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友山专刊:印尼华社领袖汪友山先生与世长辞

2017-11-03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汪友山先生专刊


华社领袖汪友山与世长辞

生前为提高华人地位 高瞻远瞩 多有建树


  悼汪友山硕士

  黯悉汪先生驾鹤西去,不胜惋悼,哀伤难舍。

  汪友山祖籍福建漳州市,早年饱尝艰辛。其貌端庄,性文静而和善,为人刚强,志存高远。自幼好学,后专攻药学,印大毕业,获硕士学位。入职药厂,从事医药研发生产诸业,恰风华正茂,奋发有为,上下称许焉。羽翼渐丰,毅然辞职,自立公司,专事药物,作品出众,客户渐广,事业遂有小成,而劳作或至半夜,然不以为苦。

  友山硕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华人民生之多艰。振臂高呼,组建华裔总会,为争华人权益,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生为华族人,死为华族魂。身虽同乎万物生死,精神不灭不朽,长存人心。

  赞曰:友山硕士,矢志发奋,家业有成,不幸故去,深悟般若,不知生乐,不见死苦,驾鹤西归,适彼乐土!




专 稿

汪友山先生安息主怀

1936-2017


  “全心全意热爱祖国”,这是汪友山药剂师硕士的人生座右铭。这句话后来也成为历史学家Bonnie Triyana为汪友山撰写自传的标题。汪友山对祖国的热爱确实全心全意的,尤其在他要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的时候,更是表现得最为显著。当时是在201710月初,身染重病的他坚强的离开病榻,来到了印尼Al Azhar大学(UAI)并出席了关于人类道德发展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然后他到新加坡进行重症护理,最后于2017111日下午338分(印尼西部地区时间)在雅加达Grha Kedoya医院与世长辞。

  汪友山是万隆理工大学药业系校友,早期是著名的药剂师和制药企业家。他在1971年创立了印尼Pharos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很快成为印尼其中一个最有名望的制药工厂。

  印尼进入民主改革时期之后,汪友山成为社会上关怀民族建设问题的积极人士,他尤其热衷于华族和加强民族品德改革事宜。

  汪友山于1936930日在格伦打洛(Gorontalo)的TinomboPalasa乡出生,父亲是Joseph Lembong,母亲是Maria。汪友山有4位哥哥,3位弟弟和2位妹妹,他们生活在多元化民族融洽相处的乡村,村民各个都尊重多元化的实际存在。

  汪友山早年的教育比较混乱,因为当时的社会受到战争和执政者轮番交替的影响。然而经过了艰苦努力学习,这位村童居然在1957年考进了当时属于其中一个最具盛名的大学——万隆理工大学,并在19655月份在万隆理工大学毕业。由于在大学时期经常与全国各地大学生交往,汪友山越来越感受到印尼多元化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和加强了他成为社会领导人的思想伟略。

 

图:汪友山当年参加毕业典礼


  汪友山在“新秩序”时期,在药业方面的活动曾经加入印尼药业学士协会,在营业方面的活动则获得 1996 FAPAIshidate Award奖,这是一项国际药业的重大奖项。基于上述成就,他在1991年获得Andew J.Macintyre 研究专家在“Business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一书高度赞扬,也在1995年获得著名药业 William A. Muraskin 在“War Against Hepatitis B”的好评。

  印尼进入改革时期之后,华族人士纷纷投入社会组织活动。这种情况也使到汪友山积极投入社团管理工作,他有一段时期成为印华百家姓协会(PSMTI)的副主席,后来成为印尼华裔总会(INTI)其中一个倡议人,并在1999410日印尼华裔总会正式成立之时成为首届总主席。在“印尼华族”的称谓方面,汪友山和印尼华裔总会其他的领导人具有一个政治共识,那就是印尼华族也是印尼人。

