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位名厨4种人生,这部爆火纪录片值得N刷!

点击右边星标👉 美食台 2022-08-23

2022年的6月,对于85后导演吴小满以及《厨房里有哲学家》(以下简称《厨》)所有主创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这部伴随着疫情艰难制作了三年的纪录片,终于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了(目前B站已经全部上线)

小满导演告诉我们:如果要把《厨》划归在传统意义上的美食纪录片是不合适的。按照高标准制作一部美食大片,需要大量的科学和美食顾问,庞大的制作团队,工业化的生产流程,这些《厨》刚好都没有。

用导演的话来定义《厨》,它不是“香喷喷”的美食纪录片,而只是打着美食的幌子,拍摄出的一部人物纪录片,要传递的非美食类专业知识,而是想透过片子传达出不同的人生态度。
以下来自导演吴小满的自述:
《厨》是我作为纪录片导演那么多年来的第一部美食纪录片。我们有两个策划,Jun和Priscilla,Jun是厨师,Priscilla是美食博主,他们吃过非常多的餐厅,见过很多厨师,这个项目的缘起就是因为他们。最初由他们寻找拍摄对象,目前四位主人公都是最早由他们推荐给我的。
刘禾森和吴小满在一起吃烤羊宝(右为导演)

我们和拍摄对象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我们放弃过一些人,也被不少人拒绝过。我们心中理想的厨师是:有个性,有故事,有本事,愿意用心地跟我们合谋打造一部作品。

在我的导演工作室里,除了剪辑室和小会议室,还有一个厨具齐备的小厨房,不敢在大厨跟前卖弄,但做饭却是我除了工作之外的日常。

吴小满在拍摄《厨》的番外篇
就在这样的一个“导演的厨房”里,诞生了这部关于厨师的纪录片。现在,就跟着我来看看《厨》里那些幕后小故事吧!

“林黛玉,周瑜,费正清。”
——导演眼中的罗朗
《厨》第一集回顾了罗朗在中国二十多年的生活,也记录下朗泮轩的诞生过程。罗朗的表达欲不仅从他的菜品设计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美食理念建立在他流利的中文表达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他对中国文化的狂热痴迷上,每一道菜都在向你倾诉他与中国的连结。

罗朗的陕北烩菜

罗朗的老刘大烩菜
我相信读过《在路上》的人,更容易对罗朗共情。这一集的导演视角和观众视角重合度很高,核心词也是“在路上”。

凯鲁亚克描绘的是美国年轻一代逃离现实,追求自我,燃烧青春的流浪之旅。罗朗有游吟诗人的潜质,他邂逅的是东方文明。罗朗的思维没有中国化,所以才会在文化差异的冲击下萌生一些独特的思考。

罗朗在内蒙为阿木家放羊
第一集中有一个镜头:罗朗躺在炕上,整个画面都是粉红色的。在播出的技术审核环节,有人以为是调色出现了失误,但这个粉红色其实是在致敬罗朗的一段经历。

罗朗在骑行时,每天很挠头的是投宿,很多小地方是没有涉外酒店的。有一天折腾到半夜的他,实在“走投无路”,只好去敲路边一个亮着小粉灯的“发廊”的门。好心人收留了他,免费让他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一早罗朗得以继续赶路。

罗朗篝火烤肉

第一集的引子部分,罗朗讲述狼与心魔的预言,画面里是他和蒙古族朋友阿木在生火,火上烤的是羊肝,阿木做油包肝的烤法是先明火燎烧,再慢火炭烤。

阿木家的味道

所有对美味的形容词在口味面前都黯然失色,罗朗不吃内脏,这块羊肝被摄制组迅速瓜分了,以至于我们吃完才意识到这个肝其实还可以拍一个菜品镜头的……

罗朗的番茄鸡蛋面

“感恩,感恩的心,小刘感恩的心。”

——导演眼中的刘禾森

第二集的主人公刘禾森应该是《厨》的团队最“宠爱”的主厨。因为都生活在北京,刘禾森几乎隔一个星期就会被导演邀请到工作室小厨房切磋厨艺。
最近刘禾森又开始痴迷于象棋,负责他这一集的分集导演谢福坤是清华高材生,也是个象棋爱好者,几番鏖战之后刘禾森赢到“得意忘形”,我们都觉得他拿到米其林星都没这么激动过。

刘禾森的雪豹羊肉
刘禾森是四位主厨中最年轻的,唯一的“少年成名”。他身上有超越年龄的专业感和成熟感,与意气风发相比,他身上羞涩和少年烦恼的特质更吸引我们。

他有大把的青春和机会来继续书写人生的厚度,我们在这个阶段只能描绘他性格的原点,这一集的导演视角更隐晦。

刘禾森的甘蔗熏鸡
在第二集中,我们跟刘禾森一起前往新疆阿勒泰,跟野生动物保护者初雯雯一起做“雪豹羊肉”的公益直播。回到北京之后,刘禾森为了支持这个公益计划,自己也买了一批羊肉,用眷村的做法制作了一款“羊肉炉”。

刘禾森把做好的成品赠送给很多朋友,在收到的反馈中,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味道的肯定,同时也表示了根本没吃饱(他真的太抠门了,不舍得放肉啊)

刘禾森在制作“枯山水”
我们还跟随刘禾森回到宝鸡老家,在拍摄刘禾森跟婶婶学习做臊子面的过程中,刘禾森突然头晕脑胀,四肢无力。
叔叔和婶婶,还有几个远房亲戚“会诊”后得出结论,告诉我们刘禾森“中邪了”。他们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刘禾森第一次回到爷爷的出生地,祖辈的灵魂不认识他,所以在前来问候他。

