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野最年轻的部队不被看好,为何战绩反而第一?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章来源于网络。在缅怀往事的同时,必须牢记,战争永远是惨烈的,无论输赢!分享信息,分享观点,只为了一起缅怀先人,铭记历史,启发思维。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有九个陆军军参战,他们分别是:昆明军区的11军、14军,成都军区的13军、50军,广州军区的41军、42军、55军,武汉军区的43军、54军以及58师。

打完仗后汇总各个军的歼敌数据一看,真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此前默默无闻的55军。

55军是原第四野战军中最年轻的部队,1952年11月1日(编者注:原文如此),由第21兵团改称55军,军长陈明仁、政委王振乾,在广州军区内的地位也不能和41军、42军相比,广州军区前指部署41军和42军主攻高平,55军则是执行凭祥当面的牵制性进攻任务,战前并不被大家看好。

55军经过24天的战斗,基本歼灭越军第3师、独立205营、高禄县独立第8营和4个公安屯;大部歼灭公安12团,部分歼灭327师、337师52团和北太省197团;共毙敌10843人,俘敌108人,取得了同登、谅山地区进攻战斗的辉煌胜利,这也是整个作战的最大胜利。因此受到最高统帅部的高度肯定,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7个)和英模个人(14名)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1979年参战部队从军师团到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记录,均由55军创造。

这支偏师为何能够打出最高战绩,在九个参战军中名列第一,以下就从军事、政治、后勤三个方面略作分析。

炮兵火力强大。众所周知,炮兵是战争之神,是陆军作战最主要最关键的火力突击力量,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55军参战的炮兵除了本军建制内的4个炮兵团(军炮团、3个师炮团)之外,军区另加强5个炮兵团(炮12团、炮26团、炮52团、54军炮团、161师炮团),地面炮兵共31个营,编成7个炮兵群;团营属炮兵60个连,参战高炮101门。战斗中发射炮弹139245发,其中师以上火炮发射76349发。压制敌炮兵阵地338个(次),消灭和摧毁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坚固工事和武器装备,有效地支援了步兵、坦克的战斗。

如3月1日9时30分,55军集中19个炮兵营按事先区分的目标,在军炮指统一号令下,对谅山市内33个重要目标进行30分钟火力急袭,发射炮弹9919发,予以谅山市毁灭性打击。越军一不明单位向河内总参报告说:“敌人从上午8时30分(河内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开始炮击,火力非常厉害,简直不可想象,炮声隆隆,从未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炮弹一直不停地轰,数不清有多少发,所有的道路都被他们封锁了,我们简直无法抵挡,要撤退只有爬山。”

又如3月6日,55军开始回撤。8日下午,越军4门榴弹炮和7辆汽车刚刚越过奇穷河即被全部击毁。在回撤过程中,一旦越军对我实施炮击,必以十倍以上的炮火反击之,9日上午越军向友谊关发射20余发炮弹,我当即还击200余发,打得越军不敢轻易开炮,直至撤军结束再未发现越军炮击我回撤部队。

战斗作风顽强。55军平时要求严格,养成了坚决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接受任务不讲价钱,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善打敢拼,吃苦耐劳的优良战斗作风;战前思想动员深入细致,通过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战斗中又广泛开展了火线宣传、火线立功、火线入党、火线提干、庆功授旗等扎实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广大指战员始终保持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叫攻攻得上,叫守守得住,上级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经受住了残酷战斗的考验和锻炼。

如487团2营三打探某,连续攻击5个昼夜,在3个步兵连只剩下113人的情况下,仍然顽强战斗,连续攻击。上级提出改换部队攻击,该营干部战士坚决不肯,表示:“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我们就要坚决战斗下去,就是打光了,也要躺在阵地上,绝不愧对祖国。”“仗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我们营就是打光了也不能撤下来,否则怎么对得起已经牺牲的战友?”

探某之战,2营共毙敌450人,俘敌2人,缴获37高炮10门,12.7高机10挺,82和75无坐力炮各2门,60迫击炮4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13挺,40火箭筒21具,冲锋枪47支,半自动步枪8支,榴弹枪14支,汽车3辆,推土机1台,电台8部,各种枪弹20余万发。战后,中央军委授予2营“攻坚英雄营”荣誉称号,副营长周元生、5连班长马旭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广州军区授予5连“探某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4连3排“攻坚英雄排”荣誉称号。

后勤保障有力。55军的作战纵深比较浅(20公里左右),军、师后方距离铁路较近,公路运输也比较方便,这是该军实施后勤保障的极大有利条件。战斗中基本上做到了部队不缺粮,枪炮不缺弹,车辆不缺油,伤员有救护。各级后勤为了前线的胜利,冒着敌人的炮火和特工队的骚扰、伏击,采取车运、马驮、人背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把粮弹油送到前线,补充了部队连续作战的大量消耗。初步统计,共补充枪弹1.3个基数,炮弹3.1个基数,合计6184吨;补充给养394吨,被装75572件,出车7634台次,共运物资20000多吨;后运了伤员、烈士遗体和缴获的战利品,军属医院伤员通过量为2983名,手术1522例,后送伤员2226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气候炎热,战斗激烈,指战员们口干舌燥,吃不下饭,后勤部门就筹措前送了水果罐头150000瓶、水果62800多斤、甘蔗46000多斤、萝卜20000多斤,深受前沿部队的欢迎。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55军打得好,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还在于有一位优秀的军长。军长何许人也?抗美援朝时飞兵三所里,为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胜利立下头功的113师338团团长;当了六年的38军军长,一直以苏军为练兵对象的朱月华。朱军长长期以北极熊为对手,尤其重视部队的炮兵建设,到任(1978年5月)之后狠抓炮兵训练,一番苦功终于在惩越战场上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把对付老毛子的功夫用在越修身上,他们岂能抵挡得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55军当面越军兵力多,是最为重要的客观原因。否则,你部队再能打,也打不出辉煌的战绩来,对不对?同登是越北军事要地,谅山的咽喉;谅山又是越北的战略要地,通往河内的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方向也是越军反华的主要战略战役方向。因此,越军在该地区部署主力部队第3师结合地方部队设防,总兵力为12000余人(不含民军);战中又抽调第327师以及第337师和北太省197团部分兵力增援,从而使该地区总兵力达到22000余人(不含民军),是1979年越军兵力最多的一个作战方向。

不过,在缅怀往事的同时,必须牢记,战争永远是惨烈的,无论输赢!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

至德先声,军旅为家,茫茫人世,自强不息,惟朴惟慈。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欢迎分享故事、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推荐文章】


历史,总应有不同的角度,有容乃大。毛主席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如果发现不同的观点,敬请理性分析论证,避免感性宣泄攻击。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才是自信该有的样子。

  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