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野番号为何最晚撤销?建国了,台海、北部湾战势仍严峻

阎明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文章来源于《往事不忍成历史》,作者:阎明。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标题为编者自拟。分享信息,分享观点,只为了一起缅怀先人,铭记历史,启发思维。

若有感触,欢迎留言分享;

若有故事,欢迎邮件投稿。

全国解放了,天下并不太平。蒋介石逃到台湾后不甘为寇,很长时间里一直不断袭扰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特别是朝鲜战争后,台海紧张局势加剧。彭德怀元帅当时指出:“台湾海峡的斗争,在朝鲜战争前,属国内战争性质……美国虽也暗中给台湾以军火和物质援助,但我们打台湾是国际上公认的内战。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6月27日美国军队参加朝鲜战争,同时宣布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把台湾置于美国占领范围内,也即是策应朝鲜战场的侧翼。从此,台湾海峡就增添了中美对抗的国际因素。”①【尹启明、程亚光:《第一任国防部长》,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暂停攻台计划,将主力部队调往朝鲜半岛,国民党借机加紧对我沿海岛屿进行袭扰。通常是集中一部优势兵力,突然登陆目标岛屿,以大吃小,并在解放军部队赶到之前迅速撤离。对此行动,美国人当然支持。因为这不但可以牵制新中国在朝鲜的作战,也可以增加美国人的谈判筹码。他们用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的同时,还不断派出武装舰只入侵我海域,为蒋介石的军事行动保驾护航。

依仗美国人撑腰,蒋介石运用美军二战太平洋战场岛屿作战经验,不断在东南沿海采取军事行动,并屡屡得手。仅粤东沿海,1952年1月28日,驻金门蒋军1000余人,在湄洲岛登陆,抓走岛上居民300余人。

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75师、14师一部共9000余人,在10艘舰艇、8架飞机的掩护下,在福建莆田的南日岛登陆。守岛的一个连寡不敌众,大部牺牲。我28军83师、85师增援,以伤亡1300人的代价,三天后才将敌击溃。

1953年7月15日,蒋军3个野战师各一部、海军陆战队一个支队、空降兵两个中队,并配有水陆坦克21辆,飞机6架、各类舰艇13艘,共13000余人,由敌19军军长陆静澄指挥,对位于福建、广东结合部的东山岛发起大规模进攻。

蒋军先是出动飞机炸毁了泉州通往东山岛的必经之路九龙江桥,并首次使用空降兵切断渡口。他们空投了450名伞兵至岛北渡口附近,企图阻挡大陆上岛增援。我守岛公安军80团顽强抵抗,步步阻击,码头上的我军海军官兵也抄起武器打起了陆战。16日上午,我阻击部队退至具有坚固坑道与土木工事的公云山制高点,抵挡住敌军猛烈的炮火攻势,据险坚守。广州军区(当时的中南军区)41军122师和华东军区28军82师、31军91师272团渡海增援,激战三个昼夜才将敌击溃。我军死伤被俘计1250人,国民党死伤被俘者计3379人。

敌人的登岛作战组织相当严密,部队利用夜暗登岛后,所有航渡器材全部后退15海里,以免遭我岸炮火力袭击。三天后还是利用夜暗,航渡器材靠岸接走部队。这段经历从9。13后父亲被监禁中的日记中能够读到。122师因行动迟缓而给于敌人更多的脱逃机会,从而引发他对部队战斗作风的反省。

建国初期,我国国土防空比较薄弱,领空一直很不安宁。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仿佛有了底气。蒋军空军多次对我沿海城市进行袭扰,曾轰炸了上海市。当时广东的省会广州的夜空里常会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粗大的探照灯光刺破漆黑的夜空,高射炮咣咣震响。从台湾或香港起飞的,贴着青天白日的美制低空侦察机,在的探照灯光柱中撒一把传单便慌忙离去。由于我们空军刚刚组建,飞机性能和夜战能力技不如人,拿他们无可奈何。

第二天天刚亮,军区机关干部和警卫营的战士们撒网似的满世界在地上捡传单。这段经历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以至成年后回到北京,将这些经历讲给我的同龄人听时,他们一脸茫然:不能够,在我们的记忆里,建国后,北京一直是歌舞升平啊!

