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案例:2020年厦航从亏损14亿,到盈利近1亿!

财会观察 会计学术联盟 2023-02-24
山东财经大学“智能会计”诞生记

山东财大2020级智能会计班举办数据分析报告会
山西财经大学智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揭牌
王开田:数字时代的财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第二届中国人民大学智能会计教学研讨会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践系列丛书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年日历(收藏)




  【本文共25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引言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对民航业更是如此。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考验,厦航人排除万难,厦航单体报表(不含子公司河北航、江西航)从上半年亏损14多亿元,到7月开始连续盈利,亏损金额不断收窄,从8月累亏9亿元到9月累亏6亿元,从11月尚亏近1亿元到年底终于扭亏为盈,厦航人奋斗不止步,实现本部盈利0.68亿元,实现了令人赞叹的“达产保平”目标,书写了厦航持续34年盈利的新记录,成为全球规模以上客运航空公司中唯一一家保持长期盈利的航空公司。     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主要航司纷纷裁员,已有超过40家航空公司申请或已经破产,全球航司全年预计净亏损1185亿美元,比前三年合计利润还高了30%;中国航司因国内疫情管控较好,没那么惨,但因为需求不振,市场低迷,也出现有史以来最为巨额的亏损。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厦航也难独善其身,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加上子公司合计207架飞机中约有140架趴在停机坪没飞,仅厦航本部每月亏损多达近6亿元,最悲观时预计全年可能亏损超过30亿元。

    但是厦航人并没有丧失斗志、随波逐流,而是不甘天命、奋起直追!厦航人创业初期形成的艰苦奋斗、敢拼会赢精神,在今年抗疫斗争中再次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从疫情初期勇敢喊出“达产保盈”到年中适时而务实改为“达产保平”,以此为奋斗目标,激励全体厦航人奋勇拼搏,在抗疫防疫的同时,时刻紧盯市场机会,狠抓生产经营,深挖管理潜力,谱写了厦航人达产保平的壮丽篇章。    作为厦航34年持续盈利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奋斗者,我们始终认为,企业一时的盈利多少,因会计处理或许有前后期确认的弹性和计量空间,但要保持长期持续盈利,企业没有真功夫、硬实力,靠做账、调账不要说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就是神仙也很难做出来。我们经常讲“利润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做账来的”,四年前《厦航盈利三十年三重解读》,分析了厦航持续盈利背后的经营管理举措和更深层次精神文化的作用。回首这次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回望奋勇拼搏的复工达产,回顾精抓细管的战疫保平,我们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不平凡的2020年,同样体现了厦航人长期形成的管理优势、历史沉淀的人文力量,还特别体会到了使命在肩的政治担当。借此圆满收官之时,总结思考下为什么在这么极度困难的年景下,厦航依然能够保持盈利,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可以激励厦航人克服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同时也与大家分享下厦航都做了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能够再次续写辉煌?
 
    先带着大家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对整个民航业的经营冲击。


 百年一遇,

民航经营惨遭重创


 民航业为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行业,所以我们经常讲民航业是“靠天吃饭”。从供给端看,飞机成本高,一架B737飞机也要5000万美元左右,采用外币融资还经常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飞机还是“油老虎”,最大的变动成本受油价波动影响,油价与汇率两大不确定性因素是航司控制不了的。供给端除了飞机,内部还有飞行实力等,培训久、成本高;外部还有航权时刻等,但热门机场一刻难求。而需求端,受宏观环境、社会经济及地缘政治等影响较大,因此挣大钱只能是顺风顺水的好年景,稍有风吹草动,经营就受影响,特别是出现金融危机或非典、新冠疫情这类危机时,那要挣点钱或保平不亏可真不容易,这就是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看内部管理水平,也就是企业的真功夫了。   


    1月23日,疫情突然爆发,旅客出行急剧收缩,降幅超90%。2月13日国内机场单日航班量仅5380架次,与2001年平均水平(5317架次)相差无几,航空出行需求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受控、5月“两会”召开,航空运输开始慢慢复苏,6月本应迎来航空业“转危为安”的关键期,但北京突发疫情直接为国内市场复苏按下暂停键。与此同时,国外疫情蔓延,国际航线进入冰封期,行业过剩运力转投国内市场,结果就是国内机票“白菜价”满地是,各种产品满天飞,国内平均机票价格不到500元,票价恢复率不足2/3。

    缺少往日繁忙“春运”的航司,本指望“暑运”弥补下,却被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多地偶发疫情打得烟消云散,本该是旺季的日子变成了淡季,行业7、8月两月经营利润出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亏损。接下来的国庆、中秋黄金周,不少旅客当成了“第二个春节”,因疫情发生后就没乘机出行过,航司更是信心满满,10月国内运力首次超过疫情前水平。但短暂的“回暖”过后,旅客出行热情又被上海、安徽、天津多地冷链运输引发的疫情降温,民航的“寒冬”愈发漫长。    全年下来,行业国内旅客周转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不到7成,而国际不到2成,收入则分别不到6成和3成。万幸的是,疫情下老天也还算帮忙,油价一度跌回20年前,人民币一路走强;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如免收民航发展基金,各地也出台一定的航线或货运专项补贴等。“天帮忙”及各项优惠政策“红利”拉升了行业收入利润率,但按此测算厦航仍将亏损近40亿元。




 达产保平,

数字背后的术法道

 

“天帮忙”或政策给力大家都有份,但“人努力”才是缩小差距、减少亏损的根本。2020年上半年,厦航本部累计亏损破天荒达到了14多亿元,但是我们没有因此气馁,而是铆足了劲,把“转正”作为下半年的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落实“达产保平”,在随后的每一个月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转正”的里程碑:从7月当月报表利润转正,到8月经营利润转正,接着9月利润同比增幅转正,到10月国内客流同比增幅转正,紧跟着到11月传统淡季经营利润还能转正,再到12月全年累计利润圆满转正,一个个相继转正的经营指标,见证着厦航战疫保平的每一个坚定脚步和铿锵回响,印证着厦航经营管理的“术、法、道”。    “术”即相对具体的经营管理措施,我们总结为“三个一”:一个核心策略,一套管理体系、一项战略举措,从“短-中-长”期综合发力,增收入、降成本、提效率、控风险,确保厦航当期不亏损,并着力解决厦航未来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同时明确长期发展方向;“法”即经营管理思维,“高度、广度、深度、时间”四维时空思维催生了系统破解疫情困局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道”即内在驱动因素,也就是厦航的国企担当、家国情怀、企业精神与团队文化,厦航的这种人文精神力量,让全体厦航人在面临疫情大考时能以破釜沉舟的心态、必胜的信念应对挑战。道生法、法生术、术生效,由此带来了达产保平的重大胜利。    厦航达产保平的“术、法、道”,并不是我们因为疫情才临时抱佛脚提出来的,而是长期思考和管理实践的积淀,也是36年艰辛创业的精神淬炼与文化传承,在疫情下,发挥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撰文 : 黄火灶 钟幼英 王彦尹


来源:厦门航空计财部公众号

更多人才培养资源:
王爱国教授:生态文明审计论 | 荐书
龙月娥老师《高级财务会计》(立体化数字教材版)
致财会学子,会计研究学习资源推荐(20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践系列丛书
田高良教授:《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
龙媒玉制新书坊 • 中青年经济与管理学者文库
陈伟:《大数据审计理论、方法与应用》
步丹璐:《会计研究方法:从案例出发》
荐书 |  政府会计制度解构与财务处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财务系列教材



WINTER

关注会计学术联盟

为财会人智慧成长赋能

近14万高端财会人关注

前沿.会议.招聘.生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