在亲戚们用碗筷和水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仪式后,刘禾森的症状消失了……

刘禾森的墨鱼·文昌鸡

“这个好吃,这个也好吃,真的好吃……”

——导演眼中的陈建太郎

《厨》在B站采取的是周更的形式,很多人在追到第三集时都忍不住笑场了。

陈建太郎的日式中文和陈氏家族嫡传的“麻婆豆腐之歌”,简直是魔幻。

陈建太郎父亲 陈建一演唱麻婆豆腐之歌

区别于前两集的严肃和深情,第三集用最轻松快乐的气氛,讲述了“日本川菜三代目”传承的故事。

陈建太郎的麻婆豆腐

陈建太郎这一集是四集中最有纪录片即视感的,也是最轻松的一集,虽然有川菜扎根日本的大背景,但陈建太郎比刘禾森更像一个成长的故事。很多人认为刘禾森的主题是成长,但我们把这个关键词和创作手法给了陈建太郎。

陈建太郎是强者也是赢家,外表人见人爱,内里坚韧通达,不说狠话,不做软事。

陈建太郎的川味五小碟

陈建太郎和师父曾国华在菜市场
陈建太郎吃什么都很香,和我一样火锅可以连吃三天,吃完回酒店路上还要再整一顿串串香。

陈建太郎每个月都要去新加坡分店,每次去都要去大排档,他经常带着厨师们以学习的名义一路吃喝。B站弹幕里评价他是真的吃出了工伤。他的父亲陈建一也一样,晚饭吃完回去路上看到寿司店就会毫不犹豫地进去。

陈建太郎的凤尾冷拼

陈建一正式退休后,热衷于和片中嘉宾,另一位“料理铁人”坂井师傅打高尔夫球。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东京调研的时候,他的第一句是:“你们来了哈,要不要先打个高尔夫球?

陈建太郎行走在新加坡街头

“醉了,醒了,又醉了。”
——导演眼中的蚝爷

陈汉宗下藕田挖藕
《厨》的前三集有多“洋气”,第四集就多“土味”,但第四集主人公蚝爷“土”出了造型和味道。

他在田间摆酒席,在海边蹬着自行车,在淤泥里挖藕,与多数美食纪录片呈现的“劳动者之歌”相比,第四集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醉意朦胧”的老顽童,老顽童唾沫横飞地给你展开一幅海陆丰美食地图。

蚝门九式
蚝爷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蚝的专注是看点,但不是导演视角,姑且先称之为蚝爷性格的“明处”。

在去年成片试看的环节,蚝爷比较有争议,与罗朗的柔情,刘禾森的帅气,太郎的幽默相比,蚝爷的夸张表达被认为是他的减分项,有些观众不喜欢他的“油腻”和“自我标榜”,我们把这一面称之为“暗面”。

金蚝佛跳墙

作为导演,我相信立体的人物是有“明暗关系”的,只有看到了蚝爷的“暗面”,才能理解他性格上“阳面”的价值。

四位主厨中,最不掩饰的是他,最口无遮拦也是他,他比另外三个年轻人更像是一个小孩。蚝爷在汕尾拍摄期间,每天早上都要吃菜粿,拉着大家一起吃菜粿,以至于我们后来看见菜字和粿字都躲着走。

喫口菜粿喫口茶

蚝爷在汕尾有一个工作室,经常会被请过去做交流和接待,我们正好遇到过一次,来了外省的考察团,蚝爷准备了好几桌菜,拿着话筒讲述自己的蚝文化,但所有人只顾着吃菜,根本没有人听他在讲什么,摄影机拍下了这一幕。

部分主创合影

左起:摄影刘垚,导演吴小满,摄影李宁,导演谢福坤

Q:您怎样定义美食?

A:吃饱了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吃好了可以呵护心理健康。


Q:这几位厨师,哪个做饭最好吃?

A:陈建太郎。在拍摄临近结束的时候,他给我们每人做了一碗牛肉面,吃的大家泪流满面。


Q:如果下一季,会有怎样的选人标准呢?

A:希望有女性厨师的加入。


Q:您怎么看待哲学?为什么最终是这个名字?

A:哲学靠领悟,谁谈谁输。第四集嘉宾,心理学教授陈立老师建议把“哲学家”换成“巫师”。


Q:关于纪录片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观众在哪里可以看到呢?

A:我们会有一个番外篇,更新在B站,陆续还有一些周边产品,请大家保持关注。


Q:最后,有没有什么想对美食台的读者说的?

A:《厨》的片子里我们放了很多彩蛋,比如我的狗狗加藤。除了彩蛋,很多影像的表达也需要花工夫才能理解,希望你成为我们期待的有心人,欢迎大家去B站发弹幕和留言,与我们互动。



责编:Hattie

作者:咕咕
图片提供:《厨房里有哲学家》纪录片

 近期报道 

《6月必去“福建小垦丁”,这里的美食鲜掉眉!》‍
《素食第7年,她用600多道料理烹出幸福感》‍
《堂食开放之前,露营配这7家餐厅外卖太香了!》‍
《LV又开新茶室!全球这17家奢侈品餐厅必打卡》‍
《一口爆浆的意大利奶香“灌汤包”,为中国胃而生!》‍
《“梦华录”爆火,这座低调的“八朝古都”,太美味了!》‍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进入公众号点击星标哦~

  粉丝专享菜谱 
1500道美味,点击 阅读原文 轻松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