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情感饥饿”的真正痛点在校外
留守儿童“情感饥饿”的真正痛点在校外
文 / 山栀子
55858,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留守儿童的数量;84%,是200个抽样家庭中双亲外出打工的比例;53%,是抽样家庭中留守小学生的比例;70%,是抽样家庭中孩子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比例……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校长王怀军,把该县民政、妇联联合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入户调查结果带到两会,引起广泛共鸣。(人民网3月21日)
这份调查报告中的一些数据确实让人纠心。8%的留守儿童生活靠自己照顾,28%的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不稳定,52%的留守儿童没有幸福感,仅有6%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未受到影响,91.6%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性格、品德、习惯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也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重视和支持。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系列举措。
可以预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留守儿童依然是普遍社会现象。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受多方条件所限,毕竟不能成为主流。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还必须依赖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就业环境的不断向好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完善的关爱体系建设。这也势必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担当,不能视而不见。在留守儿童关爱的“小环境”上,教育主动作为,教师及时补位,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重要依靠,教师成为留守儿童心灵的温暖臂膀。不得不说,在留守儿童为主的乡镇和乡村学校里,教师早已超越了育人的范畴,主动并过多地承担了父母和家庭的责任,俨然成了一个个名副其实的“代理家长”。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校内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站)的不断建设,留守学生生活关怀和心理辅导制度的常态化,留守儿童关爱成为了学校工作的“特区”,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共识共鸣,同向同行。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的校园生活健康快乐、丰富多彩。他们对学校已十分依恋
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主要“发病”于校外和假期。每天放学回家,每周双休例假,或是其它法定节假日,正是留守儿童最孤单、无助的时候。没有亲人陪伴,缺少同伴,生活单调,无人关照和监管,时间突然失去了规律,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巨大反差,极易在瞬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失衡。越是孤单寂寞时,越是思念父母渴望亲情。特别是当生活中的误解、委屈、挫败感得不到及时化解和释放时,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长此下去,就会形成性格上的缺陷和畸形。
号准留守儿童的情感痛脉,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解。校外的事情,学校无力包办,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力。当前,依托乡镇(村)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建共担的方式进行管理,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也是最安全的一种关爱平台。依托城镇的社区服务中心、乡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则是一种有益补充,能将关爱活动延伸到社会最基层、到学生家庭附近,聘请村组干部、社区工作者、学校教师、民间艺人和爱心志愿者等参与其中。这种散布于社区和乡村的关爱平台,主要解决的是假期没有同伴、生活单调、没有寄托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精神和心灵的负担和困惑,一方面必须借助他们所熟悉和亲近的老师,或是倡导和发动就近的退休教师群体;另一方面,还需要培训专门从事留守儿童关爱的志愿者,或者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范畴,这是一支宝贵的力量。
社会问题,社会共治。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校外学习和生活问题,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本文已刊于3月22日《湖北日报》网和荆州新闻网,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可进入省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