  在为印尼华裔总会共6年的服务期间(1999年至2005年),汪友山到全国各地官方单位、社会组织、宗教界和高等学府进行交流和合作,许多高等学府和印尼华裔总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展开了社会活动、讲座会和新书发布会等。在印尼华裔总会的内部组织方面,汪友山在全国各地成立了10个地方分会和19个支分会。汪友山推动印尼华裔总会发展的事迹,获得美国研究专家Amy L. Freedman的关注,并在 2000 年出版的“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thnicMinorities”一书中重点提及汪友山所作出的成就。

  汪友山在2006930日成立了民族建设基金会(Nabil)。这种非牟利组织主要关注在两项事务,首先是加强民族品德.为了这个目的,民族建设基金会提出“跨文化交叉授粉”(Cross Cultural Fertilization)的主张,意思就是说,我们要从其他兄弟民族吸收良好的文化,但也要传承本身的优良文化,而且把这种优良文化提供给其他兄弟民族。汪友山这种独树一格的思想获得主流社会的重视,甚至罗盘报还在2012421日为“跨文化交叉授粉”的思想采访了汪友山,并希望这种思想能推动印尼多元化民族的发展更加和谐、更加进步和更加具有正能量。

 

图:汪友山夫妇与前大使刘建超等合影


20158月,民族建设基金会展开题为“通过提高人类素质加强国民经济”的座谈会,这项座谈会是属于经济性质的,但并不关注在数值方面,而是关注于人力资源的素质方面。这项座谈会由时任文教部长阿尼斯(Anies Baswedan)主持开幕。

  民族建设基金会关注的第二项事务是华人组织方面,这就如青年学者Yudi Latif博士所说:民族建设基金会希望能把华人社团从“边缘斗室”带进印尼民族的高堂正厅。希望能在21世纪之时,印尼华族已能成为印尼民族大家庭的其中一个重要支柱。为了这个目标,民族建设基金会出版了多部有关华族对印尼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书籍,其中是《华族在印尼群体:在民族建设的贡献和作为》(2016年共3册),包含了73位国内外专家所写共129篇文章;以及《华族在军事历史中:从千岛直至印度尼西亚》(2014年)。

  除了出版书籍和杂志之外,民族建设基金会也举办学术座谈会和社会活动,在2007年至2015年期间,总共在5个国家或地区颁发了16个奖项(15项个人奖和1项机构奖),其中的得奖人是Saparinah Sadli教授、Buya Syafii MaarifSiti Musdah Mulia教授和Yudi Latif博士等。

  民族建设基金会已经两次向政府提呈关于民族英雄授奖的建议,第一位人选是已故华裔John Lie 退伍海军少将,结果在2009John Lie 退伍海军少将遗孀领取了“民族英雄”勋章和“Mahaputera Adipradana”勋章;第二位是民族志士Abdul Rahman Baswedan(已故),可惜的是这位阿拉伯后裔在 2013 年仅获得“Mahaputera Adipradana”勋章。

  汪友山所作出的贡献还有是争取把“支那”(Cina)的称谓改为“”(Tionghoa)。2014312日,时任总统的苏西洛通过2014年有关撤销日期为1967628日,编号为SE-06/Pres.Kab/6/1967的内阁会议议决通知书的总统决定书,明令在文字上、个人或社团等方面,取消有关“Tjina”或“China”,又或“Cina”的称谓,并改为“Tionghoa”。

20147月举行的万隆理工大学第94周年纪念会上,汪友山荣获“Ganesha Wirya Jasa Adiutama”文化奖。评语是基于汪友山硕士为万隆理工大学和印尼的高等学府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符合了“Ganesha Wirya Jasa Adiutama”文化奖的所有条件和规格。

  汪友山在万隆理工大学毕业之后,便与 1937 年在槟港(Pangkalpinang)出生的林美莉(Melly Saliman)结婚,如今有三个儿子,分别是Andre Arief LembongRaymond Budi Lembong Roy Rachmat Lembong,他们继承了汪友山的事业。

