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父亲,谁能更亲?

至德堂 四野子弟 2020-09-13

点击上面“四野子弟”关注公众号


编者按:

母爱无边,父爱无疆。

母亲/父亲,牵挂你一生的人。

你的关注、转发和留言,都在给记忆添一盏灯。

 一  

作为古老的节日,母亲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人每年为众神之母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作为现代的节日,母亲节确定于1914年。美国参众两院将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以表达对于母亲的尊敬。

 二  

中国的传统思维一般都是具象的、特定的,很少有抽象的、普遍的。反映到节日上也是如此。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节,不过,崇敬先人的传统中国说第一,其他地区恐怕只能争第二了。 

中国虽然没有采用节日这种形式,但是无论民间还是政府,自古以来都在传颂着许许多多的感念亲恩的歌谣和诗句。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国风·邶风·凯风》 

解释:

母爱如和风,抚养教育孩子,而孩子却像刚长出来的酸枣树一样,幼稚,不懂事,不成才,还不听话,尽是刺儿。和风不以酸枣树有刺而绕行,母亲也不以孩子不成器而放弃养育。

母亲为养育孩子承受了多少的饥寒困苦啊!而孩子长大了,既不能让母亲在体力上减轻劳苦,也不能让母亲在心情上获得宽慰。真惭愧啊!


 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韩诗外传》

解释:

树希望安静,而风却不停地吹,引得枝叶摇晃不安。子女有能力了,懂事了,希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快乐幸福,可是父母却已经不在,等不到这一天了。

  三  

感恩,是个人道德和群体文明的基础标志。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无法想象,一个在情感上不关心父母,在行动上不赡养父母的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守法者、朋友、事业伙伴、人生伴侣?

有的人,父母生前不关心,父母死后猛纪念,甚至在朋友圈标榜。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呢,死后哀荣,难道比生前幸福更靠谱?!这种人,恐怕除了虚伪之外,可能以为厚祭父母可以保佑自己吧。其实,在父母生前不孝的人,在父母死后真正懊悔的又有几人呢?

一个漠视父母的人,无论在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在生活中取得多么令人羡慕的快乐,无论自认为有多少不得已的理由,都请别客气,马上给自己贴上自私的标签吧。

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请给自己留一个空间、一段时间,默默地感念亲恩,检讨得失。

因为,在你的余生里,每一天的补救都是最早的。



【原创文章】

征稿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对父辈是最好的感恩

记录,对自己是最好的负责

记录,对晚辈是最好的教育

  传播记录 = 传承记忆  

欢迎投稿:siyezidi@126.com

欢迎分享、转发、留言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