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避险避灾能力。


针对体育场馆“平急两用”目标与要求,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对方案的政策背景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如何结合“新基建”提升体育场馆“平急两用”水平提出了行动建议,希望能够为未来各地体育场馆开展相关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体育场馆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举办体育赛事、提供健身服务、开展专业与业余体育培训、举行综合会展与大型演出等多种功能。同时,作为“平急两用”的重要载体,体育场馆也是城市中重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在灾害疫情中,凭借空间宽敞、结构坚固、分布广泛、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等特点,成为防灾抗疫的优选场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等资源,建成数个方舱医院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20年2月5日收治首批轻症患者起至3月10日全部休舱止,全市16家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12000余人,成为抗疫斗争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标志和人民群众难忘的历史回忆。


图1 疫情期间的武汉方舱医院


一、政策背景与发展方向


随着近期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全面总结方舱医院建设经验,进一步提升体育场馆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平急两用”水平,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2020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会议指出,……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部门协同,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要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确保重要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2020年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针对方案推进工作,提出要“加强平急转换,重点借鉴方舱医院建设经验,推广实施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平急两用的改造,补充完善和强化应急处置内容,预留好发展空间。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或者是突发情况,就能够快速的转化为救治和避险避灾场所。”


通过上述信息不难看出,“平急结合、快速转换”将成为未来各地体育场馆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二、体育场馆“平急两用”的优势与不足


根据自身特点,体育场馆在“平急两用”方面具有下述三方面的优势。


一是体育场馆空间较大、设备设施齐全。体育场馆普遍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是应急避难和防灾抗疫的优良场所。体育场中的室外田径场,可作为临时集中帐篷搭建处;体育馆中的比赛与训练场地,能够灵活分割用作休息住宿使用,中控室可以成为设立临时指挥中心的绝佳场所,大空间的停车库和体育器材室能够存放大量救灾和抗疫物资,广播大屏幕与信息控制室能够进行信息传播和协调指挥。另外,体育场馆普遍建有较多层高与空间适宜的房间,不仅能够满足大量人员聚集安置,也便于防疫救灾人员分头开展工作。体育建筑中通常配有独立的供暖、发电机房,灾时若城市供电中断,应急发电可满足场馆避难生活的用电需求。


图2 体育场馆空间较大、设备设施齐全


二是体育场馆流线多样,便于分隔管理。体育场馆流线多样的设计便于分隔管理,是应对突发疫情的特有优势。体育场馆设计功能复杂,使用人群有运动员、媒体、组委会、贵宾等,多样的流线设计保证了各方在使用过程中互不冲突。在应对灾害和疫情时,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对不同空间进行分隔,独立进行管理。如媒体中心、贵宾中心可改造为应急医疗区,确保医疗区布局紧凑、洁污分流;体育馆媒体区的新闻发布厅可改造为集中输液室;赛事场地可改为方舱病房;各独立办公室可改为各科室;运动员盥洗室、餐厅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等。


图3 体育场馆流线多样,便于分隔管理


三是体育场馆室外开敞、分布具有层次。体育场馆根据使用目的与设计方案的不同,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拥有如热身田径场、露天运动场、集散广场、停车场、大范围绿地等不同类型的室外开敞空间。城市级的体育场馆数量一般较少,位置往往距离社区较远,但周边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地面积较大,与外界隔离性好,便于紧急状况下人员和物资长时间的集中和转移。而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则数量较多,同社区距离较近且联系紧密,便于紧急状况下人员就近临时集中、安置与转移。不难看出,前者少而远,后者多而近,形成了具有层次化的分布体系,能够为防灾抗疫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图4 体育场馆室外开敞、分布具有层次


但由于部分体育场馆在早期建设中缺乏“平急结合、快速转换”的设计内容,如果不经改造升级,将难以满足“平急两用”的各项需求。例如不少体育场馆在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基本生活供应系统、通信设施等)、应急辅助设施(盥洗室、简易厕所、开水间等)、外部环境场地、内部功能分区流线规划等方面亟需进行改造与完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体育场馆紧急改建而成的方舱医院也曾在采暖、通风、卫生、网络通讯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虽然随着后续工程改造,上述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依旧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三、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建议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将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议各地抓紧当前国家全力支持“新基建”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当前结合“新基建”,及早开展体育场馆多功能设计和智能化升级。对于已建成的场馆,尤其是城市级场馆,当前建议结合“新基建”中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医疗等先进技术,围绕“平急结合、快速转换”的功能需求,及早分级别、分批次地开展多功能设计与智能化升级,逐步具备“平急两用”功能。


对于规划中的场馆,应在设计阶段就将“平急结合、快速转换”作为设计要求,通过多功能设计与智能化应用,将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新基建”纳入改造当中,统筹安排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满足“平急两用”要求。


二是近期结合“新基建”,持续加强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土地供给与资金保障。建议各地政府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发展“新基建”的各项政策措施,从土地供给、资金保障等方面为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持续加强支持。


在土地供给方面,3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国发〔2020〕4号),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新基建”土地供给提供了便利。建议各地政府加强政策研究,充分利用上述政策,为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提供土地供给支持。


在资金支持方面,在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达“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中央资金24亿元,支持24个省(区、市)及15个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的社会足球场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另外,在地方层面,北京市体育局印发《北京市新建体育场馆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建体育场馆补助项目,为体育场馆改造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建议各地政府充分发挥“新基建”与各项经济刺激政策措施效能,进一步加大对于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是未来结合“新基建”,尽快出台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强制性建设改造标准。以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例,2018年年底,国家编制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相继出台。其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对公共体育设施有强制性条文,要求“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不应低于0.5平方米/人”,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包括“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上述强制性标准的出台,有力推动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因此,未来有必要尽快出台同“新基建”紧密结合的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国家强制标准,推动以体育场馆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平急两用”工作更好落地。


在强制标准中,建议一是将“平急结合、快速转换”作为体育场馆新建或改造方案评审的“一票否决”项,未来各类体育场馆在建设方案设计中必须全面完善“平急两用”设计,不合格项目禁止开工建设。二是将“新基建”作为实现“平急结合、快速转换”需求的重要抓手,应用高新科技手段快速提升体育场馆日常管理与应急保障水平。三是明确“平急结合、快速转换”各项功能的实现指标与具体要求,方便各地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工程开展方案设计与调整。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平急两用”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严峻考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积极施策、沉着应对,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阶段性胜利。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为进一步巩固抗疫斗争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为未来应对各类灾害疫情进行充分准备,各地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抓紧当前国家全力支持“新基建”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平急两用”建设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社会树立牢固的安全屏障,为群众构建坚实的“安全健康防火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运动员全生命周期发展研究》(一)——文献研究篇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运动员全生命周期发展研究》(二)——访谈篇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运动员全生命周期发展研究》(三)——运动员路径发展篇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运动员全生命周期发展研究》(四)——对策建议篇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一图看懂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问题分析与建议篇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中外社区体育发展对比篇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总结、建议与展望篇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体育产业的挑战、机遇与发展对策 (上篇)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体育产业的挑战、机遇与发展对策 (下篇)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 超及时!体育企业“抗疫”优惠支持政策研究与查询指南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如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同意后方可使用。私自篡改抄袭文章者,我方将追究法律责任。


欲知更多有关体育产业的观点、活动,敬请关注“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Tsinghua University)”微信公众号:“清华体育产业研究中心”(TUDSI_2016)

感谢英迈传媒对研究中心的鼎力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