  汪友山在2010年年底患上了肾病,开始了每天都要洗血的生活,后来增加到每天洗血4次。虽然如此,汪友山在爱妻林美莉的护理之下,他并未放下民族建设的工作,他还是经常带病出席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活动。

  如今汪友山已安息主怀,其遗体停放在雅加达天堂殡仪馆(Grand Heaven)第109、第 110 和第 111厅,地址是JlPluit Raya no 191-193, Penjaringan, Jakarta 14440。准备在2017115日(星期日)上午9时整举行告别仪式。

  更详细的资料请联系:Uhir,电话08521855 1045

2017111

  民族建设基金会秘书处


生平事迹


印尼最有思想高度的学者兼慈善家汪友山

在香港办讲座阐述印尼发展滞后的文化原因


  香港印尼研究学社(HKSIS)、香港万雅佬联谊会(MenadoClub)与棉华中学香港校友会联合举 33 46200 33 15287 0 0 2511 0 0:00:18 0:00:06 0:00:12 2992报告会,由印尼民族建设基金会(NABIL)创会主席汪友山硕士,担任《印尼问题讲座》主讲人,他以文化现象分析印尼建国65周年仍然不能崛起的深层原因,汪友山的新思维及真知灼见,令与会者发聩震聋深受启发。

  讲座借香港棉中校友会会所举行,香港研究学社主席房奕强主持,包括香港广西印尼归侨联谊总会、邦加华校校友会的领导人,广东省中山市印尼归侨联谊会主席,以及香港的棉兰、巨港、泗水、西加邦戛等地的侨友会、校友会的领导成员,共100多名出席,气氛热烈,提问踊跃。印尼近2年的发展停步不前

  汪友山说,他2年前自豪地在香港的讲座上称,印尼经历10年民主改革,已经走上轨道,发展前景可观,有12个理由可以支持这个结论。但是,2年过去了,眼看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飞速进步,感到印尼没有太大的变化。

  他说,西方学者有一句名言:统计数字往往是骗局。从表面看,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6%以上,外汇储备从苏哈托时期的300多亿美元,增至现在的1000多亿美元,好像发展很快,但实际上问题不少。

  印尼有2亿3千万人口,假如1%是富人,就有200多万富人,假如2%就有400多万,远比新加坡、澳洲的富人数目更大。

  但印尼的贫富差别太悬殊,表面上街上的轿车很多,到处堵车,商场的豪华不亚于香港,但看看桥底下,贫穷人口很多,情况很严重。民主改革10年的建设发展,对广大人民收益不大,贪污横行,坏事丑闻连连。

 

要从文化角度找答案


  他认为,要从大的框架(宏观上)、站得更高的角度来观察研究,而非着眼小的事物,尤其应该从印尼民族的文化角度来思考。

  为此,汪友山最近做了很多研究功夫,可以说是饱览群书,借鉴很多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他特别推荐2年前在美国权威学府哈佛大学举办的高端研讨会,与会的22名世界级的学者的讲话被汇编成的出版物:《“Culture MatterHow Val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文化价值观影响人类发展》,他觉得这本论文集,颇能回答印尼的现实问题。

  他尤其对其中5名学者David LandesMichael PorterJeffrey SachsFrancis FukuyamaTu Wei Ming的研究结果印象深刻。他认为,借鉴这5名学者的观点,来分析说明印尼停滞不前的现状,非常有说服力。

  汪友山引经据典,向与会者介绍了多名不同学派学者论文集的观点。他说,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非主要决定因素,地理位置更重要,提出有海岸的国家发展才快。但是汪友山质疑:印尼也是海洋国家,为什么建国65年,仍然停滞不前?

