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典案例:2020年厦航从亏损14亿,到盈利近1亿!
山西财经大学智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揭牌
王开田:数字时代的财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本文共25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引言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对民航业更是如此。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考验,厦航人排除万难,厦航单体报表(不含子公司河北航、江西航)从上半年亏损14多亿元,到7月开始连续盈利,亏损金额不断收窄,从8月累亏9亿元到9月累亏6亿元,从11月尚亏近1亿元到年底终于扭亏为盈,厦航人奋斗不止步,实现本部盈利0.68亿元,实现了令人赞叹的“达产保平”目标,书写了厦航持续34年盈利的新记录,成为全球规模以上客运航空公司中唯一一家保持长期盈利的航空公司。但是厦航人并没有丧失斗志、随波逐流,而是不甘天命、奋起直追!厦航人创业初期形成的艰苦奋斗、敢拼会赢精神,在今年抗疫斗争中再次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从疫情初期勇敢喊出“达产保盈”到年中适时而务实改为“达产保平”,以此为奋斗目标,激励全体厦航人奋勇拼搏,在抗疫防疫的同时,时刻紧盯市场机会,狠抓生产经营,深挖管理潜力,谱写了厦航人达产保平的壮丽篇章。
先带着大家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对整个民航业的经营冲击。
百年一遇,
民航经营惨遭重创
民航业为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行业,所以我们经常讲民航业是“靠天吃饭”。从供给端看,飞机成本高,一架B737飞机也要5000万美元左右,采用外币融资还经常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飞机还是“油老虎”,最大的变动成本受油价波动影响,油价与汇率两大不确定性因素是航司控制不了的。供给端除了飞机,内部还有飞行实力等,培训久、成本高;外部还有航权时刻等,但热门机场一刻难求。而需求端,受宏观环境、社会经济及地缘政治等影响较大,因此挣大钱只能是顺风顺水的好年景,稍有风吹草动,经营就受影响,特别是出现金融危机或非典、新冠疫情这类危机时,那要挣点钱或保平不亏可真不容易,这就是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看内部管理水平,也就是企业的真功夫了。
1月23日,疫情突然爆发,旅客出行急剧收缩,降幅超90%。2月13日国内机场单日航班量仅5380架次,与2001年平均水平(5317架次)相差无几,航空出行需求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受控、5月“两会”召开,航空运输开始慢慢复苏,6月本应迎来航空业“转危为安”的关键期,但北京突发疫情直接为国内市场复苏按下暂停键。与此同时,国外疫情蔓延,国际航线进入冰封期,行业过剩运力转投国内市场,结果就是国内机票“白菜价”满地是,各种产品满天飞,国内平均机票价格不到500元,票价恢复率不足2/3。
缺少往日繁忙“春运”的航司,本指望“暑运”弥补下,却被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多地偶发疫情打得烟消云散,本该是旺季的日子变成了淡季,行业7、8月两月经营利润出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亏损。接下来的国庆、中秋黄金周,不少旅客当成了“第二个春节”,因疫情发生后就没乘机出行过,航司更是信心满满,10月国内运力首次超过疫情前水平。但短暂的“回暖”过后,旅客出行热情又被上海、安徽、天津多地冷链运输引发的疫情降温,民航的“寒冬”愈发漫长。
达产保平,
数字背后的术法道
撰文 : 黄火灶 钟幼英 王彦尹
来源:厦门航空计财部公众号
王爱国教授:生态文明审计论 | 荐书
WINTER
关注会计学术联盟
为财会人智慧成长赋能
近14万高端财会人关注
前沿.会议.招聘.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