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如何化解手机控引发的“手机痛”|山栀子
荆江评论:
如何化解手机控引发的“手机痛”
荆州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近日,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校内女教师重伤身亡一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官方通报称,经警方初步侦查,嫌疑人为该校在校高三学生因手机被老师没收,在去办公室要回手机时与老师发生冲突,将老师捅伤致死。(北京日报1月4日)
又一则血淋淋的校园弑师案!又一起因手机而引发的悲剧!教育过程中,因为手机而引发师生矛盾冲突酿成血案,这并非个案。2017年初,抚州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课间玩手机被收走,班主任孙某要求通知家长,雷某不满,持刀杀害班主任。
教师履职尽责,却落得命丧学校,令人不可思议。人们不由感叹,教师倾注满腔慈母心,却为何教出负心读书郞?
负心读书郞的“疯狂”之举,并不止于师。他们心灵的扭曲,已沦落到对身边一切爱和生命的轻视和无视。打开网络:有小学生因家人不让玩手机喝农药自杀;有初三少女、高一男生在被老师暂扣手机后跳楼身亡;有母亲带儿子配眼镜时因拿回单据时挡住了儿子的手机屏幕,母亲被儿子暴打;有15岁少年因为玩游戏被母亲抱怨,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手机控”引发的“手机痛”一次次深深刺痛了网民的神经,也不断刷新了人们对“熊孩子”疯狂程度的认知。
对自己和亲人尚且如斯,更何况是老师呢?悲剧面前,恸哭者为之,痛心者为之,悲悯惋惜者更为之。特别是教师,一种“兔死狐悲”的凄凉感涌上心头;委屈、无奈、甚至是恐慌的阴影感笼罩着自己的职业。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面对问题学生、“熊孩子”而不敢管、不愿管的心态。
悲剧,也是最深刻的“现实教材”。
作为教师,在情感的冲突之后,平静下来,更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深度的研究。我们要研究眼前的这些孩子们,研究他们的时代特质、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
作为“网络原住民”,或称“网络原生代”的孩子们,对网络和手机的习惯和依赖,就是他们潜在的时代特质。在这样的教育对象中,已成为“手机控”或“低头族”的孩子群,都不可以简单对待。特别是其中一些在特殊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形成了一些诸如自私、孤僻、偏激、暴戾等极端心理;手机已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精神沉迷其中,形成过度依赖,其亲密程度已超乎父母亲人,甚至是代替了父母亲情。面对这样的孩子玩手机,怎能简单以“一收了之”来处理;在师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又怎可以等闲视之?
教育是一门“学问”,就是因为,我们要以“研究”的心态来对待。新时代的教育,教师更需要有研究的精神、深爱的情感和耐心的智慧。
作为父母,让孩子从深陷手机囹圄中走出来,“禁”绝不是出路。必须依靠“慢”的引导和陪伴。培养其它方面的兴趣爱好,分散其注意力;有计划和用规则的适当约束,控制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以柔克刚,用爱化解,用时间换空间,才是上上之策。
悲剧,也再一次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推到社会层面去关注。家校社结合综合施策,已经形成共识。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必须以法治的方式。尽快修改教育法,或出台《校园法》,将“中小学生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入法成规,才能让综合治理有了坚实的根基。
孩子对手机“走火入魔”,理智的爱,才是治理的正道。
(本文已刊于1月6日《荆江评论》,详见左下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