 

气候条件优越的民族

欠缺主动性


  他说,也有另一个学者认为,赤道附近的国家都比较贫穷,如非洲加纳、又如离美国很近的墨西哥,这个国家的口头禅是“明天”(明天再说吧!)做事缓慢推诿。

  该学者指出,韩国与加纳在1960年经济实力相若,但30年后的1990年,经济比加纳强30倍,原因韩国的文化优越:勤劳、节俭、储蓄(投资理财)、教育、组织(能力)、纪律。同样,中国这几方面,也不比韩国差,所以中国突飞猛进。

  同样作为赤道国家,印尼也一样,爪哇有句话叫nerimo(逆来顺受)。这是因为印尼老百姓,多数以农业为生,受气候摆布,只好听天由命,导致性格软弱保守。

  汪友山说,总的说来,东方人与西方人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差别很大。东方人多数生活在农业地区,靠天吃饭,比较不思进取。

  国家北欧等国家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尤其他们的祖先以狩猎为生,随时可能被野兽吃掉,面临巨大挑战,所以性格进取主动。

  同样东方人,区别也很大。一位知名的日裔美国人学者也讲过,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越南那样,受到孔夫子的思想影响,积极活跃;反而印尼与南亚的印度、泰国、马来西亚一样,接受印度教育影响,比较消极保守。

  所以,文化价值观决定了印尼的发展不如东亚快。汪友山说,外国学者在其著作《一个民族的财富》里称,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有,一些国家却很贫穷?非常发人深思。

 

改革创新印尼优越文化


  有友族人士对汪友山说,印尼的华人富有,是因为喜欢(纵容)贪污,善于钻营。他回答说,你的说法有一个小真理,但并非大真理。印尼华人成功,是因为具有勤劳、节俭、投资理财观念重、做事积极主动的优越文化传统。汪友山举例说,印尼的华人,无论过去遭到怎样的打压,总是能顽强找到出路。

  他还说,印尼独立65年来,政府投入巨额的中小企业基金,一直想扶持友族的经济实力,但成效甚微,可以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为他们做生意往往缺乏优越文化底蕴的支持。

  现在,印尼华人刻不容缓的责任,是真实地向印尼人民说,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偏差和不足。华人应该理直气壮地帮助友族改变观念,因为,我们华人也是印尼国民,印尼的缺点就是我们的缺点。

  所以,他代表NABIL号召华人,要把华人的优越的中华文化价值观,与友族分享,让他们从小开始加收中华文化的优秀部分,以便在事业上也成功,使整个社会共同富裕,这是华人的历史使命。

  他强调,爪哇、巽达、马达、万鸦佬等其他友族,同样也有优越的文化,是华人所不具备的。所以,华人也要学习其他友族的优秀文化,正如NABIL的创会宗旨提倡的:跨文化互哺,共同创造崭新的印尼民族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的发展。


实现真正的Pancasila(建国五原则)


  他还引述NABIL的会徽,5个尚未连接的环,象征Pancasila建国五项原则还没实现,我们要继续搞好民族建设。5个环的颜色不同,象征多元主义,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有同样的社会地位。

汪友山详细解释Pancasila建国五项原则,是世界上也称得起完美的政制思想体系,但是在印尼仍然处在一味说它好,但不准备实行的状态,或者说是“纸上谈兵”。什么时候真正做到了,国家才会有很大的进步。

  有人说日本人好像鸭子(出入成群结队,有纪律、团结无间),印尼人基本上各自为政,连华人社会也是不团结,总之,印尼民族远不如日本人具备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

  他引述Sapulidi(椰子叶梗做成的小扫把)一根很容易折断,一把就断不了的印尼典故,号召大家团结对印尼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汪友山号召,要大力促进华社本身以及全印尼民族的团结,团结起来力量巨大,可以改变国家。

 

是否还会排华


  汪友山呼吁,华社不要停留在集会的吃吃喝喝大宴会,帮助遭到灾难的印尼人民也并非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怎样建设一个健康、自力更生的社会与民族,这才能保证华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有与会者提问:印尼还会否发生像1998年的排华事件?汪友山说,从理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角度来分析,因为印尼人民的生活很苦的话,加上政客的挑唆,他敢说一定还会发生。假如我们不做事情,华人不居安思危,不克服自己的弱点与不良习惯,排华还会发生。

