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房价都涨了,借款人成本还不涨?
写文章前,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都是个人的亲身遭遇。
故事发生的时候,是在个人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上学的中午,我和甲同学吃了饭没事做,刚好有另两名同学在学校外面抓泥鳅,我和甲同学就跑过去看抓泥鳅,没看多久,突然我们当时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政教主任把我们叫了回去,刚走到那老师的面前,我们四个小家伙就挨了一遍惩罚,惩罚原因是午休时不好好休息,跑到校外抓泥鳅,当时自己觉得很冤,自己本来也没抓泥鳅,连泥都没碰过就因为围观被收拾。
后来上初中时也遇到过类似的遭遇,同样是因围观而被惩罚,当时都觉得也很冤,所以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个人印象一直都很深。说这个事的目的,就是告诉投资人没事少去凑热闹,少去盲目跟风,不然很容易因为某事件伤到自己。
回归网贷话题,最近图腾贷部分项目被强制展期了,虽然个人没做这平台评级也没投资过,但我们这边的读者投的人还比较多。就因为这个事件,一群的投资人跑来问我,图腾贷展期后,甲乙丙丁车贷平台会不会也跟着出问题。这都哪跟哪啊!
举个例子,同一条街有五家火锅店,你在一家火锅店吃出了苍蝇,难道就意味着去其它四家就能吃出苍蝇?往坏了想,即使有一家火锅店出问题,难道其它四家火锅店就一样会出问题,应该不至于吧。
一、先说说网贷行业里面抄作业的事吧
其实个人最近一直在反思,抄作业不是长久之计,靠抄作业的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网贷行业里面抄作业现象就类似盲目跟随大V投资、盲目相信第三方评级。片面的认为跟了某大V或者评级榜单投资了,就应该没风险,更有甚者认为:如果谁谁谁都踩雷,或者某某榜单都踩雷,那网贷就没法玩了,行业就要完蛋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很荒谬的。
我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行业里面少了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家平台,行业依然会发展的风生水起,这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大趋势,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不信的可以参考一下手机市场,曾经的诺基亚和摩托摩拉够风光吧,倒闭后手机市场并没衰退,反而是现在大家用的手机比原来更好,以前都是用蓝屏翻盖手机,现在都用上高端智能手机。所以作为网贷行业里面的一位投资人,不要把自己或是某平台看的太重,少了谁行业照样转,而且少了一些竞争对手,活下来的反而会活的更好,关键是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
另外抄作业这个事,有些人喜欢自以为是。又给大家举个我身边的亲身案例。上班时有一年我们一群人去考职称英语,刚好自己的一个同学和我的一位朋友坐在一起,又因为是同一个单位的,我朋友英语成绩好些,我同学因为英语烂,当年有幸成为了高考的三朝元老。但他在抄我朋友答案时,有几个地方他自以为凭他高中六年的英语经验应该选另一个答案,最后考试结果出来后,我朋友勉强考过60分的及格线,我同学只有58分,离及格分数线还差几分,这个事后来一直成了我们饭桌上的笑谈。
二、关于车贷平台的事
要指望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平台去做车贷业务就赚钱的日子早就已经一去不复返。16年以前这一块的确是暴利,但16年8月24日网贷暂时暂行办法出台后,由于借款限额的要求,很多平台大举杀入车贷业务,资产端竞争那真是到了白热化阶段,都在跑马圈地,利润点很低,成立时间早一些的平台的确是享受了车贷的红利期,但之后的环境尤其是今年线下打黑除恶开展后,对车贷平台影响不小,尤其是被抓过典型的平台,被曝光的就有江门事件查封平台的门店等,后面陆陆续续还有部分平台门店被查封过,这种事谁遇到谁倒霉。出了这些事后,各平台在处置逾期车辆时,就低调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逾期和坏账率的不断上升。但有一条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借款人:你逾期后今天不拖你车不代表以后也不拖你的车,提防连本带额外的罚息全吐出来了。所以最好就别逾期,逾期后果很严重,只不过需要的是一个资产的处置时间。
三、关于平台规模的认识误区
绝大多数人总误认为平台规模越大的,风险越低,其实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哪怕业务全是真实的,也并不是就说规模越大的,风险就越低。但实际上,目前主流第三方评级都很看重平台的数据规模,这样就导致很多平台前期盲目的跑马圈地,把规模做大后,然后把评级排名刷上去,刷上去以后再降息靠更低的资金成本获客。这是行业目前通用的手法。
