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 儿童心理健康也hin重要
今天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顽皮闹腾”的孩子可能患有多动障碍
“乖巧内向”的孩子可能患有孤独症
家长眼中的“没教养”可能是品行障碍在作怪
为此,国家卫健委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让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跟着小粤粤来一起学习下吧
第一条:
心理健康与身心健康“唇齿相依”
一个健康的人,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应该是健康的,二者相辅相成。
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身心疾病;另一方面,身体健康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慢性疾病患者人群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
如果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和身体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条:
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
坚持适量运动,每周3~5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
第三条: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的原因包括:
1.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
2.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
3.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4.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
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
专业的求助对象包括: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在获得专业评估和诊断的同时,还可以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如有必要可以获得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
睡眠质量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常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
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
及时预防和治疗抑郁和焦虑
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的后果很严重,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
焦虑症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
这两种病症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早期及时治疗能有效防止病情反复,更能预防自杀。
第六条: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
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
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调整用药及用量,不可急于停药。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停药。
第七条:
科学引导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家长需尊重每个儿童的发展节奏和特点。如果儿童的心理压力过大、缺乏运动和社交,将不利于其大脑发育,影响心理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家长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不要急于干预,更不要一味地惩罚,必要时可求助于专业人员。
第八条:
早识别、早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预防十分重要。
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可以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
第九条:
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多半是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这类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经过有效治疗后,可以得到控制乃至康复。
因此,患者在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患者多接触社会,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第十条: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缓解压力
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例如运动、健康的兴趣爱好、找朋友倾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减压方式,以免带来其他的身心健康问题。
通讯员:林海程
编辑:曹思扬 赵莹
设计:林婷
绘图:林婷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康回眸
◎ 狂犬病日 | 5分钟战胜疯狗秘籍~爱狗也要爱自己,怕狗也别仓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