  汪友山提醒,华人不要自我陶醉,或者见风使舵。现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微妙,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的视线,美国在制造与中国的矛盾,包括在亚洲。现在人们在印尼已经嗅到冷战的气息,大家要自我觉醒。


创立“华裔总会”取得突出成绩

——汪友山热爱国家民族(上)

 

197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苏哈多政权面对严重政治动荡,内部高层开始争权夺利。

1998 5 月,从棉兰开始爆发反华浪潮,紧接着 5 13 日、14 日雅加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有组织反华骚乱,在一批野心军人政客策划下,雅加达大商场、银行商店、华人住宅、公寓和轿车受到训练有素“特工”的燃烧攻击,华人妇女受到强暴凌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千多人死伤。全印尼经济受到重创,写下了血泪伤痛的不幸史篇。新秩序政权崩溃,民主改革翻开新的一页。

  汪友山先生高瞻远瞩,决心在民主改革新时代,把华人团结起来,致力争取长期来华族被歧视被剥夺的应有权益,争取华族应在政治、社会和文教上与主流族群一样,享有平起平坐的相同地位,参与共同建设国家的义务和责任。他积极奔走,联络华社各界有共同意愿和目标的贤达,总数 17 人于 1999 2 5 日在雅加 James Herman Rahardjo 签字,正式成立“印尼华裔总会(”INTI)。

17 位创办人清醒地认识到印尼的“华人问题”是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成为了印尼民族进程史上的负担。因,该 1999 4 10 日发表的成立宣言,庄严宣布:“印尼华裔总会的宗旨是要全面和彻底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印尼华人问题,并与我国全体族群一道,在全球化的新纪元,重新建设一个与世界先进民族并肩共进、一个更先进和更有竞争力的、走向进步公正和繁荣富强的新印度尼西亚。其视野为解决我国华人问题,必须使我国华族公民这个民族一员,全面地投入到振兴我国民族的大潮流和民族生活的所有领域,重建更优越和更有竞争力的新印度尼西亚。其使命是团结、领导和发掘全体我国华裔公民潜力,使她这个民族的组成部分,在民生治国生活领域和全球化过程中,为我国国家和民族的重建,奉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每年 4 10 日这一天就定为该全国性华人2010 年成立 11 周年时,华裔总会已在全国组织了12 个省分会和 50 个县市分会,成为新时代华人最大的民间组织。华裔总会创立后,汪友山众望所归,当选 19992005 年首任总主席,陈清禄(Drs.MichaelUtama)为秘书长。

  在汪友山领导下,华裔总会坚持解决华人问题的四项基本纲领如下:

  (一)政治法律领域。

1.必须坚持“法律下一视同仁”,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对全体国家公民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不能接受,必须废除。

2.非常必要重新广泛传播在印尼统一共和国和建立印尼民族的基础上具有现代民族主义思想,如1945 6 1 日朋加诺在“班渣西拉之诞生”的演讲内的内容,而不是如一向来有危险分裂印尼民族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二)经济领域。印尼华裔总会支持对经济弱势群体给予“关照行动”,不区别其种族或派别,作为致力消除贫困和提高全体民众生活水平的具体措施。

  (三)文化领域。华裔总会大力争取落实“相互丰富文化”原则,作为实现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措施。

  (四)社会领域。华裔总会推动立法安排“社会保障制度”,以朝向创建一个福利的国家。华裔总会推动实施“学有所用”的教育,以鼓励培育具有创意和有道德的人力资源,符合国内外人力市场的需求。

  汪友山在 2005 年华裔总会第六周年庆典上重申此四大领域的原则。

  在他领导的六年中,在推动与主流社会的融合交流,与提高华族的政治地位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反对各地对华人处理证件的歧视和推动公正平等的新国籍法案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创立“民族建设基金会”发展文化

颁发“纳贝尔奖金”