但这种模式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当一家平台自身实力一定时,当待收规模越大时,其实平台的风险也是越大的,因为它兜底能力越差啊。你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什么会很稳定,表面看是因为有国家兜底,实质上他们都有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网贷名义上虽然是不刚兑的第三方中介,但实际本质是信用中介,一但丧失信用,风险就很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非常高的,一般在13%左右;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度也是有严格限制的,一般是最高额度是10倍的注册资本,也就是如果你公司有一亿,最多可以担保10亿。我们再回国头来看P2P公司,很多注册资本只有三五千万的公司,待收额度早就超过三五亿,一家注册资本几千万的P2P公司,经常把待收干到几十亿甚至过百亿的,投资人和第三方评级还觉得平台做大了,越来越安全。其实这就是一种误区,一但行业形势有变,平台自身风险缓释金撑不过因行业形势变化导致的逾期金额时,往往平台就会丧失部分信用出现逾期。
四、关于平台兜底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平台只有一千万,它放出去一个亿待收,这种情况下自身兜底能力就很强。不过也要结合线上的合规成本以及运行成本综合分析,也并不是说越小的就越小,关键是要把握好度。仅线上这一块的运营,一家平台待收一般要到8000万才能做到盈亏平衡,如果考虑到线下资产端是自己开发的话,整个盈亏平衡待收点能更低,如果资产端全是来源于第三方提供的,那待收盈亏平衡点可能就会更高。但如果自己开发的资产,自己平台还消化不完的,还要向其它金融机构提供资产端的,这种情况下线上的盈亏待收平衡点就更低了。除了平台自身的风险缓释金外,还可以参考平台老板个人自身的实力,有些老板是富二代或者是有过成功创业经验且积累了不少财富的,这些平台兜底能力也能强一些,其它提高兜底能力的措施就包括融资和股东背景,不过现在的风投方对风投对赌协议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五、关于资金净流入流出的误区
总有部分观点误认为:资金净流出后是导致平台出问题的原因,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或者说这仅仅是一个不成熟的表面现象逻辑推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最近的车贷平台来说吧,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有资产再有资金,也就是要先有人借款,你投资人才能投出去。当线下资产端压缩业务时,标量减少,因为有回款的,平台待收总出现减少,资金净流出,这是正常现象啊。只有在平台出现假标自融或者存在拆分借款期限是,因为资金大量净流出,平台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这估计也是行业内的所谓业内人士看自融或者拆期限的平台看多了后,分析任何一家平台时,都是以平台在自融或发假标,或拆借款期限的前提条件来分析的。但当业务是真实且不拆期限的,你投资人资金即使流出,我平台大不了就再进一步淘汰掉劣质业务,收缩放贷就行了,其它也没什么影响的。估计也是这些年来大家假的见多了后,看什么都觉得是假的缘故吧。
资金净流出对平台风险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体现在短时间内对逾期和坏账率会变高,长期看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淘汰掉劣质业务可能反而活得更好。
六、回过头看监管要求平台限制规模和备案延期
站在监管的角度来审视,这两步棋下的好,也下的非常高。先说监管要求的控制平台待收规模这个事吧。
一般计算目前债权的逾期坏账率时,方法有很多,也各有不同侧重点,就拿待收金额是分母,逾期金额是分子来说吧;处在快速扩张期也就是平台待收急速增大,分母快速增大时,由于新开发的业务逾期有个延后性,平台能通过快速做大分母,做低短时间内平台逾期率和坏账率,但当平台资金出现净流出时,待收减小,分母减小,短时间内分子(逾期金额)减小的少,所以短时间内逾期和坏账率会增高。这是一个阵痛期,这个阶段也是检验一家平台风控好坏的关键时间,到底是谁在裸泳,只有当潮水退去后才能看的更清楚,而压缩平台待收规模,就是最好的退潮水方法,所以监管这一步棋下的高。
另一个关于备案延期这个事,目前行业还有近1800家平台,这还不止,有太多的平台在外面注册个马甲公司,幻想着去搞个P2P牌照公司未来赚牌照钱,而且很多公司都这么搞想要吃快餐,一个事物如果缺少了它的稀缺性,它就变得更不值钱。现在也还有一半以上资质很差的平台存在,如果现在就给备案,将来备过案出问题的平台还会一大堆,前段时间厦门就有两家不知名的小平台敢高调宣称自己能过备案,如果没有监管的点头,借它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宣传,不过那样的宣传后来也下了。备案这个事再拖个一年半载,再淘汰掉一批平台后,剩下来的平台就跟生物进化论一样,适者生存,以后给这类平台备案,出问题的几率会更低。备案这个事,站在监管的角度考虑,能拖的就再拖一拖吧,拖的越久,貌似对监管层越有利,虽然备案可以拖,但对平台的监管还是不会放松,甚至会越来越严。只有大浪淘沙后,剩下来的平台才是金子。
七、逆向思考,不投P2P又投什么呢?