1958年9月24日,蒋军空军300架分批多路进入厦门、东山、南澳、温州等地,重点对大陆沿海各海军基地进行强行侵入,企图引诱我空军至公海围歼。我海军航空兵起飞迎敌。在空战中,蒋空军使用了美军最新研发的响尾蛇空空导弹,我军飞行员王自重被导弹击中牺牲。这一期间,中南地区的国土防空任务很重。特别是美国侵越战争升级后,我驻粤空军不仅要对付蒋军的高低空侦查,还多次击落窜犯我国领空的美军飞机。当年二哥阎正在广空雷达25团1连服役,他所在广西东兴防城企沙的雷达警戒区,是台湾侦察飞机进入大陆、美军飞机轰炸北越的必经路线。他们连曾多次配合我驻粤空军和北越高炮部队出色地完成歼敌任务。

60年代初,大陆经济困难,蒋介石认为是反攻大陆的绝好时机。他们不断空投和用军舰向大陆输送武装特务对我进行渗透袭扰,今天在海边插上一面青天白日旗,明天杀死我一哨兵,打了就跑,以此为资本,在国际上制造影响,蒋军军舰在美国海军庇护下,甚至在我海域公开炮击、绑架我在海上作业的渔船。

1965年8月6日,蒋军海军两膄军舰“剑门号”(美制“海衙”级“巨嘴鸟”舰队扫雷舰,全载排水量1250吨),“章江号”(美制海军猎潛舰PC-1232号,全载排水量450吨)窜犯我广东沿海。广州军区报总参谋部批准,由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派出护卫艇4膄,鱼雷艇5膄出击歼敌。我突击编队都是不足50吨的小艇,火力弱且航程短,蒋军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当我军利用夜暗迅速接敌时,遭到敌舰炮火猛烈的拦阻射击。我军发扬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沉着应战,冲到距敌舰500米突然开火,一直打到100米并将“剑门”、“章江”两舰穿插分割开,随后我军集中兵力围歼“章江号”。首先,集中火力封锁舱面,打得“章江号”舱面一片火海,甲板上顿时人影无踪。随后用穿甲弹猛击敌舰水线,“章江号”遍体鳞伤起火爆炸。击沉“章江号“后,我军集中兵力向“剑门号”发起攻击,“剑门号”被我3发鱼雷击中沉没。

战斗中,我601艇艇长吴广维头部中弹牺牲在指挥位置上,他的战友王瑞昌立即接替指挥继续战斗。611艇多处中弹,前舱进水。有两发炮弹穿过甲板在轮机舱爆炸,舱内轮机兵非死即伤,3部主机被炸坏。轮机兵麦贤得头部被弹片击中,脑髓液大量外流失去知觉。当他苏醒过来后,以惊人的毅力爬到主机旁迅速排障,他用胸部死死顶住已被震散架的变速箱,双手紧把操纵杆,奋力保证仅有的一部主机运转,直至3个小时后战斗胜利。

“8.6”海战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的胜利。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被击毙,生俘“剑门号”中校舰长王蕴山、中校参谋长黄致君以下34名人员,受到中央军委、毛泽东高度评价。钢铁战士麦贤得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同年11月,我东海舰队在福建崇武以东海域又击沉窜犯我海域的蒋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击伤“永泰号”猎潛舰。

蒋介石的这一手,着实给我们国土安全敲响了警钟,在我的记忆中,这段时间父亲很忙,经常出差,有时一年也见不到几面。很久以后我才知到,父亲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地形,研究设防,下部队检查落实战备工作。应对蒋介石对沿海的偷袭成为当时父亲作战部门的主要工作。以致多年后我参军时,部队的主要任务还是反空降、反登陆。每年都要到粤东沿海搞“关门打狗”之类的演习,只不过,除了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外,假想敌又多了个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我曾寻访当年与父亲共同参与该项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对我说:建国初期,广州军区领导对干部使用是大胆放手的。最明显的例子,1955年军队授衔时,军区作战部部长、炮兵主任都是抗战干部,而他们的副手均为资历和军衔比他们高的老红军。在工作中,你爸爸很尊重领导,却不惟命是从。有时黄永胜、温玉成这些军区领导已形成的方案,他觉得不合理,都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至今在我办公室的玻璃板下,还压着同事们送给我的一张父亲与温玉成看地形时,在粤东大山中蹒跚而行的照片。随着我军在广东、福建地区成功地歼灭了多股敌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政治图谋。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

至德先声,军旅为家,茫茫人世,自强不息,惟朴惟慈。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欢迎分享故事、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推荐文章】


历史,总应有不同的角度,有容乃大。毛主席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如果发现不同的观点,敬请理性分析论证,避免感性宣泄攻击。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才是自信该有的样子。

  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来看  


倾听音乐,感受时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