——热爱国家民族的汪友山(下)


  汪友山领导华裔总会开展一系列社会慈善活动,积极救援全国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受难灾民。特别是亚齐大海啸之后,华裔总会联合全国 115 个华人社团,在2005 5 月成立了“印尼华社赈灾联合会”。可惜后来汪友山放下领导职位后,该联合会也未有后继活动。

  汪友山领导华裔总会积极与政府部门和机构合作开展多项有意义的活动:(一)与司法人权部合作。汪友山开展沟通,与司法人权部举办“保障基本人权”讲座会,并从 2003年起,在每年联合国人权日与该部联合举办讲座会或宣传活动,致力在我国广泛传播基本人权意识。

  (二)与内政部和其他华社合作,开展系列活动致力推动政府国会通过新国籍法和修正不公正的居民登记条例。

  (三)在教育部开展活动,推动学习华语成为从小学到高中的教学课程。教育部终于接纳建议,把学习华语列为所有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从 2005年起,有足够华语师资的国民学校都先后开办了华语教学。

  (四)推动大学开办中文系。汪友山领导华裔总会先后与锡江哈山努汀大学、日惹卡查玛达大学、雅加达夏立夫伊斯兰大学、棉兰苏北大学和日惹慕汉默迪亚大学签合作协议,协助开办中文系。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让年青一代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加强印中人民的友谊。

  (五)社会文化活动。汪友山在领导华裔总会 6期间,先后与其他社团或宗教团体,召开了百多次讲座会,讨论会或新书发布会,讨论多元文化和华人对印尼建国的系列贡献。他还支持出版系列有关华人文化的印尼文书籍,如 2003 年支持苏曼托(SumantoAl. Qurtubi)出版《华人-伊斯兰-爪哇潮流》一书,2003年《泗水华人社群》(Andjarwati Noordjanah)、2004 年《龙的多元文化舞蹈》(Teguh Saputra著)、2005 年《印尼华人政治理念 1900-2002》(裕著)。他对华人文化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奉献。

  汪友山在组织内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容纳各方意见,以宽大胸怀开展工作,他经常引用孙子兵法名言:“知彼知己,百战百胜”,以此和主流社会融合交流;为参与建设新世纪的新印尼不懈奋斗。


成立“民族建设基金会”

 

  在卸下华裔总会总主席的职务后,汪友山为实现他建设国家民族文化的崇高理想,在 2006 9 30日他 70 岁生日时正式成立“民族建设”(Yayasan Nation Bailding)汪友山期望,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可以推进和发展民族建设的理念,走向建设一个进步、文明、人道、团结、幸福、和谐的新印尼。

  “民族建设基金会”的口号是“智识就是力量”,有下列五项宗旨:

  第一,积极参与发展民族建设,推动加强各种族间和谐联系。

  第二,坚持“智识是力量”,“民族建设基金会”期望通过教育和研究科学地推进和发展民族建设的理念。

  第三,推进和加强民族建设过程,朝向建立一个文明、尊严、团结、坚强、幸福和人道的印尼民族。

  第四,致力有效和彻底解决“印尼华人问题”,一个殖民地遗留下来的问题。

  第五,发展和宣扬“相互丰富文化”活动,让印尼华人与其他部族文化,不论是已存在或待创制都相互融合交流发展、以建设一个多元、进步和优秀的印尼文化。

  汪友山特别邀请新加坡著名的设计家,设计“民族建设基金会”的会徽,为五个未合起来的戒指,标志着我们的班查西拉哲学、我们的文化建设还未完成,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就如伟人孙中山所训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民族建设基金会从一开始就订下四项工作纲领,内容如下:

  第一,每年颁发“纳贝尔奖金”(Nabil Awards)给对印尼民族建设有贡献的名流,这可从他们的研究发表著作或对社会有亮丽贡献的活动予以评价。

  第二,协助出版有关社会智识和人文研究的著作,其著作与民族建设有关连并通过本基金会指定的专家委员会评定。

  第三,翻译和出版外文书籍,已被评为对大众有用和值得广为传播。

  第四,举办与印尼民族建设有关的讲座会、讨论会或工作培训。

  从 2007 年到 2011 年,民族建设基金会已连续 5年颁发“纳贝尔奖金”给著名学者,名单如下:

2007 年——颁给克劳汀.沙蒙(Claudine Salmon 研究印尼华裔马来文学的法国专家)。

2008 年——颁给廖建裕博士和玛丽.梭默尔士(Mary Somers),两位华人问题专家。

2009 年——颁给欧阳春梅教授、陈玉兰教授和查勒士.戈柏尔(Charles Coppel)。

2010 年——颁给安哈尔博士(Dr.AnharGongong)莫纳.罗汉达博士(Dr.MonaLohanda)和历史学家瓦尔曼.士(Dr.Asvi Warman Adam)。

2011 年——颁给沙巴丽娜女教授。

  汪友山亲自领导民族建设基金会出版和支助出版了十多部文化著作,可简列如下:1.《荷兰地方政府的回忆》(1920——19422.《支那——伊斯兰——爪哇潮流》(2003 Sumanto著)3.《泗水华人社群》(1910——1946)。 4.《龙的多元文化舞蹈》(Teguh Saputra著)5.《西苏门答腊华人社群:米南大地的香火》(Erniwati 2007 年)6.《梭罗华人与爪哇文化》(Rustop2007年)7.《真正的爪哇人:吴德璇传》(Rustopo 2008 年)8.《周恩来,革命知识分子》(汉素音著2008 年)9.《西加里曼丹华人区域金矿、农民和贸易》(Mary.Somers 2008 年)10.《邦加锡矿和文岛胡椒——18世纪到20世纪华人社群建设邦加岛的角色》(Mary Somers2008年)11.《东南亚华人研究》(华文——梁英明著)12.《约翰李少将传记》(Nursam 2008 年)13.《洪渊源回忆录》(洪渊源著2009年)14.《在印度尼西亚和人道主义框架内的伊斯兰》(一个历史的反映)(Ahmad Syafil 教授著 2009年)15.8X3=23,每天增加智慧》(陈清明著2009 年)16.《我是华人?一位年青华人的政治思潮故事》(Dr.Beni Bevly 2010 年)17.《班查西拉国家》(华文,Asad Said Ali 2010 年)18.《伊斯兰国家》(Prof.Siti Musdah Mulia 2010 年)19.《全心热爱祖国的汪友山》(Bonnie Triyana著,Kompas出版)


汪友山晚年和民族建设基金会未来发展

 

  汪友山先生创办了两家现代化药厂后,全部交给儿子接班管理,他向笔者说明,“儿子们青出于蓝,做得比我更好”。

  汪友山先生也在雅加达地区开办“世纪药房”(Apotik Century),已开了超过一百家连锁店,成为家喻户晓的药房,广受欢迎。目前蒸蒸日上,发展未可限量。

  汪先生不幸于 2010 年底突发心脏病,紧急飞往新加坡抢救,于2011 1 月初通过心脏搭桥手术成功,在家人陪伴下静心疗养,但由于有肾病拖累至今还未能正常活动。

  我们和全体读者衷心为他祝福,希望他战胜病魔,身体安康,继续领导基金会为民族和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根据《汪友山传》一书作者说明;“汪友山通过民族建设基金会强调:文化领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因素,因此从 2011 年起,民族建设基金会作为落实汪友山思想的奋斗工具,将更活跃开展活动,唤醒印尼民族认识到文化工作对印尼进步的重要性。”