今年的股市、债市、汇市都不行。就拿大癌股来说吧,年初时大盘3500点,现在快跌破2800点,甚至已经跌破过2800点,如果年初进去的人,买的是大盘股,恭喜您,本金亏损了有近20%,相当于等额投十家P2P平台,目前已经踩雷两家。
基金领域比股市稍微好些,因为它毕竟还配置了部分银行存管,还有更专业的基金经理在打理基金,从年初到现在,亏损在10%左右都是比较正常,相当于踩雷一家平台,少亏的都是当赚的。
外汇方面,年初大概6.2块钱就能换一美元,现在呢?抱歉,需要拿出超过6.6元才能换一美元,按目前的形势,弄不好后面还要逼近7。
黄金价格今年走势也不理想。
有人估计要说了,既然投资领域都不行,那我们买房子炒房去吧,买一堆房子来自己当包租公包租婆。说真的,现在去投资炒房,有很大的几率是接盘,也不看看房子买下来后,一年的租金能有多少。最近一位亲戚花了近40万在乐山买了一套房子,本想出租的,结果四处一打听,一年租金也就能租个一万块,然后亲戚就放弃出租的念头,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掏40万在市里面买套房子,年租金回报率只有2.5%,连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不如,更别说二手房房子的折旧成本,买卖房子的交易成本,本金变现成本。这还不算啥,长沙来了个更狠的,大致意思是新买的房子,只有等拿到房产证五年后才能交易。一般买新房子的人拿房产证需要2,3年,再加上拿到证后五年才能交易。一次性锁死你7,8年的资金,这招玩的更溜.前段时间不动产登记又开始搞了,搞不好郭嘉地卖的差不多了后,就要开征房产税,比独角兽基金都还牛;前段时间热炒的独角兽基金才锁定投资人三年的时间,可惜的是独角兽基金发行前,大癌股大盘还在3000点以上,独角兽发行后,现在大盘快破2800。。。。。。。
翻看最近部分城市的房价,那是不停的上涨啊,上头初心是好的,搞了一个新房子卖出价格上限,结果搞成很多地方二手房价格比新房子价格一平米还高出好几千,然后引发一群人争先恐后的去抢新房子,因为买到就是赚到啊,但里面也有各色各样的灰色地段。
网贷行业也如此,上头初心也是好的,搞了一个平台出借利率不允许超过年化24%,尤其是36%的红线,还严打催收这一块,而线下真实借款人资金成本很多时候实际上是远超过这个利率,即控制利率,又还严控催收这一块,结果就是搞的原来部分比较优质的平台都是在赔本赚吆喝,既然他们都不赚钱,后面线下资产端的实际资金成本那不上去才怪了。平台、投资人、第三方不可能帮你借款人打工还倒贴吧,这是没有天理的,所以后面啊,估计线下资产端借款人的真实资金成本,即使名义利率不变,但真实资金成本又会被变相的提高。
网贷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不会因极个别人或者平台而改变。金融其实更多时候需要的并不是风风火火,而是需要更稳健,真有赚钱的买卖,低调埋头去干就行,不要太高调,太冒进。越锋利的宝剑,往往越容易被折断。另外目前各大主流第三方评级由于受历史及现状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可信度越来越高,但总有一小部分不可信的概率;无论是评级,还是背景,这些都是包装的一部分,瓶子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酒,仅看包装是很容易看走眼的。
网贷虽然有风险,但它毕竟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只要做好适当精选分散,出现本金亏损的几率还是非常低的,切记不要过于盲目重仓某家平台,不然出了问题的话,估计自己很难赔的起。所以,单个平台资金尽量要控制在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以内。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好像废话也挺多的,就不再多说了,直接把个人主要投资平台的待收数据和部分待收期限都抽这个时间晒一下,抱怨也没用,落井下石更可耻,敢于亮剑,风险和机遇并存。
作者:乐山大佛,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lsdf628)!
按待收多少排序,待收太少的平台就不再截图:
1、拓道金服
随机看了一下,最长期限还有剩31期的。
2、玖融网
长期年化15%的债权多,期限最长的还有近2年吧。
3、联投银邦
最长的就是三年期以租代购的。
4、银湖网
主要都是一年期的债权。
其它的还有翼龙、团贷、和信、拍拍贷、融金所、小微时贷等投的金额不多,详细的可以见个人6月份的月报,应该会在7月1日左右推送,每月月初都会在公众号上定期公布个人最新一期详细投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