  从现在起,民族建设基金会将举办多次讨论会,讨论数本有关外国专家的重要作品;其中之一是 2010年金鹰基金会和哈佛肯尼迪学校进行科学调研后写出的著作,《印尼决定命运——从改革到机构的调整》,该书调研后写出报告,指印尼是东亚地区最缺少竞争力的国家。汪友山相信,这缺陷应由“相互丰富文化”给予解决。基金会将举行研讨会进行探讨。另一场讨论会是研究亨廷顿和哈利孙撰写的著作《崛起中文化的角色》。

  基金会也计划开讨论会,研究Sutan Takdir Alisjahbana 在文化方面的伟大理念。希望通过一系列讨论会,把文化对民族建设和印尼复兴崛起的重要角色全面表达出来。


生前影像


汪友山的讲话深入透彻。(杨庆华 摄)


汪友山与夫人。(周新 摄)


汪友山在香港担任《印尼问题讲座》主讲人。(杨庆华 摄)

 

汪友山在香港有很多粉丝。(杨庆华 摄)


汪友山在办公室


坐轮椅的汪友山与潘万鑫(2)、江安澜(4)等合影


告读者


今日《国际日报》其他内容,与明日内容一同发布。或《国际日报》手机ePaper。


公告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领保电话号码变更

自即日始,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领保电话号码变更为:0062-21-5764135,原电话号码0062-8179838410自即日起停止使用。

为进一步做好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我馆领保电话已启用非工作时间免费转接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功能。如您在我馆工作时段拨打该电话,我馆工作人员将正常及时接听;如您在我馆工作日非工作时段(每周一至周五12:0014:00,17:00至次日08:30)及每周六、日等非工作日期间致电,来电将径转12308热线。

12308热线是中国政府为海外中国公民提供的24小时领事保护和服务应急热线。热线工作人员将根据您反映的案情和求助事项,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建议,必要时协调有关驻外使领馆跟进处理。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


巴厘岛领保电话变更通知

自即日起,中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领保电话已变更为:0062-361-239902

为进一步做好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我馆领保电话已启用非工作时间免费转接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功能。如您在我馆工作时段拨打该电话,我馆工作人员将正常及时接听;如您在我馆工作日非工作时段(每周一至周五11:3014:0017:00至次日8:30)及每周六、日期间致电,来电将径转12308热线。

12308热线是中国政府为海外中国公民提供的24小时领事保护和服务应急热线。热线工作人员将根据您反映的案情和求助事项,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建议,必要时协调有关驻外使领馆跟进处理。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重要提示:放大阅读时双击版面,版面下方有缩放引擎。

(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总统要为中国大熊猫“接风” 亲自介绍给印尼民众

孙伟德在印尼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都说些什么?

最先进军舰下水 国防部长:印尼应成为世界海事轴心

巴厘岛阿贡火山地质活动逐步减低 布撒基寺重新开放

东南亚强人沉浮录——苏哈托(电视片)

印尼民族复兴党总主席慕海敏赴狱中探望前省长钟万学

美科学家: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可使全球暂时降温

熊德龙博士:中国的成功之路为各国的发展树立了样板

国会立法通过查禁极端组织 强硬派穆斯林游行抗议

被拒入境印尼国军总司令决定取消访美 美国国防部道歉

巴厘岛警方亮了!阿贡火山若爆发 手机可以拉警报

孔院特色办学2+1模式旅游汉语培训中心将在巴厘岛揭牌


 近期微信平台专稿 链接 

2017全球华人旅拍大赛开始啦!个人最高奖金两万五!

大咖云集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印尼中国商会第八届“三一杯”羽毛球赛在雅加达举行

翁俊民:希望看到印中人民生活好起来

翁俊民携子孙回乡谒祖 为福建家乡捐资1.33亿元

自由港(公司)背后的重大秘密

中国学生在巴厘岛明屿善阁体验义工之旅

中国人在印尼做生意碰到的那些坑

立志做一名中文老师 ——印尼学生洪晶晶留学中国的故事

雅加达中资企业五人制足球赛顺利闭幕

《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巴厘之窗》面向中国游客及当地相关产业经营者,主要介绍旅游景点、人文景观、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等相关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